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从业者必须要拥有的12个商业思维,希望与行业人共勉。
平台思维就是生产端、渠道端、用户都能在这个平台里进行交易、互动。同时这个平台整合了整个供应链或者产业链所需的产品与服务,通过平台的服务或衔接让用户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与资源。
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做平台胜过做单个企业,把企业当做一个平台来经营实现财富、资源共享,打通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企业的价值。
之前,大家都说互联网离农业最遥远。但,自2015年“互联网+”成功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思维就成为各行各业谈论的的焦点。
在这里,你不仅仅要懂互联网操作和技能,更要懂互联网思维。
其中,对于农业来说互联网思维就是产品更加极致、注重用户体验。比如,种养的产品不仅仅满足自己,而且还能满足消费者或者用户,同时,在产品上更加人性、符合用户需求。
工业化思维,是近年来一个常常出现的热点词汇,并与互联网思维相对照,但是在发展农业上,又常常引入这一思维模式,对农业生产进行工业化运作,将农田变成车间,销售上进行市场化推广和品牌包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其中,工业化思维有3大核心:1)标准化;2)规模化;3)规范化。这是工业化思维的核心。
因此,农业经营中,农业老板们最好要有工业化思维,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其实,早在2017年,农业部发布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7年农业部将会发布100个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国家级农业企业品牌和10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
品牌是农业的生命力。因此,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成为农业经营者的工作重点。
随着,农产品差异化缩小、消费升级之后,品牌打造更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市场的加速器。
同一款产品相比,有品牌逼格的产品一定会让消费者和市场更加信任。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在这里品牌思维是啥?就是打造出让人记得住、想得起、叫得出的实操方法。
一二三产业融合喊了很多年,但谁来主导融合行为的发生呢?
我们认为:农业才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导者。
想要主导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就必须要有共赢思维。我们不能是为了破解农业本身问题才推行一二三产业融合,而是携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更要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农业作为二三产业源头,其必须要把握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确保源头不要出问题。
因此,共赢思维就是要抱团一起发展,利益均沾、生死相依。
农业是离大自然最近的一个行业。
因此,我们不仅仅要敬畏大自然,更要保护大自然。
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都在“农业环保”进行重点布局。
所以,农业经营者必须要拥有可持续发展、环保、生态等意识。做大保护式生产经营,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蓝天。
当前,不管是农产品种植、养殖、农村产业、农业电商等新业态的差异化越来越小。
如何把产品快速卖出去,如何快速回本就成为农业经营者深思熟虑的焦点。
营销不仅仅是卖农产品,更是与市场、渠道共同发展。单独卖农产品已经很困难了,如何以产品为中心整合市场、渠道资源推进“产品卖出去”、“钱收得回来”才是关键。
做农业一定要帮助农民、贫困户致富的公益心态。其实,这也是国家一直在做的事情。
可以说,不能帮助农民共同致富的项目不是好项目。
作为农业经营者必须要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与农民分羹未来财富。
虽然说农业不是第三产业,其服务功能微乎其微。
但服务却是农业经营者最利害武器。
农技服务就是其中一个,农业企业要在农技服务上帮助农民做大事业,通过农技服务吸引或聚焦更多的合作伙伴。
生态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新出路,这些可以从国家相关的政策和专家呼吁程度就可以知晓。
农业的本质是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传统农业是利用植物、动物资源的“二物”农业。有史以来,人类的农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植物和动物,虽然对微生物也有所利用,如食用菌的采集、制酒酿醋等,但多处于自然状态。
随着高科技的深入发展,近百年来,人类的农业活动逐渐从中观世界分别向着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两端延伸。
