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财税改革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回应特定的时代问题。
1978
年开始的财政包干制改革放权让利激活了经济,企业活力和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得到空前提高;
1
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
重塑了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比;
2
003
年我国开始建立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完善监管制度;
2013
年至今全面推行“营改增”,重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转向数字财政。
当前
我国财税现状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分别是增长问题、结构问题、监管问题
:财政收入增长率下降,低于
GDP
名义增长率;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负债率持续提升;征管不严、税款流失。为解决这三个问题,
我们预计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重点会有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完善税制保持财政收入稳定、改革财政分配制度激发地方活力、增强预算透明度提高效率和监管:
加强个人所得税里的资本所得课税,逐步开征财产税;建立地方主体税种,例如消费税环节后移,同时由中央税变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财政内控建设。
财税信息化变革穿插在
历次
财税体制改革阶段中,与财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又互相推动。
财政端依托金财工程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有效实现财政开支严格监管和民生领域精准补贴投放,现在已经进入
2
.0
阶段,
新增
资产管理、预算指标核算
模块,并对以往模块进行升级改造。税务端借助金税一期至金税四期工程实现精细化征收和精细化监管。
1994
年开始的金税工程建设,最初为了专门管理增值税发票而开发,历经四个发展阶段,不断升级迭代,从
“以票控税”到“信息管税”再到“以数治税”,当前形成数据驱动的税收治理新体系
。
当前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对财税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财税信息化新投资机会,包括两个方向:电子会计凭证系统的搭建、财税大数据和
AI
应用。
电子会计凭证改革重点是多种票据数据格式标准化,为未来数据应用做好基础,是财税改革的重要抓手,能为预算单位和企业财务管理提升效率、增强合规监管,当前政策推进开始加速,走向全面推广是大势所趋。在预算单位方面,预计每家单位每年
SaaS
服务费约为
1.5
万元,市场空间约为
105
亿元每年。在企业市场方面,市场空间约为
826
亿元每年。金税四期、电子会计凭证等数字化进程的加深,为财税大数据和
AI
应用打下基
础。财税大数据为
政府收支预算、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税收政策、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等提供逻辑支撑,中央和多各地方在“数字政府”领域开始建设。
AI
为政府发现税务欺诈和财政收支问题,
为企业
智能生成财务报表等
,
为个人提供税务分析等。我们认为,
预算单位侧因受到政策引导更直接和迅速,会率先给相关服务商带来业绩增长。企业侧需求受政策刺激程度较弱,但全国有约
5
000
万家企业,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相关公司:
预算单位侧市场:
博思软件、中科江南。
企业侧市场:
税友股份、金财互联、航天信息、用友网络、金蝶国际、浪潮数字企业、中国软件。
风险提示:财税改革进度不及预期,财税信息化支出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