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姚大力︱睹书思故人:读《刘浦江著作集》 ·  昨天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熊贤品 | 西周鄂国史二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博物 |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青铜器型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8-24 12:39

正文

经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微信ID:atmuseum)授权转载。

地点:上海博物馆 

人物:老白,小白

事件:白字先生的日常之N


小白:老白,老白,这是什么字?

老白:这个字么,这么简单,你都不会读么,读,读……

小白:读什么啊,快说啊,老爸

老白:读,读“瓜”,连一块读一下…

小白:黄瓜,黄瓜,确定么

老白:没毛病。



黄觚默默的留下了眼泪,这都是什么啊,能不能宣传下啊……

 

作为我国青铜时代的文明象征,青铜器以制作精美、技艺精湛闻名于世。但是生僻难认的器名往往使参观博物馆的小伙伴们满头问号。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博物馆里的那些青铜器。民以食为天,作为吃货,当然从食器开始。


—— 食器篇 ——


读音:dǐng

煮食器与盛食器

烹煮盛放肉食


煮食器与盛食器,用来烹煮和盛放肉类,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锅。作为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最重要的礼器之一,青铜鼎是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制度和权利的标志。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不过这个说法还没有在考古发现中被证实。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土于夏晚期的二里头遗址。


鼎使用的时间非常长,基本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所以形式也很多。大体上有圆鼎和方鼎两种,圆鼎两耳三足,方鼎两耳四足。(此处排除特殊形式)鼎足是青铜鼎断代的重要判断之一:锥状足早于柱状足早于蹄状足。                        



后母戊鼎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Tips:从小学到高中,历史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鼎,不是香炉,是锅,是锅,是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言九鼎,力能扛鼎,鼎鼎大名,多记几个成语。


读音:guǐ

盛食器

盛放饭食


盛食器,用来盛放煮熟的饭食,相当于现在的碗,多与鼎搭配使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与鼎一样,簋流行的时间也很长,从商到东周。一般为圆腹、侈口(向外张开的口)、圈足、双耳。


颂簋 西周后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Tips:记不住的同学们,多去几趟帝都的“簋街”,保准你忘不了簋是干啥用的了,但是也别那么贪心,还是先估量估量自己的食量,再看看来几簋。


读音:lì

煮食器

煮肉或煮粥


煮食器,或用来煮粥。流行于商代至东周时期。鬲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三个鼓鼓的足袋,这是为了加快受热速度的特别设置。同时这也是区分鬲与鼎最重要的标志(不过青铜鼎中确实有一类鬲鼎,那辨别就看功力和人品吧)


 伯矩鬲 西周早期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Tips:先秦时期节能环保的典范,三足中空可以扩大受热面积,使食物更快的煮熟。看来节能意识从古代就有了。


读音:yǎn

蒸炊器

蒸煮食物


蒸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由甑和鬲两部分组成,上部甑放置食物,下部鬲放置水,中间带孔铜片(箅)来通蒸汽。青铜甗在商代早期已经开始使用,到了两周之际,甗是绝大多数殉葬铜器的墓中必有之器。一般有分体甗和连体甗两种样式,而妇好墓中出土的三连甗样式极为特别,仅此一件。


三联甗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Tips:记不住怎么写的小伙伴,想想甗的构成,这个字完美的将甑和鬲融合在一起了。


读音:xǔ

盛食器

盛放饭食


盛食器,跟簋一样也是饭碗,器盖两部分均可作为容器使用。大致出现于西周中期,到了春秋初期就基本消失了。由于流行时间很短,所以造型上的时代差异也不大。基本形制就是椭方形器身,鼓腹,双耳,圈足,盖可以仰置作容器。


杜伯盨 西周晚期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Tips:馆儿君联想记忆法之盨:盨,嘘,吃饭时要做到,食不言寝不语,特别是用盨吃饭的时候,更要记住。


读音:duì

盛食器

盛放饭食



敲黑板,这个字在铜器中念(duì),是古代盛黍稷的器具铜敦的专有读音。盛食器,又一个专用饭碗,同样为组合套装,可以一器两用。敦产生于春秋中期,大致在秦代以后消失。敦的基本形制就是上下内外皆圆,器与盖合成球体或者扁球体,一般上下对称,但是也有上下不完全对称,或者完全不对称的敦。


 镶嵌几何纹敦 战国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Tips:器盖与器身扣在一起成一个球,盖子上也有足,揭开后放置在桌上也可以单独作为餐具使用,两个为一“敦”,不是一“dun”。


读音:fǔ

盛食器

盛放饭食


盛食器。《周礼·地官·舍人》记“凡祭祀共簠簋。”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通俗点来说,就是簠是方形的饭碗,簋是圆形的饭碗。簠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簠的形制要点是长方形大口,器与盖形状相同,大小一致,上下对称,合起来成为一体,分开则成为两个器皿。


