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MedRobot;编辑:Evan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2024
年
9
月
5
日至
6
日,由
MedRobot
与立德机器人平台主办的
第二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在北京市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召开
。参会者
800位
齐聚一堂,
包括200余位来自医院、300余位来自手术机器人企业、100余位来自供应链及服务厂商,及其他来自投资界、学界的朋友们,共同探讨手术机器人领域技术突破,骨科、心血管、泌尿外科、肿瘤科、胸外科等领域的临床案例,以及医工交叉、成果转化、机器人进院、出海等热门话题。
# 开幕致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教授
会上发表致辞
,全文原文如下:
尊敬的林航区长、王田苗
老师、刘慧主任
、刘进长老师,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宋纯理,作为医院的代表,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第二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借此机会感谢海淀区政府、感谢社会各界对北医发展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
我也是一名骨科医生,
骨科医生一直被称作木匠,我们所用的工具,像刀、锉、锯、锤都跟木匠很相象,
看到很多行业的自动化都在突飞猛进,我们也盼着有更多的黑科技能够落地到临床,落地到我们临床实践。
我经常问一个问题:
骨科医生到底是蓝领还是白领?
要说蓝领,都是博士毕业,需要终生学习;
要说白领,每个骨科大夫进手术室以后都是赤膊上阵。
大家想想现在还有哪个行业做工作需要赤膊上阵?
连开战斗机的都可以喝着咖啡开飞机。
我就在想,假如有了机器人,
将传统的手术操作改成人工智能的操作、数字化的转变,将给我们的临床医疗提供巨大的帮助!
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
北医三院,身处学院路高校的腹地,给我们做科技创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国没有哪家医院像三院一样周围那么多的高校,海淀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信息资源。
我们也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有那么多病人,这是国外任何一个临床医院里面没有的优势。
我们坚持这样的开放创新,不断地
有工程师、工厂,还有我们的工学,跟我们的医生医院和医学相结合,甚至是社会资本,创新的资本
能够多引入到医院的科技创新。
我们确实感受到手术机器人现阶段不是那么的好用,学习时间很长,
但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年轻人特别喜欢接触接纳使用这样一个工具。
谁都不是生来就是专家的,手术机器人也是这样的,需要不断的磨合。
随着未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算法,尤其是中国的医院、中国的医生有了这么多的数据,就可以结合我们的AI算法,形成更精确的手术机器人,能够帮助年轻医生做复杂和高难度的手术。
我们也深知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去学习,这不光是工程师的责任,不光是医生的责任,也是全体社会,包括资本创新的力量,需要介入进来。
但是
我们坚信手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将会日益普及,并最终成为骨科手术的一种标配,
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降低手术的风险和成本。
我们也特别期待能够与在座的各位一起携手共进,共同推进骨科医学的发展,为患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最此,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
欢迎各位与我们医院、与我们医生携手合作,共创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