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鹅图书
企鹅出版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大众图书出版商,“企鹅”也是出版界最受欢迎的品牌。公司于1935年由艾伦·莱恩爵士创办,旗下包括众多知名出版物品牌,每年,企鹅出版集团为成人和儿童出版小说和非小说读物近8000类,集团的公司和办事处遍布世界各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企鹅图书

菲利普·K·狄克的电子梦

企鹅图书  · 公众号  ·  · 2019-10-28 17: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纂:辛夷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成长经历

“当你提笔描写迪克的人生,有很多东西要写进去。他的人生十分精彩,有着这么多丑闻、那么多错综复杂之事与那么多财富。他基本上是一个非常堕落的人,在某些方面(有趣、聪明和欢乐方面)却是一个可恶的混蛋。”




1928年的12月16日,美国伊利诺州的芝加哥诞生了一对早产的双胞胎——菲利普·狄克(Philip K·Dick)与他的双胞胎妹妹珍·狄克(Jane Charlotte Dick)。他们的父母并不十分称职:母亲多萝西不擅育儿、粗心大意,父亲则忙于他的调查员工作无暇顾家,菲利普与珍在出生后的三个礼拜就因为母亲的疏忽被电热毯烫伤,之后更是营养不良,体弱多病。在保险部门的干预下,珍和菲利普被送往医院接受照顾,但是妹妹却在途中夭折,菲利普则得以健康成长。一种普遍被接受的看法认为,双胞胎妹妹的夭折作为菲利普婴儿时期的阴影,笼罩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更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人际交往与人生观建立。


菲利普·狄克的少年时期并不安稳,他从来不是一个优等生,他旷课、逃学,就连写作结构课都只能拿到C——虽然这和他富有创造力的写作天赋似乎相矛盾。他在加州读了中学,又横冲直撞地考入伯克利读德语,当然,没等到他修完大学课程,他就中途退学了。成为失学少年的菲利普很快就凭借自己另一方面的天赋找到了工作——一个音乐节目的DJ,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尝试写作。


1952年,他卖出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从那以后他开始了他堪称高产的创作生涯,并从1955年开始全职写作。



另类创作


“在生与死之间,存在着狄克的许多影子世界——幻觉世界,幻想世界,虚构的现实世界,朦胧的半梦半醒的世界,以及偏执的状态。”



菲利普·狄克早期的作品开创了赛博朋克类型科幻的先河。他擅长于幻想未来世界中的美国,总是将他成长的加州作为他作品的第一舞台,他描写未来社会的社会结构,想象那时可能会有的政治改革,并在这些幻想中融入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探讨和评论。中年以后的菲利普受精神疾病困扰,转而描写毒品和神秘宗教(他后期甚至写过一篇论文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易经的关系)。他钟爱于模糊作品中现实与虚构的界限,有时作品中的主人公会穿越到平行世界( Flow My Tears,The Policeman Said )  ,有时主角们则会突然发现他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个假象,又或者主角只是因为毒品进入了一种狂想状态就像穿梭到了另外一个宇宙一样( A Scanner Darkly )。狄克把他笔下的人物放进虚构的世界,再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假定一种真实。阅读中读者就和主角一样迷惑,常常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甚至放下书之后会忍不住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的真实性。


PKD小说一览


作为至今都被大家广泛谈论和深受喜爱的科幻作家,在他近30年的作家生涯中,菲利普·狄克却是长期处在穷困潦倒与饥寒交迫中的,最困苦的时候,他甚至没办法支付图书款还书逾期的罚款。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传统文学界的偏见使然,正统文学长久以来对于科幻文学嗤之以鼻,因此,尽管他因为《高堡奇人》(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夺得了当年的雨果奖,但他的作品始终不被当时的出版界看重。现在仍然在重新出版的他的38本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最初是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出版,当时他创作的中短篇也只能刊登在廉价的科幻杂志期刊上。


