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是个残忍的季节,成熟不成熟都要面临收割或者被收割,一切故事都会在秋冬交替的刹那间随风而逝………——刘主任的第二任秘书
1
今年双十一,京东沉寂了很多!
尽管京东每年最大的精力集中在自己创造的“
618
”上,但论购物狂欢节,还是阿里造出来的“双十一”独占鳌头,几乎和春晚齐名。所以,自从双十一火了之后,作为国内第二电商平台的京东,没有理由不跟进。
因此,每年的十一月,是京东反击和挑战阿里的最好时机。
早年京东最善用的武器是
“质量”
,那时候天猫刚刚起来,阿里系的营收主要靠淘宝,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东哥在媒体上最喜欢谈论的就是产品质量问题,一方面揶揄阿里,一方面宣传自己。
但随着天猫的疯狂豹变,销售额连年狂增,京东的对抗口径也开始转变,加上自己物流体系的完善和整体的壮大,开始慢慢从侧面转向正面进行直接的交锋。
正面交锋的好处是,第一,分食双十一巨大的品牌流量红利;第二,不认怂,凸显京东的行业地位;第三,刷存在感,过节嘛,谁家都得有。
所以每年到了双十一,京东内部都拉了很多杀气腾腾的横幅:“抓天猫,烤菜鸟!”、“天猫苏宁傻不拉几,京东零售天下第一!”、“又是一年双十一,干倒小苏小猫咪!”
…….
在外部,借助社交媒体,东哥也频频发声,为公司赚取更大的关注度。
2
在正面反击阿里的拉锯战上,京东去年达到了全所未有的峰值。
众所周知,阿里的双十一,以每年刷新一个巨额成交数而走红全世界。所以想要跟阿里巴巴正面抗衡,必须要公布销售额,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对比出所以然来。
在
2017
年的双十一,京东决定秀秀自己的肌肉,对外公布自己的成交数据。为了显得数据不那么难看,京东公布的数据后缀是加了“双十一期间”字样的。也就是说,
2017
年当阿里公布双十一当天成交了
1682
亿的时候,京东公布自己在双十一期间成交了
1271
个亿。
这个数据震惊了不少没认真看的人,以为京东马上要赶上阿里的节奏。但很多人忽略了小小的后缀,因为
1271
个亿,不是双十一当天的成交数据,而是2017年1月1日零点到2017年11月11日23点59分“双十一期间”的合计。
这种鸡贼的统计法让京东的销售数据变得非常好看,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不少人,最终达到了品牌传播的目的。但这种满满是套路的动作,也激怒了阿里的公关部。
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讽刺说:
“不得不承认京东数学很好。只要京东自己愿意,可以把一年的下单金额都算成双十一跨年大活动的下单总额,能让自己开心不是一件坏事,这样天猫一天的交易量肯定超不过京东一年的了。”
对此,京东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CMO
徐雷认为,
天猫在“双
11
”通过预售的套路,使得很多商家的商品被锁定,只能等到
11
月
11
日当天才能抢购,暗示阿里的数据其实是
20
多天的积累。
3
在此之前,京东对外公布的数据,都很模糊的。应了王帅的那句话,“京东的数学真好,这几年已经是第七次调整它们的数据统计口径了。”
那么,京东此前对数据的包装,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专门梳理了一下,大概从
2014
年起,可以查到一些听起来很牛逼但不知道说啥的数据。
2014
年
11
月
11
日京东声称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
2.2
倍。
2015
年
11
月
11
日京东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了
140%
;
2016
年
11
月
11
日京东交易额同比增长了
60%。
这些数据最大的问题是缺一个标的,所以云里雾里的,没人知道具体是多少。但通过深挖,我们在新快报上找到了一篇
2013
年的报道,报道中提到据京东有关负责人透露,其在11月10日到11月12日的“双十一”活动期间,三天的订单总量超过450万单,交易额超过25亿元。
按照这个标的,那么京东的实际数据就很清晰了:
2014年的交易额大概在55亿左右;
2015年的交易额大概在132亿左右;
2016年的交易额大概在211.2亿左右。
但又有一个问题,京东2013年的交易额数据是3天的,那后面是不是都算三天的呢?还是包括了1号到11号共11天的?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答案只有京东知道。
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京东在这个阶段,都是侧面蹭个热度而已,并不敢直接跟阿里干。因为阿里这三年双十一当天的数据分别是:2014年571亿,2015年912亿,2016年1207亿。
4
忍了这么久,到了
2017
年的双十一,京东无论如何,都要理直气壮的和阿里巴巴正面大干一场了。
因此我们看到“双十一”期间
1271
个亿这个数字。尽管看上去有点流氓,却是京东筹备多年,算是一种公关策略。而且,这个数字如果厚积薄发,压到双十一一天的单量,估计也不低。
这个时候的刘强东,对自己的实力是有底气的。
去年的十一月,除了数字风波之外,京东还做出了另外两件事,佐证了刘强东的底气。
第一件事是刘老板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怼马云,
“三十年前说要让大家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富到现在有人赚一个亿成为了小目标,富到了一个月赚几十亿已经成为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富到中国人到全世界买买买,但这么富裕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还是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地区。这是整个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已经富起来的我们这些富人的耻辱。”
这段话被媒体认为剑指马云此前说过的“一个月挣一二十个亿很难受”言论。
几乎与此同时,一份疑似京东买通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在网上炒作“二选一”话题和阿里巴巴“垄断”话题的爆料在社交媒体上蔓延,该爆料提到在2017年的十一月网上突然大量出现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等内容。
种种迹象表面,京东在
2017
年的十一月是奋起反击,大秀肌肉,抢夺双十一话语权的一年。如果第一炮打得好,接下来的一年可以打第二炮,第三炮
……
5
但故事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
今年还没进入十一月,刘强东的性侵丑闻就在社交媒体上一波三折,吵翻天。到了十一月初,更多实锤的东西被媒体公布出来。
《受害者说:我说你有家庭,他说你可以像邓文迪一样!》
这样的新闻占据了各大科技的头条。
在发酵的前期,公关可以努力扑火,当各种细节出来后,公关已经无法做任何事情了,包括刘强东在内,沉默是最好的方式。
因此,今年的双十一,京东显得特别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