伯公父簠 西周晚期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读音:dòu

盛食器

盛放调味品


盛食器,用来盛放腌菜、酱料等调味品,相当于现在的菜碗。豆之名取自其器形,原始社会就开始使用陶豆,而铜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和战国。豆的形制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豆盘、豆柄和圈足,部分豆有盖。值得一提的是,豆柄的粗细长短带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去比较。 


镶嵌错金蟠兽纹铜豆  战国


Tips:馆儿君快速记忆法之豆篇:豆,豆瓣酱,看豆的时候,请自行联想回锅肉,丰沛的口水,会时刻提醒你的。


—— 酒器篇 ——


读音:jué

酒器

斟酒饮酒


饮酒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酒杯。(杯底有明显烟炱痕迹的作温酒用)铜爵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酒器,西周中期后基本消失。


爵的一般形状,有较深的筒形腹,口缘前有倾倒液体用的长流口,简称“流”,后有尖状的“尾”,流与杯口之间立有“柱”,器腹一侧有把手,通称为“鋬”,腹底有三个尖而高的“足”。而爵口处两柱的作用至今仍是一个谜。

 

妇好爵 商代晚期


Tips:影视剧中烂大街的道具,记不住只能说明电视看少了。


读音:jiǎo

酒器

用于饮酒


时代大多都属商代,最晚不晚于西周早期。角的形制与爵相似,大小也相仿,唯有两点不同:一是角上没有柱,二是角的口沿两端都作尖状的尾。但是关于角和爵在具体用途上的差别还不清楚,根据考古发掘中有的墓只出角不出爵推测这两种器物功用相近,或可互相替代。


父癸爵 商代晚期


读音:jiǎ

酒器

温酒,行祼礼


温酒器。出土的铜斝中,很多底部有烟熏痕迹,器里有白色水锈,证明斝确实是用来受热温酒的酒器。它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时期,流行于商至西周早期,然后逐渐消失不见。斝的形状也与爵有相似之处,比如筒形腹,三足一鋬,口部立有柱。但是斝的口缘处没有流和尾,而且体形也比一般的爵大的多。


兽面纹斝 商代晚期


Tips:祼礼,祼礼,祼礼,不是裸礼,想歪的去面壁。祼就是灌,也就是要把酒洒在地上的礼节。


读音:yí

酒器

用于盛酒


盛酒器。在青铜器铭文中,“彝”是所有青铜礼器的共名,并没有哪一种器物以“彝”为专用名。但这种方形酒器一直未发现器名,也不从属哪个类别,所以学者们约定俗成将其称为“方彝”。


方彝流行于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基本形制就是立体方形器身,屋顶形器盖,屋顶形器钮。比较有趣的是方彝器盖上的纹饰常常是倒置的,有学者推测可能和祭祀祖先时器盖倒置有关。


令方彝 西周早期


读音:léi

酒器

用于盛酒


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诗经·周南·卷耳》记:“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罍的基本形式有圆体和方体两种,共同特征是:敛口,直颈,折肩,腹壁向下斜收成底。一般在一侧的下腹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皿天全方罍 商代晚期


Tips:仔细看看“罍”字,三块田的粮食方能酿一缶酒,知道啥作用的吧。江淮之间还有一种酒桌上的游戏,叫做“炸罍子”,很好奇和电视里看的深水炸弹有啥区别。


 读音:yǒu

酒器

装秬鬯用于祭祀


盛酒器,专门用来盛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秬鬯(chàng) 。卣虽然是先秦酒器的名称,但是青铜器铭文中没有自名为卣的器物,现在将一种具体器类定名为卣的说法始于宋代,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现在通称为卣的酒器的基本形制是敛口,硕腹,颈部两侧有提梁,上有盖,盖上有钮,下有圈足。

 

 伯卣 西周早期 现藏于扶风县博物馆


 Tips:秬鬯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


读音:zhì

酒器

用于饮酒


饮酒器。《礼记·礼器》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青铜器中习称为觯的有两类,一类是扁体(横截面为椭圆形),一类是圆体,这两类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都有,圆体觯一直沿用到东周。铜觯体形较小,通高一般多在10-20厘米间,束颈,鼓腹较深,或有盖。


