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驹
由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原资深记者马连华发起,一群汽车记者、工程师、新能源车粉丝打造,多位新能源车专家担任顾问。业务覆盖媒体、电商、电驹电动汽车超市,电驹大数据咨询四大板块。专注新能源车产品解析、市场动态、行业咨询、政策解读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技新知  ·  小鹏有了“雷军”味儿 ·  14 小时前  
科技新知  ·  小鹏有了“雷军”味儿 ·  14 小时前  
江西公安  ·  最高补贴15000元! ·  2 天前  
江西公安  ·  最高补贴15000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驹

王子冬:新能源车补贴新政预计1月份出台

电驹  · 公众号  · 汽车  · 2019-01-24 18:45

正文

点击上方“电驹”可以订阅,专门为新能源车主解决疑难杂症,登陆电驹网www.autodianju.com获取更多信息



前不久,原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透露,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预计在2019年1月份出台。同时,他还指出,2019年应该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退一半,等到2020年就全面退出。


关于补贴退坡具体怎么退,网上流传过多个版本。


补贴退坡版本一


有媒体报道, 2019年补贴退坡政策将于2月起实施 。其中, 2月到6月为过渡期,补贴退破幅度为30%;7月1日后,补贴退坡50%。



2018年底,也有一个退坡版本流出,那时的传言是,2019年退坡40%。还有一个传言说,2019年,地方补贴将被强制取消,这会进一步加大退坡额度。


那么,2019年到底退坡多少?从这些密集的传言中,也能看出大概了。


到底退多少?30%还是50%?


对此,电驹咨询了多位车企及相关业内人士,他们均表示尚未得到准确消息。对于7月以后退坡50%的额度,不少车企人士表示惊讶,认为退坡幅度太高了。有的车企人士人士,补贴退坡一年一个变化,变化太快太大,令车企手忙脚乱。


对于退坡额度,很多车企倾向于退坡30%,这个额度更加合理,也能让车企更从容地调整和做好准备。



2018年7月份,彭博社报道,2019年补贴将退坡30%。2018年底的传言是,2019年补贴退坡40%。根据之前发布的补贴政策,2017新能源汽车补贴要在2016年基础上退坡20%,2019年要在2018年基础上退坡20%。根据车企和业内的预期和以往的退坡经验看,2019年退坡20—30%是预期范围。退坡50%是否属实尚待观察。


总之,从各个版本的传言看,2019年补贴退坡30-50%是大概率事件了。因为2020年后补贴要全面退出,2019年和2020年要消化补贴退出的额度。这样推算,每年退坡50%也不是没有可能。


会不会设过渡期?


设退坡过渡期是2018年的新发明,给车企足够的时间消化库存,做好准备。


2018年2月推出的新能源补贴退坡政策采用了两个阶段, 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退坡30%),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退坡60%),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7月以后完全按照新的补贴政策执行。



2018年12月16日,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呼吁,“双积分和财政补贴退坡转型能否平稳实现非常重要,否则,我们花那么大力气搞了十年,最后垂直掉下来,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从业内的呼吁和经验来看,2019年或将也采用两个阶段的作法,给车企留够过渡期。


续航里程继续影响补贴额度


不管补贴退坡多少,毋庸置疑,续航里程将继续影响补贴额度。彭博社去年的报道称,2019年新的补贴政策将取消200公里以下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


2018年底流出的退坡传言,也是如此,工况续航200公里以下的电动汽车取消补贴。续航400公里以上的电动汽车补贴4万元。



2018年9月,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在参加泰达汽车论坛时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起步期,补贴政策发挥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新能源产销规模已经进入百万级别,产业也由起步期进入发展期,补贴政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同时,她还透露,将建立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仍然坚持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继续提高补贴技术门槛,鼓励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这也预示着,补贴将继续向扶优扶强的方向调整。


电池能量密度继续影响补贴额度


2018年的补贴政策要求,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在120(含)-140Wh/kg的车型按1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1.1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2倍补贴。


2018年第的退坡传言显示,2019年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门槛定为140Wh/kg、160Wh/kg、180Wh/kg三个档位,将分别能拿到1.0倍、1.1倍和1.2倍补贴。


