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次位面
《军武次位面》节目官方公众号,军事文化的推动者,军迷每周的节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城市人防  ·  松江国动 | ... ·  昨天  
九城市人防  ·  松江国动 | ... ·  昨天  
军武次位面  ·  中国版“星链”,怎样打破盈利魔咒? ·  5 天前  
军事纵横  ·  欧盟告到WTO,中方:遗憾! ·  4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快来点赞!兵器工业集团34部作品入选第七届中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次位面

刘德华唱的《黑蝙蝠中队》真的是在颂扬“国军”吗?

军武次位面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6-25 18:41

正文

刘德华歌中的黑蝙蝠中队与现实中的台湾侦察机有什么联系?



港台歌星风靡华人圈已经有很多年了,也诞生过许多流传甚广的歌曲,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关情爱的类型,毕竟这是广大听众的“刚需”,也有少部分涉及政治(比如郑智化的一些歌),但对于广大军迷来讲,要想听到一首有关军事的港台“流行歌曲”几乎不可能。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2002 年,刘德华发行了名为《美丽的一天》的唱片专辑,其中有一首名为《黑蝙蝠中队》的歌曲,成为当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之一。这首歌描述了一名飞行员和新婚妻子道别,去执行飞行任务,却不料成为永诀的故事,这首悲伤的歌曲,无论是歌名,还是歌中的故事,都来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支部队。


▲黑蝙蝠中队俄标志是一只展翅的黑蝙蝠,

在北斗七星上飞翔于深蓝的夜空中,

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象征潜入赤色铁幕


“黑蝙蝠中队”(Black Bats Squadron)的真实番号是“中华民国空军第34中队”,之所以得了这个别称,是因为其队徽主体是一只黑色蝙蝠。关于这支部队的来历还要追溯到1953年,当朝鲜战争结束,世界进入冷战之时,美国需要大量关于苏联和中国的情报,空中侦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手段。此时,已经败退到台湾,几乎要被美国放弃的国民党政府,就显出了独特的地理优势。


衣复恩(右)时任情报署长,曾在抗战中驾机

轰炸出云号,后来是蒋介石专机飞行员

之后任34和35中队的直接指挥者


台湾距离大陆只有一百多公里,从台湾起飞的远程侦察机,能够覆盖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对于美国来讲,的确像是不沉的航空母舰。虽然当时美军可以驻扎台湾,但美国考虑直接出动美军侦察会带来诸多麻烦,而国民党政府高度依赖美国,又与大陆敌对,正是一个理想的替身。


▲黑猫中队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由蒋经国出面,与美国CIA签约,以“西方公司”为白手套,向国民党政府提供飞机和设备,由“国军”驾驶飞往大陆侦察,也就是一个出钱一个出人的组合。为了保证侦察效果,先后成立了两个中队,34中队负责低空侦察,负责高空侦察的35中队可能知道的人更多,因为该中队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称——“黑猫中队”。



黑蝙蝠中队使用的飞机主要有RB-17侦察机、P2V-7U/RB-69A电子侦察机和C-123B/K运输机,BR-17就是B-17的侦察型,RB-69A是P2V的中情局特别型号,C-123主要用来空投特工和宣传品。在黑蝙蝠中队成立之初,执行任务颇为顺利,由于当时新中国空防技术和力量薄弱,而美制飞机性能先进,解放军的战斗机当时未装机载雷达,在夜间难以发现目标,甚至发生过由于在追击过程中撞山的事故。所以黑蝙蝠们只要是在夜间潜入,就能轻松往来如入无人之境,甚至远达青海西藏,还曾发生过一架P2V飞越大陆9省,解放军多次起飞拦截无果,反而损失6架飞机的事例。



▲为了能飞到射击高空侦察机的高度

中国战机爬升到极限,最后失速坠落


▲一架RB-17上大约有这么多人

 

为了应对来自台湾的不断袭扰和侦察,解放军从苏联引进了能够夜间作战的米格-17,建立了更多的雷达站和高炮部队。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黑蝙蝠中队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损失急剧上升,由于是电子侦察,往往就需要低飞诱使对方雷达开机,而一旦被夜间战斗机咬住,或者被驱赶到预先设伏的高炮阵地,就很难脱身,而一架侦察机上往往有十几个人,还没有任何武装,摔掉一架就损失惨重。


