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全球一夜发生三起袭击事件。
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出席活动时,被枪杀;
德国柏林圣诞市场中,一辆卡车冲进人群,导致至少12人死亡;
瑞士一座清真寺内发生枪击案,导致至少3人死亡。
一夜三起袭击事件,震惊了欧洲,也震惊了我们。
目前还不清出袭击的背后是什么组织或者目的。
但毫无疑问。
人性之恶,又一次,让普通人的生命付出了代价。
这类恐怖的暴力行为,什么时候才能减少。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这些问题,好像没有人能有答案。
恐怖主义已经对全世界人民造成严重的威胁。
如果不加以重视,同样的悲剧,也可能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在众多泯灭人性的恐怖袭击中,大部分都来自于那个名叫“ISIS”的邪恶组织。
当枪手射杀俄罗斯大使之后,还曾大呼“安拉胡阿克巴!勿忘阿勒颇!勿忘叙利亚!”
ISIS组织一直披着宗教的外衣,不断歪曲伊斯兰的教义。
他们不断灌输邪恶和仇恨的种子,并对年轻人洗脑,邀请加入圣战。
2014年,这个组织开始“斩首”人质。
很多人对这个组织开始有所了解。
当他们绑架并杀害了后藤健二和汤川遥菜之后,我们才后知后觉,极端组织的目标并不局限于白人;
当中国公民被当做人质杀害之后,我们惊觉,恐怖主义离我们的生活原来这么近。
今天鱼叔要推荐的是,日本NHK电视台的一档关于ISIS组织的纪录片——
《追踪伊斯兰国》
这部片子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视频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可怕的恐怖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
这部纪录片在后藤健二遇害后,仅16个小时就完成制作并播出。
虽然不排除NHK不惜沾着“人血馒头”来搏新闻热度的可能,但前提是日本政府拿不出一个可以拯救人质的完美计划。
只能眼睁睁得等待着后藤健二被杀害。
关于“ISIS”组织的专题片,凤凰卫视也曾经做过一档名为《肆虐的幽灵——ISIS揭秘》的专题片。
虽然从内容上看,凤凰卫视的专题片要比日本版要详实一些;
但是由于缺少一手的视频和采访资料,使得整部片子对“伊斯兰国”的介绍,只停留在粗略介绍的阶段。
受限于政治原因,想要进入“伊斯兰国”内部拍摄视频的难度,绝不亚于揭秘朝鲜。
所以日本版的纪录片,也没能向观众展示一些很猎奇的内容。
但是NHK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到了一些组织里原来的成员,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员。
甘冒生命危险深入敌区采访到这些记者,真让鱼叔肃然起敬。
有生活在社会边缘,对社会充满了不满而加入组织,却只能在街上发传单的英国白人青年;
有在极端组织的媒体部门工作过、被迫加入的前成员;
也有被极端组织绑架,被迫加入童子军,后来逃出来的少年;
甚至还有真正参加过战斗的原武装分子。
他们口中描述的虽然不是最真实的恐怖组织,但已经趋近于真相。
为数不多的珍贵视频资料,足以见得极端组织的邪恶本质。
宗教的立意,向来都是导人向善的;
而“伊斯兰国”却对于异教徒进行迫害,甚至杀戮。
为了证明“伊斯兰国”主权的合法性,他们在抢占的工厂里进行生产,建设公共事业。
一群长着络腮胡子的恐怖分子,给群众办公。
从来不会有人对公务人员不满!
而且这一切都被记录下来,用以宣传。
维持一个体制运行,需要大量的金钱,尤其这种没有国家援助,却还要消耗大量金钱在战备上的恐怖组织。
他们的资金来源于,抢占的油田以及私自贩卖的古董文物所得。
为了取得各部落领导的支持,他们不惜用大量的金钱来进行贿赂。
拒绝合作的部落,就会惨遭恐怖组织的屠杀。
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还培训童子军。
参加训练的孩子,从小就会熟练得使用枪械。
这些孩子的眼中,完全其他孩童的天真;
只有和年龄不相符的仇恨和杀戮的欲望。
单从这几点看,就足够证明这个组织的邪恶。
这个邪恶组织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对中东问题的干预。
现在伊斯兰国的几个头目中,将近一半的人都在美国驻伊监狱中服过刑。
其中包括了现在ISIS的头目巴格达迪。
然而美国把巴格达迪转交给伊拉克政府之后,伊拉克政府又把他放了。
这才会有恶魔危害人间的种种举动。
另外,极端组织的“传销”般洗脑,对于其他国家的青年来说很奏效。
在英国,极端组织成员会在午夜走上街头,向那些对社会不满的年轻人,宣扬所谓的“教义”。
在印尼,开采石场的老板对伊斯兰国宣扬的一套,深信不疑。
他不仅在国内传播“邪教”,而且每年都会资助很多年轻人远赴中东参加“圣战”;
把这些对“ISIS”深信不疑的年轻人,推向死亡的深渊。
除了这些血淋淋的真相外,这部片子中还出现了很多正常的宗教信仰者。
他们大多饱受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迫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出现了一波“伊斯兰黑”。
善用网络暴力的那些人,经常会将一个话题点放大,然后进行夸张和歪曲,进行嘲讽和攻击。
这样的做法,只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仇恨,促使更多的不幸发生。
饱受战争之苦的那些难民,同样信仰伊斯兰教,;
但是和极端组织那些人不同,他们的内心充满人性善良和对未来的希望。
今晚,鱼叔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这句话不再是一句玩笑。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