《高堡奇人》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1962


这本小说定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故事发生在一个错列的世界——二次大战胜利的是轴心国。《高堡奇人》中的世界与真实历史的分歧点,在于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刺杀一事。在书中,他的继任人是副总统约翰·南斯·加纳,其后由约翰·W·布莱克所取代,两人皆无法使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复苏过来,而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仍墨守孤立主义。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以及实行孤立主义,英国及欧洲其余地区落入轴心国手中。苏联在1941年崩溃及被纳粹占领,多数斯拉夫人被灭绝。战争中幸存的斯拉夫人被限制在一个类似保留区的封闭区域中。日本猛攻珍珠港,完全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由于日本军力扩张,日军在1940年代初期攻占了夏威夷、澳洲、新西兰及西南太平洋。在此之后,德国在华盛顿投下了一枚原子弹,不久美国落入轴心国之手。1947年,同盟国向轴心国投降。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定义出一种新的文学类型“错列历史(alternate history)”。菲利普·狄克也凭借这本书赢得了1985年的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奖项。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1968


作为PKD最著名,也是改编最成功的作品,《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成功地探讨了人性的本质问题:人何以为人?


核战后,放射尘让地球上的动物濒临灭绝,地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鼓励残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诺,只要 移民到外 星球,就可以为每个人自动配备一个仿生人帮助其生活。仿生人不满足于被人类奴役的现状,想方设法逃回地球。


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一次 追捕行动中,里克遭遇了新型仿生人前所未有的挑战。九死之后,能否一生?在与仿生人的接触和较量中,里克发现自己对仿生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福还是祸?



《尤比克》

Ubik

1969


《尤比克》是菲利普•迪克最深奥复杂的作品。狄克在小说中发明了一种设定:人死后都冰冻在“亡灵馆”里,访问者可以用一种基于光相子的技术手段,激发“中阴身人”的思维,让他们与活人对话。但是每对谈一次,那中阴身人就随着能量的消耗,滑向真正的死亡。而尤比克则是一种防止衰败的喷雾剂,防止人堕入彻底死亡。


乔•奇普为格伦•朗西特的反超能咨询公司工作,保护人们免受通灵师和先知的心灵窥探。在一次前往月球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朗西特的行动组遭遇埋伏,朗西特身亡。行动组成员迅速将朗西特的遗体送往苏黎世亡灵馆冰冻冷藏,并试图与他的大脑取得联系。然而,不仅没有成功联系上朗西特,行动组成员还发现,时光似乎在倒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流吧,我的眼泪》

Flow My Tears,the Policeman Said

1974


小说描绘了一种“平行世界”的可能:10月11日,杰森•塔夫纳还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明星;10月12日,他却在平行世界的一家破旅馆里醒来,还被抹去了所有个人资料。在一个缺乏身份证明就是犯罪的国度里,他不得不在混沌中摸索,全力追踪事实真相,试图找回自己的身份。


小说描述了一个警察和国民警卫队统治下的社会,内中交织着名人效应、基因改造、时空扭曲和毒品泛滥,探索了爱和人性的本质。作为PKD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曾获得坎贝尔奖最佳长篇小说,并获雨果奖提名。


《心机扫描》

A Scanner Darkly

1977


这个标题相当迷惑。但读过之后,会发现这是一部讲述毒品和由毒品诱发的幻觉和分裂的作品。


毒贩鲍伯·阿克特尔一直贩卖毒品。为了追踪他,并将其组织一网打尽,警探弗雷德决意卧底打入罪犯内部。他化装成毒贩,取名鲍伯·阿克特尔。阿克特尔大量吸食毒品,而吸食的恶果之一,便是毒品逐步侵入人脑,使他人格分裂,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抗拒的存在体。卧底身份开始模糊,他对自我的认知也逐步出现障碍。总之,这是一个满溢着悲伤和绝望的作品。



改编作品

PKD的作品风格别具一格,浓浓的赛博朋克风格与迷幻感贯穿始终,不仅是科幻迷的心头好,也备受好莱坞的青睐,是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的科幻作家。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影片改编于PKD最著名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故事的主要情节依然是赏金猎人里卡在追杀逃到地球上的仿生人,并在此过程中思考人生意义,但其实原著只是为电影提供了故事背景,影片中更多的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自我发挥,他发挥出了影像的最大优势,将PKD故事中的未来感极其还原地呈现在大银幕上,某种程度上开辟了如今我们默认都赛博朋克风格:工业城市里巨大的烟囱和以紫色为主色调的霓虹灯,淅淅沥沥下着雨的街道,奇装异服的人群来来往往……


