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掀起“数据资产入表”的序幕,数据资产入表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极为重要的第一步。2023年12月3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对数据资产管理进行引导规范,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这两份文件印发前后,财会学界和实务界对于数据资产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成果主要聚焦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管理,对于数据资产管理会计却鲜有研究。
一是进一步释放数据资产价值的需要。
数据资产蕴含巨大的价值,需要盘活、治理及释放,让数据赋能业务和决策,让数据找人、让数据驱动企业发展。数据资产入表只是释放数据价值的第一步,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按照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数据管理与经营包括四个阶段: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其中,数据资本化阶段的重点在于数据要素流通、数据资产增值。而数据资产管理会计通过多种工具,优化数据资源配置,助力实现数据要素流通,促进数据资产增值。
二是数据资产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从数据资产的形成来源看,主要包括外购和内部研发两种形式。数据资产成本一般包括数据脱敏、清洗、标注、整合、分析、可视化等加工过程所发生的有关支出,以及数据权属鉴证、质量评估、登记结算、安全管理等费用。当然,外购数据资产还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在数据资产成本决策管理的过程中,是外购还是自制?数据成本明细项目该不该花?如何花才更经济、更有效?这些问题的良好解决,离不开管理会计。
三是数据资产风险管理的需要。
数据资产在管理、入表、运营过程中,将面临多种风险。比如,数据合规性风险、数据估值风险、数据成本可靠性风险等。数据资产管理会计通过风险管理工具、考核工具,强化对数据资产风险的事前预警和过程管控,促进数据资产的保值增值,助力实现企业战略。
一般来说,数据资产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数据资产战略管理、数据资产预算管理、数据资产成本管理、数据资产营运管理、数据资产投融资管理、数据资产绩效管理、数据资产风险管理、数据资产管理会计报告以及数据资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一是数据资产战略管理。
它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控制、战略调整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SWOT 分析、战略地图等。
二是数据资产预算管理。
其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
三是数据资产成本管理。
它主要包括在数据资产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
四是数据资产营运管理。
其主要包括营运计划的制定、营运计划的执行、营运计划的调整、营运监控分析与报告、营运绩效管理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内部转移定价、标杆管理等。
五是数据资产投融资管理。
其主要包括制定投资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实施过程控制和投资后评价等内容。数据资产融资管理主要包括融资计划制定、融资决策分析、融资方案的实施与调整、融资管理分析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贴现现金流法、项目管理、情景分析等。
六是数据资产绩效管理。
其主要包括数据绩效评价和数据激励管理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股权激励等。
七是数据资产风险管理。
其主要包括对数据资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清单等。
八是数据资产管理会计报告。
它主要包括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评价等内容。采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包括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等。
九是数据资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它主要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等内容,一般包括数据驾驶舱、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管理会计报告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