兽面纹觯 商代晚期


读音:zūn

酒器

盛放酒水


盛酒器,“尊”与“彝”一样属于青铜礼器的共名,而以尊作为具体器类名,也源自宋人。现通称为尊的青铜器的基本形制为侈口,腹部粗而鼓张,高圈足,形体较宽。流行于商代前期偏晚至西周中期。另外还有一种鸟兽形尊,这里的“尊”与以上作为器物专用名的“尊”是不同的,应解释为盛酒器的通称,鸟兽形尊指的就是鸟兽形状的盛酒器,按照具体形状,又可以分别称为牛尊、羊尊、象尊等等。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Tips: 尊在汉语中表示的是尊重、尊崇之意,可见古人对尊的重视。


读音:gū

酒器

用于饮酒


饮酒器。最早见于商代早期,流行至西周早期渐渐衰落,西周中期以后基本不见。在墓葬中觚常常与爵同出,特别是商人墓中,觚与爵等量配对而出,说明觚与爵应该是配套使用的。


觚的形制特征是长筒状身,大喇叭口,斜坡状高圈足。形状与圆尊相似,但是腹腰更细,曲率很大。


龙纹觚 商代晚期


Tips:这个跟喇叭一样的酒具,当然不是用来吹的,但是可以“吹”一觚。


读音:gōng

酒器

用于盛酒


盛酒器,又作觵(gōng)。器盖均作兽首状,或者全器做成动物状,除了少数走写实路线,大多数觥都是先人自由创作的怪兽形象。觥的基本形制是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前有短流后有半环形鋬,皆有盖,盖作有角兽首形。有些觥的装饰纹样同兽形尊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而两者最大的不同是觥有流,而尊没有。


父乙觥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Tips: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联想一下欧阳修大大在醉翁亭的“快乐”生活,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读音:hú

酒器

用于盛酒



盛酒器。《诗·大雅·韩奕》记“清酒百壶。”证明了西周时期壶确实是用来装酒的。(不过壶中也有用来盛水的,此处暂且按下不表)铜壶的使用时间从商代到汉代甚至更晚,因而变化的形式也相当复杂。


铜壶的器形各有不同(可能是用来装不同种类的酒),基本形制可以概括为长颈,直口或略侈口,深鼓腹,下附圈足。

 

莲鹤方壶 春秋时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Tips:傻傻分不清壶和卣的小伙伴,不要灰心,的确有些长得是比较像,馆儿君告诉你:器包盖大多是壶,盖包器的大多是卣,排除出一些不听话的。


—— 水器篇 ——


读音:yí

水器

沃盥礼的浇水器



是古代行沃盥礼时浇水的用具。《左传》记“奉匜沃盥”,即用匜盛水从上而下浇手,下边有盘盛接洗过的水。所以在墓葬中匜常与盘同出。商周时期,宴前饭后都要行沃盥礼。


匜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流行至战国,形状近似水瓢,前面有流,后面多有鋬,早期的匜大多有足。

 

齐侯匜 西周晚期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Tips:古人洗手还是非常讲究的,用青铜匜装水,泻水于手,底下用青铜盘承接用过的污水。没有自来水的时候,用过水瓢做过同样的事,瞬间觉得自己高大上了。


读音:pán

水器

沃盥礼的承水器



(pán):是古代行沃盥礼时承水的用具,与匜配套。考古发掘时出土的匜往往放置在盘中。不过铜盘在商代早期就已经出现,所以与匜的组合使用也至多开始于西周晚期。


铜盘一般为圆形,形制特征为大口,浅腹,扁平状器体,与现在使用的盘碟近似。有些盘有耳,商至春秋时期多有圈足,战国以后多去圈足。

 


 兮甲盘 西周晚期


Tips:前不久拍出天价兮甲盘,曾经一度“误入歧途”,摊起了大饼 ,就问问你有考虑过你的搭档匜的感受么,你想让他怎么配合你?


读音:hé

水器

调和酒水浓淡


是用水来调和酒味浓淡的器具。(将其归为酒器还是水器争议较多,按下不表)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硕腹,腹部一侧有长管状流,另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兽面纹龙流盉  春秋


Tips:用来调和酒水浓淡的酒具,叫“盉”没毛病,毫无违和感。


读音:jiàn

水器

镜子冰箱洗澡盆


(jiàn):盛水器,《说文解字》中解释其为“大盆也”相对符合鉴的形体特征。从文献来看,特大型的鉴还可以用作浴盆。《庄子·则阳》中就记载了卫灵公的三位夫人在一个鉴中洗澡的故事。不过这种超大的鉴目前在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除了水盆以外,在科技落后的古代,鉴还可以当做冰箱来使用,如曾侯乙冰鉴。


铜鉴出现于春秋中期,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鉴有圆鉴和方鉴两种,圆鉴均束颈,有环耳,方鉴口大底小,束颈方唇。

 

 吴王夫差鉴 春秋晚期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Tips: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小编只能帮你到这了。