《银翼杀手2049》剧照


2017年在1982年电影版基础上改编的《银翼杀手2049》延续了这种赛博朋克风格,但却进行了完全不同的再创作,剧情上的全新内容赋予了这个故事不同的感觉,至于是不是一个好故事,只能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blade runner吧~


《全面回忆》Total Recall (1990)


这部影片改编自PKD的一个小短篇 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 :施瓦辛格饰演的男主角道格拉斯在梦中多次去往火星,后来,他发现了一家可以购买记忆的公司。在移植记忆的时候,公司却发现他就是一名去过火星的间谍,只不过记忆被抹除了。就在间谍组织准备用另一段更离奇荒诞的记忆替代它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将要被移植的记忆又成了真的,道格拉斯原来真的是地球的救主!


作为一部90年代的B级片,它足够抓人眼球,受限于技术原因,那些本该血腥的场面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粗糙,但并不影响影片本身故事的新奇巧妙和烧脑。烧脑程度基本可以达到常看常新的地步吧~


《命运规划局》The Adjustment Bureau(2011)


改编自 Adjustment Team ,天生就适合走上政治舞台的大卫·诺里斯(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是一名政坛的明日之星,他在信心满满的参选纽约州参议员期间,意外认识了认识美丽的芭蕾女演员爱丽丝(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 饰),两人一见钟情,正当情意正浓时大卫突然被一群穿黑西装、戴黑帽和墨镜的神秘人士绑走。这群自称是隶属于联邦的人生命运调整局的人,告诉大卫他命里该当总统,伊丽丝也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编舞家,他们的相爱会使两人的前途都成为泡影。规划局想尽一切方式阻止两人再次相遇。知道真相的大卫是会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放弃爱丽丝?还是为了真爱,对抗命运调整局呢?

《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改编自PKD的同名小说的亚马逊剧集。故事发生在1962年——在一个虚构的平行世界中,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20年前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占领了美国和世界的大部分国家。


美国的东海岸由德国控制,西海岸为日本的殖民地,中部区域作为两国间的缓冲区。在纳粹的统治之下,极少数犹太幸存者用化名隐藏在人群中过着低调的生活。希特勒年事已高,已经有一只脚踏进了坟墓,戈培尔和希姆莱竞争成为德国总理,准备对日开战,两个霸权国家的关系紧张到极点。一群美国人利用这个机会组建起抵抗组织,但他们势单力薄,屡遭打击,只能东躲西藏。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各样的角色——间谍、售假者、秘密身份者粉墨登场,男主角乔表面上加入地下组织秘密反抗纳粹,实际有着秘密身份;女主角朱莉安娜意外获得一份纪录片胶片,其内容与他们的历史完全相反,也就是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美国获胜。掌握秘密文件的女主角成为被追杀的对象,由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也意外与男主角相遇…


剧集对原著小说做了很大的改动,保留的仅仅是原著的背景和人物关系,这是因为原著的结构略微松散,情节并不十分紧凑,搬上银幕很难达到优秀的剧集效果。可以看出,编剧在进行改编时尽力使情节更加通俗,易于接受和理解,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人物塑造不够立体的遗憾。


菲利普·狄克的电子梦

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


号称是“又一部《黑镜》”的科幻电视故事选系列剧,选择了PKD的十个不大为人所知的短篇进行了改编。剧集本身就是对PKD的致敬,剧中随处可见致敬的元素,赛博朋克风格更是从第一集贯穿到第十集。


作为科幻类剧集,和《黑镜》相似的题材和形式并没有给它带来《黑镜》般的成功,部分剧集的改编差强人意(是的我说的就是第二集),尤其同为PKD改编作品,珠玉在前居多更显得这部剧集的表现令人失望。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企鹅图书| 故事启迪人生

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

——赫尔曼·黑塞


企鹅阅品 | 企鹅明信片 | 企鹅手账 | 布克奖 | 企鹅兰登书单 | 知乎 | 从设计看企鹅 | Coralie Bickford-Smith | 书店 | 企鹅经典 | 小黑书 | The Happy Reader | 保罗•奥斯特 | 卡尔•奥维 | 卡尔维诺 | 辛波丝卡 | F•S•菲茨杰拉德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