▲除了战斗机拦截以外,解放军还有用

战机将侦察机驱赶到预设地点

以高炮加探照灯来击落的战术

 

1959年5月29日,一架编号为815的RB-17准备起飞前往华南地区侦察,34中队飞行员李暋前一天刚刚飞了一趟,回家还不到两小时就又被派了任务,他只得和妻子孟笑波再次道别,临上飞机前还抱怨了两句,除了连续出勤外,还因为这次要去的地方是广东方向,这是警备强度仅次于福建的第二危险区域。


▲击落RB-17的飞行员蒋哲伦和夜间型米格-17


李暋的担心不无道理,这果然成为一趟死亡之行,815号自雷州半岛上空进入大陆后,以300米以下的高度飞至粤桂交界的山区时,被解放军雷达发现,解放军空军18师中队长蒋哲伦驾驶一架夜间型米格-17,在3公里的距离上发现了这架RB-17。逼近至500米时,米格-17以两轮齐射重创了815号,飞机起火后撞山爆炸,坠毁于广东恩平南部金鸡山和大旺山一带,机上14人全部死亡。


▲815号机坠毁后的残骸,编号清晰可见


这些空勤人员远在台湾的家属却并未获知实情,因为是执行秘密任务,一旦飞机失事,只会被告知是失踪,所以家属在痛苦之余,多少会有一丝渺茫的盼望——希望是跳伞逃生,或者是受伤后被俘。然而奇迹并没有出现,当两岸关系有所松动后,815号机员的遗属终于获知了实情,然后自发组织起来前往广东寻找遗骨。


▲1961年1月8日编号5060的P2V侦察机左翼上

带着两个被解放军战机打出的大洞飞回新竹机员

合影庆祝生还,但照片中的12人后来阵亡了10个

 

1992年,在恩平当地政府的协助下,通过当年参与处理飞机残骸的几位村民回忆,终于在人迹难寻的金鸡山中找到了被集中掩埋在一处炭窑的机组人员尸骨,这些遗骨于1992年12月14日被迁回台湾安葬,是两岸关系解冻后第一桩在大陆寻找到阵亡者遗骨且集体归葬的例子。815号机的故事,正是《黑蝙蝠中队》的历史原型,飞行员李暋就是歌中的“飞将军”,孟笑波就是“女老师”,然而经过三十多年等待的孤儿寡母终究还是没有盼到奇迹。


▲1963年6月19日一架P2V-7被解放军空军2074号击落,

30多年后,2074号的飞行员王文礼协助P2V机员遗属

找到了昔日对手的埋葬地点并迁回台湾


随着大陆的空防日益增强,低空侦察已经是危险万分,从1966年开始,第34中队停止了对大陆的侦察,1974年正式解散。黑蝙蝠中队共执行过838架次侦察任务,15架飞机被击落或意外坠毁,死亡148人,损失率达2/3。该中队只要出任务,家属无不提心吊胆,因为经常会有人一去不返,“空军眷村经常传出哭声”,这无疑是两岸对抗时期非常凄凉的一幕。



进行高空侦察的35中队名气要大得多,因为击落U-2高空侦察机一直都是冷战时期的经典战例,也广为军迷所知。在35中队成立之前,对大陆的高空侦察是由RB-57D侦察机来进行,解放军一度无力拦截,RB-57D甚至敢于飞到北京上空拍照。但随着从苏联引进了地空导弹,RB-57D也就不再安全了。1959年10月7日,王英钦驾驶的RB-57D在北京通县张家湾上空被击落,这是世界上首次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战例。


▲台湾海峡短短一百公里的距离不足以让U-2爬升

足够高度,所以U-2一开始要向太平洋方向飞行

经过折线爬升后再进入大陆上空


▲经典的U2着陆,一位老司机在后头飙车指引


此后,RB-57D停止侦察活动,而美国又提供了升限更高,装有电子干扰设备的U-2高空侦察机,装备了于1962年成立的35中队。U-2的名气很大,但操纵难度不小,U-2修长的机翼有利于长时间飞行,但对侧风非常敏感,着陆困难,而且解体速度和最小失速速度差只有约18公里,非优秀飞行员不能驾驭,因此所有的“黑猫”都是千挑万选后送到美国进行培训的。


