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无疑是当今时代驱动陕西省产业迈向现代化征程的核心动力,宛如熠熠生辉的启明星,照亮产业转型之路。农行陕西省分行精准聚焦,不断优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出台支持西安市“双中心”建设的12条差异化政策清单,加强科创金融服务团队建设,并且携手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引导基金,共同设立总规模达10亿元的陕西千帆企航基金,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农行太给力了!得知我们急需资金支付工程款项,立刻为我们匹配差异化利率政策,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陕西某从事特种聚酰亚胺单体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这家企业所属集团总部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特种功能性聚酰亚胺材料领域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更在国际国内细分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农行陕西省分行在得知其项目贷款融资需求后,因企施策,多次走访企业总部及政府部门,调研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量身定制专属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匹配优惠利率政策,高效完成2.4亿元项目融资贷款发放。在同业竞争中率先足额满足企业建设资金需求,不仅让企业工期加速推进,还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
农行陕西省分行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链、产业创新集群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丰富合作渠道和金融产品,全力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能力。科技型企业有贷户数、贷款余额增速达102%和60%,增量及增速均位居同业前列,2024年上半年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中获评优秀档。
陕西,作为能源大省,绿色产业依托区位优势高速发展,不断推进资源利用和环境效益转化效率提升。农行陕西省分行坚定不移锚定“双碳”目标,全力支持陕西“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战略布局之中,将绿色信贷贯穿于陕西“碳达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工程建成后,受水区域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约1411万。农行陕西省分行在获知项目筹建信息后,第一时间跟进对接,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贷款的审批和落地投放,获得了企业高度肯定,展现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和支持基础民生工程与生态保护的良好形象。
不仅如此,农行陕西省分行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新模式,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风力发电、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成果十分显著,绿色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增加88亿元,余额与增量均居省内金融机构前列。
普惠金融,恰似金融领域温暖的阳光,淋漓尽致地展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始终坚守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的前沿阵地。农行陕西省分行精准发力,从完善组织架构、加大资源倾斜、强化信贷支撑等7大方面推出20项务实举措,全方位提升普惠金融体系化服务能力,力求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千企万户。
“农行贷款利率低,用款十分方便,实实在在帮了大忙,不愧是普惠为民!”延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先生提款成功满心欢喜。这家专攻菌种行业的小微企业,手握1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却长期面临着“融资慢、融资难”问题。农行客户经理得知企业需求后,迅速响应,不到一周就为其成功发放“科技e贷”,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农行陕西省分行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的独特优势,匠心打造28家普惠金融专营机构、8家特色支行以及108家首贷服务中心,将普惠金融服务触角广泛延伸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普惠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增加177亿元,年增量率先在全省金融机构中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普惠金融领域的“排头兵”。
伴随社会发展,银发经济愈发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而金融支持无疑是其稳健发展的坚实后盾。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密钥”。农行陕西省分行依托横跨城乡、点多面广的联动优势,凭借“3+2”高质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探索创新,积极推动协同联动,全力推进养老金融服务落地生根,助力银发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养老金融特色银行。
“你们太贴心了,专门上门帮我们解决难题,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一位老奶奶拉着农行太白南路支行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原来,奶奶的老伴张爷爷生病急需用钱,却因忘记密码无法支取现金,又瘫痪在床无法到网点办理业务。支行工作人员得知后,当即派出两名客户经理携带智能移动设备,跟随奶奶上门服务,解了燃眉之急,还留下联系方式以备后续需求,点滴行动传递着浓浓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