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风云盛典不仅仅是一场盛典,而更是中国电视人首度对中国网络文学人的大型致敬,接触、了解并呈现他们的真相,关于欣喜、关于希望、关于苦难,关于刚刚入行一年的年轻作家,关于深耕十几年的资深作家,这样一场盛典,浓缩地呈现了关于640万网络文学作者群像的一个缩影。
十五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现象:
1、在中国,有7亿的手机上网用户,其中就有3.27亿是网络文学的用户;
2、在中国,有640万网络文学作者,截止2017年他们已然写出了1160万部文学作品,而仅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在阅文集团下的网络文学作者就已更新章节3360万章,字数615亿字。
甚至,这已经不是仅仅属于中国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然与美国的好莱坞、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
据唐家三少说,是震惊世界同行的,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可见,网络文学已然成为了极其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而在此番背景下,我们注意到了已然举办至第三届的阅文超级IP风云盛典,
在今年首度尝试与电视媒体合作,即选择了与湖南卫视共同打造。
抱着对网络文学现象的求索与这一新生合作的好奇,传媒1号(id:zcfhxy)采访了本届《2017阅文超级IP风云盛典》的总导演王琴。
▲ 《2017阅文超级IP风云盛典》总导演王琴 (右一)
用融合化解陌生
采访中,我问王琴导演,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盛典,这样首度尝试的文学类的盛典,在创意与执行上,是否会有难度?
王琴导演回答,的确是有难度的。虽然来到本次风云盛典的网络文学作家,其粉丝量都是在百万级别之上的,但是会写的人不等于会说的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作家此前几乎没有被曝光过。而在电视上,陌生的脸几乎就等同于素人。所以,文学类的盛典与影视类的盛典所不同的是,后者无论推荐人或被推荐人都是明星,而前者则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经验与技巧去解决。
那么,解决的核心在哪儿呢?
其中的要点之一,便在于“融合”。
何为“融合”呢?
“融合”即是找到事物本质的共同点,在内容的根子上进行打通,把文学与电视打通,把作家与明星打通,把文化与地气打通,把概念与实例打通。
王琴导演说,她观摩过此前的风云盛典,如果不把这些内容打通,不给作家进行一些有设计感的呈现,那么,他们的演讲、他们的呈现就会虚了一点,不利于电视性的呈现。
为了做好“融合”,以消解陌生感,本届的风云盛典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是基于人物的融合。
王琴导演介绍,在本次的风云盛典上,只有三类人,
一类是写书的人,一类是把书里的人、书里的故事演绎成影视剧的人,一类是爱看书、爱看剧的人。
所以,你便看到了无论是网络文学作家、演员、主持人,所有的角色都不突兀地基于一个主题、基于一个核心,融合到了一起——这就是以网络文学为源头的超级IP,有写的,有看的,有演的,共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超级IP生态集群。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节目的融合。
在本次的风云盛典上,邀请了王源、毛不易、李健、李宇春等或年轻或创作型的艺人来到风云盛典现场进行表演。年轻,是基于网络文学的核心受众群是年轻的,创作型,是因为这是一场致敬中国原创文学作家的盛典。
而几位艺人的表演曲目,也与本届风云盛典的内涵紧密相连。例如,毛不易演唱的《像我这样的人》,是以年轻创作型音乐人的表达,来唱出百万文学创作者的内心;又如,李健演唱的《我始终在这里》,表达的是创作人的一种矢志不渝的坚持;再如,李宇春演唱的《流行》,其实也是在传达网络文学流行的这一文化核心。
于是,通过将艺人与文人基于角色、基于内容的有效融合之后,便能在有效地化解了陌生感之余,让这一群鲜有曝光却已然融入到广大观众与用户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学作家们,反而因为这种陌生感给观众制造了新奇感与惊喜感。
用语言类节目制作手法来做盛典
越是临近春节,语言类的节目越受观众欢迎。
阅文超级IP风云盛典,是一个仪式感较强、庄严感较强的盛典,然而,据王琴导演介绍,
本届风云盛典有意识地用语言类节目的手法来做盛典类的内容,以此让仪式感较强的内容变得活泼,庄严感较强的调性变得轻松。
整场晚会以推荐作为主线,共进行年度优秀影视改编IP、年度改编潜力IP、年度潜力作家、超级IP女演员、年度值得期待的游戏改编IP,年度动漫改编IP、年度受海外欢迎IP、年度成就作家、超级IP男演员、年度原创风云榜共计9场推荐。而在每一场推荐中,都用语言类节目的设计技巧,增加盛典推荐的趣味性。
例如,在“年度潜力作家”的推荐时,推荐人是著名作家苏童老师、刘震云老师、阿来老师、麦家老师。这组推荐人与被推荐人的关系设计意味深长,推荐人是在纸媒时代的著名大家,被推荐人是网文时代的潜力作家,既是前辈与后辈的一次交接,又是时代与时代的一次对话。
在台本设计上,在四位著名作家老师上台前,节目组让主持人何炅老师说出了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稿酬现状——2016年阅文集团各大文学平台发放的稿费总额为10个亿。于是,顺着这个话题,节目组便让四位大师上台之后,就围绕着“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进行了一场类似于脱口秀式的群聊。王琴导演说,这是一次电视上蔚为难得的机会,看到四位大师妙趣横生地互相打趣,话有机锋。
再如,在“年度受海外欢迎IP”的推荐时,推荐人是80后代言人王自健以及来自加拿大的老朋友大山。由于两人语言类的特长,喜剧的功底,因此节目组便为他们设计了一段相声式的推荐表演。而照应于“受海外欢迎”,这样有浓厚中国本土风格的表达形式,反而更彰显了文化交流的意味深长。
用故事性诠释主题
文学,是一门关于故事的艺术。
那么,一场关于文学的盛典,也应该用关于故事的手法来呈现。
王琴导演说,本次风云盛典的一个亮点,便是整场盛典的内容是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听我们讲故事,在内容串接上讲故事,在内容板块中讲故事。
整场盛典的历程,就是呈现中国这千千万万网络文学作家不为人知的幕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