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图几部影片的点映评分来看,显然大部分影片还是高估了自己,对自己影片的定位不够精准,对观众的审美、对影片的评价没有全面客观的了解。
这里我们选取猫眼电影的观众评分,是因为其相对代表普通购票观众的真实评价,如果点映便出现一系列负面的口碑,那么上映时便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能够提前观看点映的通常都是粉丝、影迷、以及相对高层次的观众,这部分群体有一定的口碑引领作用,相对的意见领袖。
如果连点映的观众评分都未达到8.5,那么这部影片便有着不少的危险,因为大量的粉丝和亲朋好友的评分会让这个评分相对虚高。因此正如前面所说,并不会是每一部都适合点映,敢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国产片并不多。
如果点映分都在8分以下,那真的是适得其反了,表明对观众口味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
通常在90%的情况下,点映评分是要大于上映评分的,随着上映的深入、评分人数的增加,上图的评分很可能继续往下走。
当然,也有一种“怪胎”,《摔跤吧!爸爸》点映评分9.6,上映评分高达9.8。
客观来讲,《青禾男高》与《大护法》的点映并不明智,两部有着一定受众局限的影片,很难在点映中占到便宜,不足8分的点映成绩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也使得自己的软肋过早暴露出来,自然笔者对其市场前景也不看好。
相对来说,《闪光少女》和《父子雄兵》则是及时抓住了点映这个稻草,率先扩散口碑。
点映、媒体场、提前场、全国路演,这些提前暴露自己实力的做法,对影片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内容不用说,一定要过硬,类型上也不能过于狭窄,这样会在前期小范围观影中,在基数较小的群体中,会存在潜在的风险。
总之,如果真有好的质量,那就尽可能在上映前给更多的人看到,反之,那就好好捂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