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2019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昨天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票房已突破 26 亿,如何评价《唐探 19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2019

从春秋到战国 #F2260

水库2019  · 公众号  ·  · 2019-04-04 10:04

正文

从春秋到战国 #F2260

一) 三国游戏

前二天,我在朋友圈转了一篇关于拿破仑的帖子。留言是 “赞到流泪”。

知乎历史版,由于 90后不关心历史,还保持着非常高的水准。

《拿破仑是继承了还是颠覆了法国大革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23240/answer/623196028


长久以来,俺读史一直有一个疑问。

惭愧,哥哥的历史观,受《三国志》 KOEI系列影响太深。

在《三国志》游戏系列中,首先你是一个君主,拥有一座城市。

你可以设法进攻更多的城池,有了城市可以征更多的兵。

如此往复,指数发展。

但是,随着年齿渐长,阅读了更多的正史。

正史中绝对不是这样的游戏规则。

《三国志》游戏,遵循着非常简单的 加减乘除

打下一座城池,吞并一块土地,实力一定增加。

土地城池,就是最终的财富。

但在正史中,扩张往往兼有负收益。自己的领地,也绝不是铁板一片。

崇祯,唐宪宗,都拥有大片的土地。却拿不出一兵一卒,穷死。

如果你把《三国志》的游戏三观,搬到现实历史中,你会非常疑惑。 “为什么强大的国家,不去进攻弱小的国家” 。例如,USA为什么没把墨西哥给吞了。

我知道在军事铁血论坛,有一些键盘党。

动辄拳打脚踢,恨不得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版图越大越好。

而在现实生活中,国际秩序,游戏规则完全不是这样的。

那么, T-1的道理是什么。

二) 春秋

在中国历史上,东周前后二截:

  • BC770 ~ BC475称为春秋,合计295年。

  • BC475 ~ BC221称为战国,合计254年。

传统上,中国学生对于 “战国”的争霸历史比较敢兴趣。战国七雄,英雄辈出。

白起,孙武,吴起,孙膑,庞涓,李牧,乐毅,廉颇 ……

“战国”是争地灭国的格局。一个名将,一次冒险,一场战役,往往就决定了历史的车轮。读起来“芈八子”的传奇,让人荡气回肠。

相反的,《春秋》的故事,就让人昏昏欲睡。讲来讲去,无非政治家的纵横。而且还特别地娘 ~ 娘腔。

“春秋五霸”,即使有争霸赛,但是国土疆域几乎未动。哪怕打了胜仗,最终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来。争取到的利益,从来都不是“有形物”。

将军和丞相,为了所谓的 “义理之争”,急得面红耳赤。

少年时喜欢 “战国”。

长大了才喜欢 “春秋”。

近年我多读 “春秋史书”,掩卷叹息, 这才是真正顶级的智慧 “春秋”中包含的信息,是战国五倍。

亲爱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目前生活在 “春秋”时代。

而《三国志》游戏描述的,更类似于 “战国”游戏规则。

三) 义战

“春秋”整部历史书,描述的更多是“边境冲突”。

二个国家,因为某些事情闹起纠纷,无法达成一致。

于是各自把军队拉出来,约定某年某日在某地, “列阵对战”。

会战是严肃正规的,旁边甚至有军乐队演奏。偷袭是不允许的,侧翼包抄骑兵战术,也是不允许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71070/answer/151479820

战争的烈度,属于 “以武会友,点到即止”。

行规是退军跑出 100步以外,就不得追击。

因此才有 “五十步笑百步”的古语典故。

这种 “绅士般的战争”,在今天的教科书上,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意。

留下的,只有宋襄公 “妇人之仁”的笑话。

但是,有没有人教过你,春秋第一兵法是《司马法》,而不是后世的《孙子兵法》。而且《司马法》的地位,要远远远高于《孙子兵法》。

军事,是证治的延申。

要理解整个 “春秋”的游戏规则,还得从证治说起。

“春秋”时代,整个社会的基本面,是“地多人少”。而且是远远的地多人少,远没有达到马尔萨斯极限。

想象一下,整个华北大平原,比今天还要富饶,一等良田。但却只散落着不到 500W的全国总人口。

在整个 “春秋”时代,诸侯国的一致观点是,“土地是不值钱的,人才是财富”。

包括初中课本《孟子见梁惠王》中也写到,大梁城中,挥气成雨。人口富庶。

“春秋”时代,诸国之间的战争,从来不是为了争夺土地。

土地反正无穷无尽,自家土地都没有完全开发。

各国真正缺少的是 ,争先恐后用 “轻徭薄赋”吸引农民迁徙过来耕种。

另一方面,各国的证治体制,并没有 “中央集劝化”。

姬发由家入天下,诸侯分封诸卿。

整个东周初期的局势,与其说 “诸国”,不如说诸多个“部落联盟”。

类似于杞国,卫国,虢国,他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 “部落”。

国王的地位,相当于部落酋长。

其天然具有非常强的向心力,和均一性。

如果你换一个官吏,或者征服者过来。

官员可以很容易地治理 “郡县”,但他怎么统治“部落”。

部落的大首领,不仅仅是酋长。而且也可能是爷爷,父亲。

是整个大家族的族长。

是几十上百个同宗的父系。

这种关系,又岂是空降一个 “县令”所能指挥得动的。

四) 战国时代

但是,一切到了战国时代。游戏规则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战国发生了几件事:

1) 人比地多,需要抢地

2) 统一民族形成

3) 国际秩序崩溃

春秋到了末期,尤其到了晋国扩张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看出, “国内土地渐渐饱和”。

一个国家,不断繁衍生息。类似于 “6000W人口挤在德意志”,鼓吹需要生存空间。需要外拓了。

而周边的国家,也占满了。

“春秋”从这一刻开始,新的土地,需要用剑去抢。而不仅仅是犁去占。经济因素,才是站在背后更重要的原因。

“圣人不绝人之祀”。春秋击败一个国家,哪怕占领,往往也会撤军。并且把国土,还给原来国王的子孙。

但是 “战国”就不同了,战国的“灭国战”源源不绝。因为本身内部就受到人口扩张的压力。原住民被替换在所难及。


第二个原因,是 “统一人类”渐渐形成。

为什么刘邦,朱元璋,一个国家内部很快统一。而征伐四周异族,却一直是困难重重。

因为 “同文同种”,大家的生活习惯很类似,文化与信仰也相同。单一民族很容易凝聚成巨型国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