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公社 | 叶铁桥
2018年9月初,石灿来找我,说要去山东一趟。“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有个人在村里做自媒体,雇了一群农村妇女写文章。”
这当然值得去看看。石灿亲身探访,回来后,写了篇《
实地探访山东新媒体村:农妇做自媒体收入破万
》的稿子,这篇稿子引发的反应让人始料未及。
典型的反应是:“难怪现在的新闻语句不通,错别字一大堆,全靠标题唬人博眼球,原来都是一大群农村妇女在家闭门造车。 ”
还有人说:“农民都不愿意脚踏实地劳作了,都想走捷径,太可怕了,你们这样长期下去还会有人干农活?我们以后吃啥!”
铺天盖地的质疑,让山东新媒体村的领头人李传帅既困惑又紧张,他毕竟还年轻,是个90后。他的家庭条件不好,母亲在他8岁时就过世了,父亲也离家出走至今未归,他完全是靠着自己打拼一路走到现在。
然而这篇文章给他带来的巨大非议,却让他猝不及防。他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批评他们,有些人甚至口出恶言,让他很扎心。
他辩白道:“
我在努力的改变农村,让农村人在有家的地方也能有工作,让留守妇女和儿童不在孤单。我感觉我没做错什么,我们农村人写作水平怎么就不行了。我们勤快的学习,我们努力的进步。我们真实的写出了农村的真善美。这样真的不行吗?
”
这篇文章给李传帅带来的困扰,也完全不是我们的初心。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想去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内容领域新的变化和曙光。
这种新的萌芽就是,由于技术的不断演进,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能力,从只赋予专业人士,扩展到赋予精英人群,再扩展到赋予普通人群,而到了今天,终于扩展到赋予了“下沉人群”。
这种赋能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很容易被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
很多人对山东新媒体村农妇生产的内容,那种鄙夷是发自内心的。
我们也无意于为她们生产的内容质量辩护,新生事物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往往都是粗粝的,不成熟的,既没有精巧的外表,也没有丰富的内涵,但它是新的,是有生命力的。
如果仅仅只看到内容的粗糙,看不到这一案例所代表的巨大变化,可能会是一种偏见。
鄙夷的人远远低估了这些看似粗糙的内容背后的价值。
正因为“下沉人群”在内容生产力上的束缚完全被解放,才会有今天的内容大爆发,才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站在手机的镜头前直播,才会有数以千万计的短视频每天被上传,才会有数以亿计的人活跃在这些平台上。
一个短视频平台的高层曾对我说,现在,因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再偏远的乡村,再遥远的边陲,手机和网络信号也都能覆盖到,这就相当于修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短视频平台的赋能,就相当于给这里每个人一辆摩托车,让他们能跨越地理的局限,驶出乡村,驶出小镇,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他也深信,这种变化,还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为了全方位的展现2018年内容行业的变化,洞见内容大爆发前夜的萌芽和趋势,
刺猬公社
联合了
视知TV
和
Figure
,在
2019年1月12日和13日
这两天,在北京建国门长富宫酒店举办“
新内容探索者大会
”。
50多位分享者
中,既有互联网公司的高层,也有内容创造者,以及“下沉人群”的代表。
比如,我们既邀请了
快手
的副总裁做分享,也邀请了快手上的主播做分享;我们既邀请了
喜马拉雅
FM的副总裁做分享,也邀请了该平台上的声音主播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