—— 乐器篇 ——


读音:náo

打击乐器

传播号令


打击乐器,用于军队中传播号令。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使用时手握柄,口向上,另外一只手执木棒敲击,而大型的铙则插在座上使用。


铙的外形与铃相似,横剖面呈合瓦形,口部大多内凹,少数为平口,底部有中空并与体腔相通的短柄。

 


 兽面纹铙 商代晚期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


读音:zhōng

打击乐器

祭祀宴飨


打击乐器,既可作为宗庙祭祀与宗族宴享时的乐器,又可以作为军中乐器。流行于两周。西周时代的钟多是成套的,按大小次第排列,悬挂起来敲击奏乐,这种就叫做编钟。


铜钟是用锤子敲击发音部位而演奏的,斜挂的钟称之为甬钟,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钟体作两侧尖锐的扁体,横截面呈合瓦形,口沿中间内凹(除镈钟)。大部分钟都可以敲击出两个音,目前发现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曾侯乙编钟更是十二个半音齐备,音域跨五个半八度。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Tips:简单区分钟和铙,看摆放方式,大口朝上的为铙,大口朝下(也有悬挂或斜插的)为钟,当然不排除一些博物馆反其道而行之。


读音:chún

打击乐器

指挥军队进退


打击乐器。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流行于战国至东汉。《周礼·地官·鼓人》记“以金錞和鼓”。錞于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此外錞于也可以用于祭祀集会,宗庙宴乐。


錞于形状近似倒置的圆筒,上大下小,横截面近似椭圆体,内虚空腔。顶上的钮样式较多,除了常见的虎形,还有环钮、凤钮、马钮等。

 

虎钮錞于 战国晚期 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Tips:酒器的身形,乐器的”心“,混迹在乐器界,经常被认错的錞于表示好心累。


—— 兵器篇 ——


读音:yuè

兵器

劈砍的兵器


(yuè):用以劈砍的兵器。主要流行于商至西周时期。《尚书·顾命》记“一人冕执钺。”郑玄注“钺,大斧也。”钺形状近似斧头,但是钺身一般比斧头宽且扁。钺皆平肩有内,以肩部、内部的孔固定在柲上。


小型钺一般为实用兵器,而大型钺往往作为高等级贵族政治、军事权利的象征。商王武丁王后妇好墓中就出土了两件大型钺,正是她权威的象征。

 

妇好钺 商代晚期


读音:gē

兵器

钩杀的兵器



戈:用于钩杀的兵器。在青铜兵器中,戈是出现比较早的,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延续使用至战国以后。戈由戈头、柲(长柄)、柲冒和柲末的构成。由于柲、柲冒大多为木质,所以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铜戈头。戈头后部有内(nà),用来穿绳子或者皮索将戈头固定在柲上。

 

"广衍"铭铜戈 秦代

 

Tips:戈,割,有问题么,没问题。


读音:máo

兵器

冲刺的兵器


矛:用于冲刺的兵器。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一直使用到战国以后。矛的整体包括三部分:铜矛头、矛柲与柲下端安的铜镦。而矛头又分为锋刃和骹两部分。骹就是矛的銎(用来装柄的孔)



戈与矛是常用的进攻性武器,需求量大,所以发现也多,安阳侯家庄西北冈1004号墓的南墓道中,一次就出土成捆的矛七百多件。各地区发现的东周矛,数量也很多。

 铜矛 东周


读音:zú

兵器

箭头


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形体一般由尖峰和张开的翼以及脊和铤组成。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除具体用途、年代等因素造成的差异外,也有较强的地域风格。中原与关中地区主要流行的有双翼、三翼和三棱三种。还有一种形似棒槌的镞,平顶,没有前锋,用途未知。



 Tips:馆儿君联想记忆之镞:镞,卒,被这东西射中了,也就悲剧了。


参考书目:

朱凤瀚 《中国青铜器综论》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注:未经版权方允许,请勿转载、抓取。


好 文 推 荐


在粟裕身边的日子:他身穿海蓝色军礼服,肩戴大将肩章,真是帅极了

鞠开在粟裕身边时的日记共13本,封皮早已磨损,纸张已经泛黄,字迹潦草,有的难以辨认,就像来自历史深处的模糊旧照。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军队无条件投降,国家“有条件投降”:四国占领日本计划为何流产?

日本对盟国无条件投降和放弃所有占领地的要求惶恐万分,因此,日本当局决定即便最后被迫投降,也绝不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准备。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外交官级别怎么排?大使、公使、领事是一回事吗?

由于工作需要,外交官们经常西装革履,出入各种宴会、酒会,给人的印象是,很“贵族”、很风光、很神秘。其实,他们同国家机关里的其他公务员一样,只是分工不同。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