▲黑猫中队赴美培训期间的合影,美方提供的

待遇不错,有求必应,毕竟他们的侦察成果

对美国来讲价值更大

 

1961年3月19日,35中队成员郗耀华在驾驶U-2在桃园机场进行夜间起降训练时,突遇横风,造成飞机失事起火燃烧,郗耀华葬身火海。黑猫中队光是在训练中就损失了8架U-2,死亡飞行员6名,有超速解体的,有迫降失败的,数量与战损相当,驾驶U-2的危险可见一斑。



35中队的U-2经常会深入大陆腹地对要害地点进行侦察,1961年至1974年间,35中队对大陆侦查220架次,窥视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核弹试爆,以及大陆各省工业、军事、交通等目标的部署和建设进展,航迹远达西北和东北,并且对位于新疆马兰的21基地执行过两次空投计划,有时也会飞经朝鲜半岛。


▲陈怀生于1961年1月13日在内蒙双城子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附近)上空拍摄的照片

解放军导弹阵地清晰可见


首个被击落的U-2飞行员是陈怀生,他原名为陈怀,因为表现出色获得蒋介石的接见,蒋介石为其题写了“怀生”的条幅,于是他就改名叫陈怀生了。1962年9月9日上午,陈怀生第四次出动,驾驶U-2C对南昌进行侦察,被设伏在向塘机场的解放军地空导弹二营发射三枚导弹击落,陈怀生跳伞成功,但心脏被弹片击中,被找到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35中队侦察结果绘制的环渤海地图


黑猫中队中最令人感慨,经历最坎坷的成员当属叶常棣和张立义,1963年11月1日,叶常棣驾驶U-2C完成侦察西北的任务后,返航途中在江西上饶被设伏的解放军地空导弹二营用“近快战法”发射三发导弹击落,叶常棣受伤跳伞后被俘,在解放军的医院中被抢救过来,身上取出了59块碎片。


▲击落U2!(电影间谍之桥截图)



1965年1月10日,张立义驾驶3521号U-2飞机,前往西北核基地进行夜间红外线照相侦察。当晚9点30分,解放军地空导弹二营在内蒙古萨拉齐将张立义击落,张立义跳伞后受重伤,在雪夜中爬到一户牧民家中得救,成为第四名被大陆击落的U-2飞行员,也是被俘的第二名“黑猫”。


▲1966年5月14日,黑猫中队成员庄人亮侦察昆明时

被3发导弹攻击,照相机拍下了其中一枚导弹


▲台湾控制室人员的回忆


对于这两名“黑猫”来讲,生还即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叶常棣刚刚新婚不久,张立义已经有三个孩子,台湾方面对其亲属宣布的消息却是他们的亲人已经“殉职”,并且还为这两名飞行员立了衣冠冢,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别离。大陆方面倒也没有为难他们,伤愈后也没有被关押进监狱,而是安排住进空军招待所,后来被安排务农务工。叶常棣成为华中工学院副教授,因为英文出色,还负责为钱伟长教授主办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稿件进行翻译和校对,张立义则成为南京航空学院实习工厂实习组副组长。


▲张立义与其妻张家淇的照片


然而他们在台湾的亲人并不知道他们还活着,他们的妻子在苦熬多年后均已改嫁,张立义之妻在改嫁时怀着一丝希望提出要求,如果张立义活着回来了,新任丈夫就要让位。没想到这一个只算是自我安慰的渺茫希望居然变成了真的——1982年,大陆公布了二人的信息,并且允许他们返回台湾。


▲张立义(右)叶常棣1990年才得以返回台湾

 

