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城晚报  ·  太恶劣!王某(男,60岁),刑拘! ·  昨天  
云南新闻网  ·  【行摄云南】昆明:郁金香花开迎客来 ·  2 天前  
昆明信息港  ·  微信又上新功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柏祥:从适者生存到主动焓增是生存竞争之大道02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06-18 11:20

正文

从生态系统内部来看,可将其划分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以及特殊性消费者(寄生物)、杂食性消费者(包括人、熊),消费者间的相互捕食关系形成了营养级。在营养级中,上一级的消费者捕食低一级消费者,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营养级间的物质能量传递遵循十一定则,即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营养传递仅有 10% ,即无论是能量还是物质,上级营养级只能利用下级营养级能量和物质的 10% (见下图 )。在这过程中,其余将近 90% 的能量将耗散而不能被利用。


十一定则是生物竞争法则的表现形式。营养级从低到高符合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高级营养级比低级营养级拥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营养级越高,生物越少,竞争也就越小,生存压力则降低。所以说只要做了蝇蛆,永远只有食粪的命,因为蝇蛆处于食物链的底端,会被鸟、鸡吃;鸟和鸡又会被狼、鹰等捕食。食物链逐级向上延伸,低级消费者永远面临着被高级消费者捕食的危险,只有到了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才能避免被捕食的威胁。作为营养级顶端的人类,可以选择青草、玉米等植物性食物,也可以选择猪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就择食而言,人类暂时不会因为某种生物的灭绝而遭遇饥饿威胁。人类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即使不借助现代武器,人类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避免被其他生物吞食。因此,处于食物链上游者永远比处在食物链下游者有优势。

生物竞争过程,也是增加焓值的过程。树木之间竞争,强者可以汲取到更多的水分、获得更多的阳光。动物之间的竞争,强者可以拥有更宽广的领地、更充足的食物。通过竞争,动植物都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有序度。人类社会更为文明,是因为还存在另一种方式来竞争——学习。学习可以对零散的知识进行组织和归纳,进而将杂乱无章的思维有序地组织起来。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选择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上端的职业,而不是末端的职业。这也是往高处走、提高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底层职业中即使做出最佳业绩,也摆脱不了悲剧。以就业而言,普遍的现象是:文盲为小学生服务,小学生为初中生服务,初中生为高中生服务,高中生为本科生服务,本科生为硕士生服务,硕士生为博士生服务,低学历者只能服务于高学历者。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减小熵值的表现。竞争是为了变得更强,而更强的直观表现则是等级的提高。如下 所示,三角形的边长增加一倍,其面积的增长远超过一倍


面是由线围成的,线作为面的基础元素,在这里可以看成是下游。就像食物链一样,虽然上游只能利用下游 10% 左右的能量,但上游对于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其智慧产出也会远高于下游。公司上下级也是一样,对于相同的内容和信息,底层员工可能只能读到字面意思,但是高层人员往往能捕捉到更深层次的含义。所以,上游永远比下游更占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