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小米汽车今年的处境,大概是还未上桌,就被各大车企包围了。
这个“包围”最直观表现在价格上。尽管小米汽车的定价尚未揭晓,不过雷军也曾公开透露不少消息。
他曾表示定价会有点贵,小米汽车相当于传统燃油车两三百万豪车的性能,“9.9万元、14.9万元甚至19.9万元是在开玩笑”。
此外,在今年1月,雷军还在微博回应询问SU7价格的评论:“50万以内,有对手吗?”
由此可知,小米汽车的首款新车价位很有可能在20万到50万元之间。
雷军在微博回应:“50万以内,有对手吗?”/图源:微博@雷军
某品牌汽车销售刘洋向盐财经表示,买车预算在这个价位的群体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跑销售、谈业务这样需求的顾客,倾向于购买BBA等有品牌力的老牌轻奢车。另一种则是白领,倾向于购买时尚、潮流和拥有新技术的汽车品牌,比如特斯拉、问界、理想、吉利和蔚来等。
很显然,小米汽车瞄准的是后一种群体。
杰兰路新能源消费者行为研究数据表明,小米SU7意向用户主要是常使用小米产品,30岁以下的未婚男性,且收入水平较高,家庭平均年收入为29.5万。
这个用户画像与特斯拉、极氪、理想等车企基本重合,称得上是价格、用户群互相重叠之下的贴身肉搏。
从性能来看,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认为,作为小米的首款车,感觉在不少方面跟别的产品都挺同质化,而在小米的优势生态软件方面,从家居互联网到汽车还是有差距的,跟同类竞品相比不能算得上有很大的优势。
反之,同类竞品中,有丰富燃油车经验的吉利底盘、操控的调教处于领先水平;作为行业先驱的特斯拉,在智驾和品牌方面更具优势;蔚来的阿尔卑斯提供换电服务;华为系汽车则与小米直接在模式和生态系统方面正面厮杀。
“华为以鸿蒙操作系统闻名,虽然小米也有其操作系统,但更依赖安卓。华为的鸿蒙系统完全独立开发,这是小米无法比拟的。在软件方面,小米在语音识别和地图等方面与华为相差不大,硬件方面小米倒是有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张翔对盐财经记者说。
可以说,对小米汽车而言,在现阶段缺少口碑和品牌力的前提下,面对其他车企的持续“狙击”,其想要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建立用户黏性将非常困难。
除了20万到50万元的价格区间,雷军还曾表示,小米汽车将从2025年度开始,可能会推出更低价位的车型,如SU5及其青春版,以进一步拉动销量。
但这一区间竞争更激烈,比亚迪头部态势明显,王传福还曾喊出“比亚迪在中国汽车市场10万—20万元价格带拥有产品定价权”的口号。
据央视财经报道,
今年2月下旬以来,有10家左右车企陆续下调旗下车型的售价,
调价车型基本以新能源纯电和混动车型为主,价格集中在10万元到20万元区间,最高降幅接近15%,可达3万元。
其中,比亚迪在年后率先宣布降价,旗下新车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起售价低至7.98万元,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随后十多天里,比亚迪还针对汉、唐、宋PLUS、宋 Pro等主力车型相继推出了不同幅度的集体降价优惠。激烈的价格竞争之下,留给小米汽车下探的机会并不多。
可以说,2024年开年,车圈火药味十足。小米汽车在20万元以下有比亚迪、吉利银河E8等强劲对手,而在20万以上则面临吉利、极氪、特斯拉、蔚来、理想等车企的激烈角逐,俨然一副被合围的态势。
面对这种严峻的市场压力,雷军也放话并不畏惧,表示:“现在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