身体健康
今天去健身,跟康复的教练谈到自己高低肩和斜颈的问题,最终的原因居然是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习惯性的歪着脑袋。
随着年龄增大,很多人现在选择健身,吃保健品,可是绝大多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还是处于亚健康的身体状态。
一边抽着烟,喝着酒,熬夜混吧,玩游戏,另一边玩命健身吃药……
其实好身体最重要的是“规律生活”,“调整情志”。很多人嗤之以鼻:“这谁不知道,关键这玩意见效慢啊”。于是目之所及我身边的朋友没几个规律生活的,也没几个静心读书怡情养志的。
随着对身体认识和思考越多,就会发现那些所谓见效快的方法,最终也绕不过这慢的办法,没有这“慢”跟本“快”不起来,所谓的“快”只是一时表象,喝碗参鸡汤精神抖擞一整天,几天之后还是回归原样。
多数人急着尝试快的方法,求而不得,再求一次,再求而不得,放弃,如此循环。由于认识不到“慢”的事情是绕不过的基础建筑和主逻辑,是真正可以对事情产生实际改变的,于是最重要的事情竟然是简单的两个原则这件事成了反常识的事。
求急、求快,常常会不从全局审视某因素对事情的影响程度而误入歧途,而这是多数成年人的状态。
股票证券
经过2015年A股的牛市和2017年区块链领域的牛市,我观察周围的人发现,真正能稳定赚钱的人,有几个关键特征:赶上好的大趋势,加杠杆,定投,拿住不动,合理配置。
什么技术分析、基本面、消息面,看起来琳琅满目的方法策略流派,但我发现根本没鸟用,甚至很多写相关领域著作的作者本身都没有赚到钱。他们的理论往往用来吹吹牛逼很好用,而真正研究进去,就会发现自己像进了一个黑洞,永远看不到头。真正赚钱的人,都只是遵循了上面的几条原则和方法而已。
每个行业都有几个影响成败的最核心的因素。就像房地产行业,很多评论人在发各种长篇分析文章,什么国家政策了,通货膨胀了,经济形势了……二一位资深地产商说到房地产业,很简单三个关键词:容积率、拿贷款、官员通道费用。——正确有效的东西、核心关键的东西,就是这三条。
竞技游戏
我玩竞技游戏(DOTA)很多年,从最初的基本功练习到团队配合再到战术策略。最初的时候追求的是对这个游戏的熟悉程度,对技能和装备路线的狂热,对团队配合和执行力的执着,再到时机判断和大局观打磨。
玩到最后我突然发现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实。那些我看起来特别牛逼的高手,他们的特征竟然很简单:一曰“基本功扎实”,二曰“不要死”。尽管看起来技术细节和具体策略都很重要,但是最能反映玩家的实际水准的却是这两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指标。
竞技游戏和赌博很相似。我常说游戏如人生,赌场如战场。我从小也喜欢赌博,虽然我对赌博赚钱丝毫不感兴趣,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博弈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到内心的激动、恐惧,不断审视自己,思考合宜的策略。我的朋友觉得我是装逼……但是我是真的感觉这博弈中隐藏着人生的真谛。
大道“常”至简
20/80法则。
v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这法则绝大多数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了。用来解释上面的几个现象似乎非常合理。但这并不是我关注的问题。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为什么这些重要的东西,却反而常常被大多数人忽视?
没有人指望靠“规律生活”“调整情志”获得健康身体,大多数人宁愿花大钱去健身,医院,进补。问题在于,这些手段如果不是建立在前面二者的基础之上,效用极其有限,生活和情绪是决定身体状况的更底层的逻辑。——所谓身体之道
投资领域很多人专注于基础分析或者技术分析,但是无论这些分析手段多么精致,最终竟然抵不过简单的逻辑。因为资金量(杠杆)、仓位(配置)、拿住(时间)、趋势是决定投资是否收益的更核心的逻辑。——所谓投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