因此,变植物、动物的
“二物思维”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三物思维”是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使命、新领域。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发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是“点草成金”,开发禽畜粪便是“点粪成金”,而这项技术本身则是“点废成金”。
所以,农业生产与经营都要围绕着“三物”进行,拓展新业态、新领域。
还是提到差异化的事情,当前农业同质化已经很严重。
作为农业经营者必须要拥有跨界意识,跨界才把事业做大。比如农业+旅游延伸出休闲农业、农业+餐饮、农业+互联网,农业+创意延伸出农业嘉年华等等已经成为农业跨界最好的样板。
这些跨界思维也让农业融合各个产业,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个时代什么人会被淘汰。答案:不懂得团结、协作的人。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链,需要源头、生产、经营、渠道、加工等行业、端口、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比如:养殖业需要种植业、种植业需要农资行业、农产品基地需要批发市场或电商等等都形成有个闭环式价值链。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单独完成,而是需要大家合作或融合。
协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经营农业,或许,开始的时候资源一样。但之后,有些的失败了,然而还有一部分走上了成功。
其成败的分水岭就是思维,思维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想要拥有战胜对手的竞争力吗,那就赶紧改变自己的思维。
转自农业君
重要通知:特色小镇 休闲农业 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咨询服务机构、
【
开课地点
】
北京 农广大厦
【开课时间】
2
019年6月28—30日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研究院
【参课人员】
特色
小
镇
、
田
园综合体相关投资商
开发商
相关产业链负责人
【课程主题】
政策解读、立项辅导、
融资申报、拿地策略、案例解析... ...
【
课程特点
】
一线评
审专家授课、模块化教学、操盘手现身说法
精讲细研
【
咨询热线
】
16601291889 微信同号
一、
最新政策解读
1、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
2、康养、森林康养
3、农业一、二、三融合示范区
4、美丽乡村、民宿
5、大棚房 、限墅令
二、
拿地
1、产业勾地攻略 项目选址技巧
2、低成本获取建设用地指标
3、如何判断不同土地类型配比最合理、规避“雷区”?
4、和村集体签土地协议种类与注意事项
5、集体建设用地如何高效利用
三、定位策划规划
1、项目如何找魂、根据目标客群项目精准定位?
2、对标国家政策,精准立项
3、项目顶层设计与产业规划
4、运营前置构建盈利模型
四、立项申报
1、厘清申报归口 精准对标
2、申报材料组织与编写技巧
3、与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 谈判技巧
4、逐级申报 掌控申报节点 先谋后动
五、
融资
1、8大融资模式(政策性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政府引导基金
发债 资产证券化 PPP 股权融资 信托)
2、项目融资渠道种类的选择与注意项
3、如何引入央企、国企做信任背书
4、资金方如何选择投资项目
六、
运营(招商)
1、四季 全时 业态布局与招商
2、运营团队的搭建与管理
3、引入外部团队 托管运营注意事项
4、线上线下营销策略
七、品牌
输出
1、标杆项目模式梳理与输出
2、品牌引入的合作模式选择
3、品牌的塑造方式方法
4、网红项目的打造与运营推广
第一部分
1、2019 特色小镇 田园综合体发展方向
2、申报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要点
3、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规则
4、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与特色小镇异同点
5、农旅、民宿类项目常规误区
第二部分
1、住建部颁发‘
限墅令
’ 房企如何应对
2、大棚房最新解读及应对策略
核心主旨
1、项目如何和政策高度匹配落位
2、锁定客户群体 精准产业定位 为项目找“
魂
”
3、项目顶层规划与项目公司架构设计
4、选址设计服务公司的考量标准
核心主旨
1、通过产业勾地 项目选址如何掌握主动权
2、土地类型最佳配比及建设用地指标的申请
3、与村集体签约拿地技巧及宅基地科学利用
4、项目选址如何躲避雷区
核心主旨
1、
如何拿到国开、农发等政策性资金
2、
如何进行项目融资
3、
如何与央企、国企进行合作
4、
资金方如何选择投资项目
核心主旨
1、
项目如何进行产业招商?
2、
如何培养运营人才和搭建运营团队
3、
如何做好四季、假日、白天、晚上运营
4、
如何打造IP 制作爆品
核心主旨
1、民俗文化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求生之道
2、袁家村独特的运营管理模式
3、品牌输出与合作
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