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莫尼和德罗阿莱回忆,2015年1月至3月前往福岛进行“除染”工作时,现场约20人的工作队伍中,约半数人都是外国人,他们都被怀疑是在申请难民资格,包括印度人、斯里兰卡人、孟加拉国人等。
尽管两人2013年来日本之后努力学习日语,前往福岛前也接受了一些有关辐射的知识讲解,但对当地辐射情况依然懵懵懂懂。他们每天在福岛县饭馆村的工作就是带着口罩和手套、从早到晚用铁锹清理污染土等。
尽管作业人员所受辐射量一直受到监测,不过“随身携带的辐射检测仪一直响个不停,让人害怕”。
“要是日本人不干,也只能外国人干了,”在福岛建设核污水贮藏罐的日裔巴西人石川刚霍尼(音译)对日本《每日新闻》说。
出生于巴西的石川是另外一支外国人队伍中的“包工头”。他反映称,政府要求工人接受防辐射教育的程序形同虚设:大多数外国工人并不懂日语,东京电力公司发放的防辐射手册都是日语或英语,很难读懂,现场也没有翻译。
记者前往福岛采访时曾看到,核电站周边一二十公里到处散放着装有污染土的黑色袋子,当时却没想到这份工作竟然还有外国难民的“苦劳”……
日本《每日新闻》也发表评论感叹称,这些外国劳动者推动着核事故处理进程,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拯救了上级承包商和东京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