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国家顶级规划,怎样给大城市“划重点”?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广东成立新机构,信号强烈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Deepseek时代:普通人站稳脚跟的2个关键策略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人生建议: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  3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801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801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第一批网瘾父母,正在和儿女“断亲”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09-20 07:00

正文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3岁儿童不幸溺水身亡。

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看了监控发现,这是一个人疏忽大意下的“人祸”。

在公布到网上的监控视频中能看到,孩子当时正与爷爷在家门口活动,他独自一人玩玩具,爷爷坐在椅子上看手机视频。

当孩子发现玩具弄脏了,在小水坑里清洗没有变得更干净,他准备去河边清洗玩具。

他叫过大人一起去,呼唤着老 人去河边清洗玩具。

老人低头看着手机,充耳不闻,嘈杂的视频声音已经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神。

年幼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喊着爷爷一起洗玩具,连续喊了五次得不到回应,他独自一人去了河边。


最终,玩具在水面上漂浮着,河边再也无法出现小男孩的身影。

这本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意外。

在孩子洗玩具的时候,老人曾抬头四处张望,但他没有注意到孩子此刻正陷入危险之中,而是继续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

被质问时,他却反驳:

“我当时(鬼)上身,根本没听见孩子叫我,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玩手机!”

“他不懂事自己要去水边,这是他的命!”


倘若他当时能不那么专注看手机,或许就会注意到孩子的动静。

倘若他中途抬头时能找一找孩子,或许能给孩子带来一份获救的希望。

但他什么也没有做,悲剧到来后,他仍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没有提早发现自己网络成瘾影响现实生活,而是轻飘飘地将错误推在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身上。

一次低头,换来一条生命的悄然而逝。

“当“网瘾”盯上老年人”

悲剧发生后,一个词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网瘾老年。

一群“银发低头族”埋首在网络世界里不可自拔,甚至影响到现实生活。

前文所提及的老人,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瘾老年”,放纵自己沉迷手机。

但这四个字,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

我们熟悉的老人并非是这种模样,我们眼中的他们一般只能用手机完成最基本的接听功能。

上公交的时候打不开乘车码,去便利店买东西也不一定会使用手机支付,还会把录音当录像。


或是抵触使用智能手机的困难,或是生理性的退化,让他们无法应对繁复的手机功能操作。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被称为“被互联网遗忘的人”。

可事实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22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

在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8亿。

这意味着两个老人中,便有一个人能上网。

同时,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从2019年起中国便有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上网超10小时。

在一部分老人苦恼于如何使用手机和家人视频通话、如何控制遥控器看智能电视时,另一部分老年人早在网上积极冲浪。

他们是努力拥抱新时代的老人,在网络上与年轻人互动,了解最新的资讯。

和年轻人一样爱看短剧,喜欢打游戏、刷视频。

但小孩子抵不住手机里的花花世界,老年人自然也抗不住手机带来的巨大诱惑。

他们或是无法辨认出AI换脸的真实性,相信网络杀猪盘,以为对方要与自己开展一段恋情,实则是掏空自己所有的积蓄。


或是直播间里的常客,被看似“物美价廉”的商品所吸引,在主播的积极推荐下,买了一个又一个不实用的东西。


年初堂姐回老家过年时,便在公婆家搜出了一堆婆婆从直播间里下单的东西。

快递堆满了家里,拆出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两三百块钱自带证书的珠宝玉石、几十块钱的三无小家电,生产日期不知道何时的冷冻鸡翅……

对着一抽屉花里胡哨的项链手链,孩子看了万分惊喜,她看了越发绝望。

前几个月买的几百块钱品牌电饭煲藏在楼上积灰,老人买的三无小家电正在厨房煮着饭。

面对儿女们的不理解,婆婆坚信这是主播“送给家人们的福利”。

好话坏话都说尽,老人充耳不听,如今只能买一批扔一批。

当儿女拦不住,老年人对网络越发上头。

“老年人困在手机里
不只是孤独”

网友发发曾在网上感慨,不理解为什么老年人网瘾那么严重。

她家有两个沉迷网络的老人,一个是她妈,一个是她爸。

当她回到家时,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情景:

两个老人躺在床上各看各的手机,互不交流,自顾自戴着耳机津津有味地看着短视频。

爸爸可以起早贪黑玩手机,只要醒来便是机不离手,眼睛看得累了,便投屏到电视上。

妈妈则深爱那些婆媳之争、丈夫出轨的家庭伦理视频,时常将自己代入到主角身上,看着糟心剧情愤愤不平。

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不是没有副作用。

妈妈晚上睡觉关灯后总会看一会手机,让她开灯呢,她觉得开灯睡不着。

让她关掉手机呢,她也不乐意。

如此频繁的熬夜,开始有了头疼的症状。

当发发以此劝说她少玩手机的时候,妈妈却始终不觉得是过度用手机造成她这些不良身体反应。

多次劝说无果之后,发发开始听之任之。

却没想到,父母这网瘾开始传到了年仅一岁多的女儿身上。

爸爸会趁她不在,偷偷地将手机平板塞到女儿手上,鼓励孩子上网。

被父母背刺的发发开始对父母失望,阻止女儿对老人的亲近。

“我感觉他不需要什么天伦之乐,只需要手机在手,小视频给他带去的快乐比现实生活多得多。”

人至中年,要阻止孩子玩手机,也要老人沉迷手机。

可阻止一个老年人,要比阻止一个孩子难得多。

孩子会屈服于父母的权威,老人能借着长辈的权威,拒绝沟通。

每当这时,会有人说老人孤独了,才会爱上网络里的世界。

在中年人不得不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奔波时,老年人在空闲的退休时间,缺少有效的陪伴。

或是做起了空巢老人,在日复一日的寂静中,等待子女归家的那天。

或是给子女带娃,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

但在牙牙学语的孩子面前,内心的寂寞也无处诉说。

这时,手机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孩子”,让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

这是寂寞,同样,也是老去之后的无所适从。

步入老年的他们从社会工作中沉默退场,只留下一副“不中用”的身体,一个无人问津的身份。

生活不再需要他们,而他们需要手机去填补心理慰藉。

在手机中感受年少时因为忙于生活,未曾经历的新奇体验,证明自己能跟得上时代,不是被抛弃的老人。

年老的他们,要在网络里再年轻一次。


“如何拯救网瘾老人?”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播出时,网友爱上了剧中可爱洒脱的文秀奶奶。

她患有老年痴呆症,喜欢吃东西,会趁着孩子们不在,在帐篷里偷偷吃火腿肠。

一听到孩子回来的声响,便躺在床上装睡,把剩余的火腿肠全部塞在嘴里。

但奶奶的快乐洒脱背后,是数十年无处排解的寂寞。

喜欢看武侠剧,因为年轻的时候过得苦。

每当看到武侠剧时,她便能幻想自己是一个闯荡江湖的侠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