但是,把能量密度与补贴挂钩,激发2018年车企过度追求能量密度,电池安全措施不能同步跟上,导致电动汽车起火案例骤增。


2019年,国家会不会对能量密度的鼓励会降低一些,从而继续维持2018年的能量密度补贴标准?这个也值得期待。




补贴退坡版本二


近日,又一补贴退坡版本流出,不仅单车补贴金额断崖式下跌,而且还取消了地方补贴,导致新能源车辆能拿到的补贴总数或将实际减少60%以上。


一、补贴额度大幅退坡


2019年的新政策预计将 取消250km以下续航车型的补贴 ,设立三档续航标准,即250-300km、300-400km、大于400km,补贴金额分别为1.7万元、2.3万元、2.9万元。



二、对于电池密度要求并未提升,但补贴系数下降


2019年新能源车辆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160wh/kg将获全额补贴 ,120-140Wh/kg拿0.8倍补贴, 140-160Wh/kg拿0.9倍补贴。而2018年时,120Wh/kg可以拿到全额补贴,超过140Wh/kg、160wh/kg分别可拿到1.1倍、1.2倍的补贴。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能量密度的补贴思路变了, 从鼓励高密度转向“惩罚”低密度 ,但具体的能量密度标准并未上升,同样是160Wh/kg即可拿到最高补贴,但补贴系数较2018年降低了。这也意味着, 能量密度大战将休战一年,这对于保障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其实是有好处的。


三、取消地补


过去,新能源汽车一直可以享受国家补贴与地方补贴双重补贴。近年来国补地补的比例从1:1降至2018年1:0.5,而此次调整的方向是, 2019年的地补或将取消 ,这意味着补贴的额度近一步降低, 2019年最终的实际补贴金额可能仅为2018年的三分之一


四、不设过渡期


2019年的补贴政策大幅退坡的同时,却不设置过渡期,也就是说, 补贴退坡会立刻生效,补贴金额断崖式下跌。


而2018年,补贴新政为车企预留了缓冲期——政策发布之日起到6月11日,缓冲期内的补贴按照上一年度的70%执行。2019年的补贴不仅大幅下降,还立刻生效,这会近一步加大车企的困难。特别是续航250km以下车型库存较多的车企。


五、补贴将提前预付


2019年的补贴或将实行 上牌时即预拨付一部分 。如果说上述四点都是利空,那么这一条消息算是一点欣慰。此前,补贴都是年终后统一结算,占用车企较大现金流,若改为上牌时预付一部分,将减小车企的压力。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上述规定正式实施,不仅金额降低50%左右,1.2倍的补贴再没可能,而且地方补贴也没有了,实际退坡额度是要大于50%的。另外,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的补贴退坡幅度也将超过50%。 对于严重依赖补贴的车企来说,严冬来了




补贴退坡版本三


有媒体报道过关于2019年补贴标准的详细数据。内容如下:



这份流传的草案显示:续航里程低于200公里的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续航在200-250公里之间的车辆补贴1.5万元;


在250-300公里之间的车辆补贴2.4万元;


在300-400公里之间的车辆补贴3.4万元;


续航大于400公里的车辆补贴4.5万元。


2018年补贴政策出台时,留了近6个月的过渡期。但该媒体消息称,2019年的补贴新政将不设过渡期。新政有望在2018年12月出台,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2018年,补贴标准是这样的:


2018年补贴标准


2018年补贴标准显示,150≤R<200公里,补贴1.5万元;


200≤R<250公里,补贴2.4万元;


250≤R<300公里,补贴3.4万元;


300≤R<400公里,补贴4.5万元;


R≥400公里,补贴5万元。


两个表格对比可以看出,这份补贴退坡草案继续鼓励长续航电动汽车,同时,所有续航里程电动汽车的补贴额度都同步下降。


目前,尚不知这个补贴退坡草案是否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补贴退坡是确定的事。补贴政策的思路是鼓励高续航,高能量密度、低电耗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低的电动汽车不享受补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2018年补贴新政也是取消了续航100公里以下的电动汽车的补贴资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