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信用》杂志受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委托,会同中诚信、凭安信用、新华信用、易观等单位编制的《2017年“双十一”网购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这是中国改革报社第三年对“双十一”网购节进行信用综合评价。
为全面客观反映“双十一”网购节期间的电子商务诚信情况,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信用》杂志在《2016年“双十一”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和《2017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的研究基础上,对中诚信、凭安信用、新华信用、易观等单位提供的大数据监测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消费者理性消费提供客观参考和科学引导,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管理文件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报告》提出,今年“双十一”网购节期间,网购信用状况明显好转,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成效显著。网购环境较去年明显优化,物流速度明显提升,但在部分环节和平台仍存在虚拟折扣等不诚信现象,促销规则趋复杂、隐形诈骗现“套路”等新问题新现象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新的业态及交易模式的出现也意味着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亟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报告》梳理总结出今年“双十一”期间,电子商务领域呈现出的“七个明显”向好态势、“七个待解难题”和“七个苗头性问题”。为加大电子商务信用建设力度,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报告》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期待与建议,包括消费者对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的五个“期待”,“五个数字”映射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着力点,以及“五个亟待升级”助力电子商务领域跨入“信”时代。此外,《报告》附件部分还列举了十个正面典型案例和十个负面典型案例,以及2017年“双十一”网购节大数据分析图解。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17年“双十一”网购综合信用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