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阳光、雪、海 | 摄影师:孟岩
实盘投资周报第18期,最新净值是
1.0376
,本周增长
1.27
%
。
今天的头图照片是“阳光、雪、海”,是上周在大连的时候偶然拍到的。我喜欢阳光、雪和大海,很幸运能把这些都拍到一张照片里。
周末仍在出差,一直没能找到一整块儿时间来写周报。作为半个自媒体人,我从周五下午就开始焦虑了。今天打开微信后台,看到不少朋友询问我是否身体又有恙,很感动。谢谢 O(∩_∩)O 。
最近后台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每天会 “盯盘”,也不断有用户建议且慢做基金净值的 “实时估算”。我想了一下,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在满足自己查看实时变化的资本市场波动的瘾。
我之前的周报里提到过盯盘就像海妖歌声的诱惑,具体可以看
这篇文章
。最近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深入一些。推荐一篇文章,
A Watched Portfolio Never Performs
(见阅读原文)
。这篇文章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讲了为什么频繁查看账户的行为本身,会对账户表现造成实际的损失。
文章的理论依据是行为金融学泰斗丹尼尔·卡纳曼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前景理论有两个定律:
今天主要说第二点。简单说,
账户亏损1万元带给你的痛苦,远远比赚1万元带来的喜悦要多的多
。根据卡纳曼的研究,这是因为贪婪(或赚钱的喜悦)是一种相对情感,而恐惧(损失的痛苦)是一种绝对情感,是人类为了生存进化下来的机制的一部分。当我们感觉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可能会
为了追求安全感而不惜任何代价
。
回到跌宕起伏的股市,虽然股指长期一直向上,但短期的波动每天都在发生。因此我们每次查看账户都会感觉到喜悦(涨了)或者痛苦(跌了)。而
同样的涨跌幅度,带来的痛苦的感受是喜悦的2.5倍
。作者根据投资者查看账户的不同频率,把股市长期的走势的波动中感受到的喜悦或者痛苦叠加起来,做出了一个
投资者心理账户的损益走势图
。非常棒。
上图的蓝色线是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图,下面的点状线是根据不同的查看频率:每月一次(绿色线)、每周一次(深蓝色)、每天一次(红色)查看行情,投资者的心理账户的累计收益图。
23年间,标普500指数涨了7倍,如果投资者只在最后查看了一次账户,他会收获这个巨大的收益,同时没有感受到任何中途的贪婪和恐惧。
如果投资者是按月来查看账户的(回忆一下,同样是 10%的收益,投资者感觉一般好;而 10%的损失,投资者会感觉非常难过),23年间,投资者一共有276次机会有可能感受到痛苦。
投资者的心理感受随着查看频率的增加愈发糟糕。更惨的是,这带来了一个在贪婪、恐惧和前景理论上的负循环:行情好的时候,你感觉一般;行情差的时候,你感觉天要塌了。这种偏态分布加重了你的贪婪和恐惧,会
引发你做出更多非理性的决策
,不断的做出高买低卖的动作。
这还是牛长熊短的美股的情况,A股的特点则是牛短熊长。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每日盯盘,你的心理感受账户累计会损失掉多少。撇开心理感受造成的非理性决策不谈,单就心理账户这么多年的损失,你觉得值得吗?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当然,我并非要你一年看一次账户,也做不到。身处现代社会,各种金融、经济信息会通过各种途径扑面而来,无法躲开。只是你要明白,查看行情或者账户的频率会极大的影响你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到你的投资业绩。了解到这点比起投资知识,同样重要。
这也是且慢在努力的方向:
严选策略,用心陪伴
。
严选策略,降低账户的波动幅度和亏损的次数,意味着贪婪和恐惧带来的影响的次数和幅度会减少;用心陪伴,是希望能和主理人一起,用投资者教育、服务、心理按摩来对冲前景理论带来的影响,在你感到贪婪和恐惧的时候不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
且慢,和你一起努力。
1. 本周操作
2. 最新净值
本周实盘账户无新增资金。
最新的资产是
3,330,497.61
,基金净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