二人欲经香港返台,却遭到台湾拒绝——早就宣布他们已经“壮烈成仁”,突然又活了,这可怎么解决……。他们滞留香港进退两难,最后只能前往美国,美国还算够意思,给这两位曾经实际上为美国出过力的飞行员设立基金,至少生活还是能保证的。叶常棣与其妻在美国见了一面,却被其妻的现任丈夫所打断,后来还是昔日同伴为他物色了一位新娘,才没有注孤生,而张立义之妻则实现了当年的希望,与现任丈夫离婚后回到了张立义身边,只是仅仅过了十年就离开了人世。



二人在美国生活数年后,由于岛内舆论的呼吁,终于在1990年得到重返台湾。这事还有个后续,2015年,张立义受邀参加了胜利日阅兵观礼,这是对这位经历复杂的前黑猫中队成员的一种认可——张立义的父亲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他本来也是由于国仇家恨而立志参加空军的,只是未得上阵抗战就已经结束,被裹胁在历史大潮中身不由己地到了台湾,又以被击落的方式再回大陆,完成了奇特的循环,叶常棣于2016年11月16日因心脏病在台湾离世,时年84岁。



黑猫中队中单人最高出动纪录是19次,最倒霉的首次出动就被击落(黄荣北,唯一的台湾省藉成员),整个算下来只有15名队员全身而退。在这些幸存者中,首批成员华锡钧后来出任了“航空工业发展中心”主任,兼任“中山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在任期间主持了IDF“经国号”战机的研发,被称为“IDF之父”,因此立功,在1989年10月升为“二级上将”,这是所有黑猫中队成员中,职位最高的一位。


▲王锡爵曾受到蒋经国的接见,

然而这种荣宠也抵不过思乡


王锡爵是黑猫中队中飞行时间长达两万小时的高手,曾与张立义同时飞往大陆侦察,在兰州附近遭到三枚导弹攻击,导弹掠过其座机未爆,侥幸逃过一劫。王锡爵飞满十次后选择退役,出任“中华航空”的机长。



但他实在怀念故乡(四川遂宁人),终于在1986年5月3日利用驾驶货机途经香港的机会,将334号波音747货机驶至广州白云山机场,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华航货机起义”事件。王锡爵由此成为1949年以来的“两岸直航第一人”,间接促成了“戒严令”的废除和开放赴大陆探亲,回到大陆的王锡爵先是担任国航机长,后来出任了民航总局华北分局副局长,现已退休。



到了七十年代,由于中美关系改善,美国承诺停止对大陆的侦察,黑猫中队也就无事可干了,35中队又变成普通机队的番号,神秘的黑猫中队就此画上句号。颇具黑色幽默的是,那些冒着极大风险拍下的胶卷,会在降落后被CIA立即取走判读,国民党政府反而知之甚少。本来黑猫和黑蝙蝠两支中队就是为了换取美国的支持和援助而建立,搜集来的情报反而使美国确认了新中国已经拥有货真价实的核武,并且与苏联剑拔弩张的事实,有了接近新中国利大于弊的判断,从而做出了抛弃台湾的决策——历史有时候真的很吊诡。


▲被击落的U-2残骸静静的摆放在军事博物馆中

这是战绩,更是历史


刘德华的《黑蝙蝠中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台湾的凄凉往事,表面上看,似乎是在颂扬“国军”,但实际上表现的却是那个时代的悲情——在两岸敌对的年代,在海峡的这一边,解放军同样也有很多飞行员血洒长空,一去不返,只留下亲人独自悲伤;黑蝙蝠和黑猫们出生入死,却是为他人火中取栗,最后只换得渔翁得利的结果,那些幸运活下来的成员,又在台独的喧嚣中渐渐老去,被人遗忘。相信任何经历过或者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听了这首歌都不免会泛起一种心酸,只有牢记这些,也许历史才不会重演,如果不明白,不妨多听几遍这首老歌。



最后,给各位小伙伴们推荐一部反映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与黑猫中队之间斗智斗勇的纪录片《角逐超高空》,豆瓣评分高达9.5,绝对的良心剧作。在B站直接搜索“角逐超高空”即可观看。听歌,看片,品味历史,思索未来,这正是一个军迷的幸福所在。



参考资料

中华网军事历史

Fe耳锅的博客

新华军事

TaiwanAirPower


新品限时折扣,新人进店有礼

商务合作请联系QQ:290141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