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票友 | 知
金融
作者:澎湃
针对网络流传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传言,相关各方密集回应。
4月5日晚间,浦发银行(600000)回复澎湃新闻称,“我行关注到有关网传信息,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
不过,浦发银行在回应中也提到,近
年来,受区域经济影响,“我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逾期情况攀升,我行总、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对于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影响我行正常经营秩序的个人和机构,我行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一天之前的4月4日,一篇题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的文章在网络流传。
文章援引所谓浦发人士的说法称,“浦发成都分行烂账多到近千亿元,还只是四个大佬用2010个虚假的“壳”公司操作的,浦发成都三分之一以上的业务成了这几个大佬的”。
上述文章提及
,银监会和四川银监局在发现问题后,安排浦发银行总行于2016年7月向成都分行派驻工作组排查、化解风险。排摸情况显示,成都分行通过向多家非正常经营或虚假注册的2010个“壳”公司投放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并最终由7大集团公司实际使用。这7个大集团,穿透后的实际控制人只有四个:唐铭杨、罗山东、何文军、杨凤鸣。截至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
对此,四川银监局一名内部人士4月5日回应澎湃新闻称,其昨天看到这个信息后已经在关注,现在正在调查当中,一切都在调查中。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题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的文章还提及,
唐铭杨控制的蓝润集团、中迪集团、中际能源、帝升集团等四家公司通过1201户“壳”公司在浦发成都分行取得授信1229笔、实际用信余额889.05亿元,目前474亿元已显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