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经济原创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上海又双叒叕让你上头了?来说说原因! | 话题征集 ·  11 小时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昨天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昨天  
央视财经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昨天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房价伤透中国人,畸形楼市刻画下的众生相!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05 22:11

正文

关注最敢说 真话 的经济 原创 干货



伪砖家简介

某基金合伙人,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宏观对冲市场数年。 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如遂取“伪砖”名号,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真相”。伪砖家胡乱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毁了事业。

物质了爱情。

分明了阶层。

畸形楼市,

伤透几代中国人。



01

干啥都不赚钱,除了买房。

实业维艰,权贵阶层设立无数路障,收买路钱,稳赚不赔。小老板被搜刮的皮包骨头,就想移民。

有钱无权阶层,炒房炒地,或低调隐居。 小知识分子,买不起房,集中火力炮轰房价。 专业人士吃拿卡要。屌丝和大学生打工仔无力致富。乡下人进城摆摊。城市贫民跳广场舞黄昏恋。

现在一线城市最惨的人是有30~80万存款的人。算是有那么点小钱,但是买房不够,存钱亏本。 那些不买房的人,不是在等降价,而是特么的钱不够。

现在谁还相信房价会下降, 政府十多年来的调控,最后变成了一堂语文课:调控的意思其实就是涨价。 避免大起大落,其实就是永远稳定上涨。

有几个亿的企业家现在也不创业了,搞股权投资;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企业家都想买房子;有几十万的小老板,守个小厂或小铺子,赚生活费。

只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拿着爹妈一辈子打工收入和养老钱,被ZF忽悠的去创业, 交了一大堆的税费当交学费,不断烧钱,高额的房租、人力支出花光预算,最后也不过是在菜市场卖煎饼果子。



02

经常看到大学生千奇百怪的表白方式。

最直接的就是一大捧玫瑰,夸张点就对整栋楼进行灯光控制,画出一个心型之类的,还有步行千里去提亲的。我只能说,最好不要搞这种愚蠢的东西。

如今的爱情更要面包。 女人看重的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她们看重的是实力:你的实力,或者你家的实力。其他都是瞎扯蛋。

伪砖家周边几乎100%的婚嫁情况都是门当户对。 权贵联姻,高官儿对上市董事长女。 高官女对省十大杰出青年。屌丝对屌丝,一线城市大专男对外地本科女。拆迁户内搭, 外地美女对上海两套房,北京屌丝女对外地凤凰男。

在婚姻赛场上,财富和美貌是硬通货。 即便是博士,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因为她丈母娘根本就不在意他是博士还是本科学历,关键是有几套房。有个我认识的外地美女,拖到26岁了, 二选一,优质硕士男+一套杨浦区2室户老公房;大专学历男+ 3套内环房。 后来选了优质男,现在过得苦哈哈的,一脸郁闷。

近十年,社会财富加速分化,上班族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我仔细想了一下,区别在于“贷款”。用银行的钱生钱,是倍数效应。富人敢于贷款200万,300万,500万,1千万,而穷人根本不愿意贷款。 由于印钞厂日夜加班,5年后,借助贷款的杠杆效应,财富差距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了。

某友,上海人,1999年做准备,2002年出国留学,2006年毕业回国,正规大学,从本科开始读完硕士开销大, 父母卖掉了房子,37万,全给他做留学开销费用,在沪租房,靠着其可能飞黄腾达的幻想,苦苦坚持了10年。 回上海后第一天,父母就把家里最后的6万元给他,让他炒股兴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全家一蹶不振。


现在在上海的某小公司混日子,十分消极。其经济学文凭,在上海毫无用处。 而他们家当初37万卖掉的房子,如今的市值接近400万,翻了十几倍,但和他们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回想一下,大部分上海原住民和北京原住民居然认为“房价调控”是降价,十年啊,害三代。我现在回忆起来,实在无法解释,为啥我会有这种错觉。只能说自己蠢,不怨人。

2009年,房价稍微降低了一点,到处是砸售楼处,闹事打骂,乱哄哄的。 房价一涨,风平浪静,皆大欢喜,大家拍手高兴。倒霉的是那些没买的人。你说,什么叫“顺应民意”?你就认了吧。

要降房价,就要出现大失业,银行大坏账,总之利益牵扯太多,于是拖成如今这种局面。



03

前段时间和很多技术型农民工聊天。

一般夫妻年薪合计15万左右,包吃包住,最少能够存下10万。 最大的希望是,子女长大后坐办公室,最好当公务员。 所以这些农民工从小培养孩子贵族气质,钢琴,外语,演讲,旅游,名牌鞋帽等等。我实在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其实,上海人20年前就走了这条路,死路一条。

沪二代话题沉重。多数沪二代月入只有6千到1万元,够生活,少积蓄,买内环新公寓绝望,买车困难。 小沪面对新上海时代,站在儿时放学回家的马路旁,环望四周,遍地豪车豪宅,而自己已悄然出局 ,买个房子,很多人首付还要啃老,心情沮丧绝望。民工二代可以去合肥买三房一厅,但沪二代无路可走,无力改变。

楼市中最坑爹的”暗示宣传“。 CCTV主持人,每次播报高房价消息时,一脸严肃,忧心忡忡, 给人感觉好像是,上面并不喜欢高房价,可能会抑制高房价。 专家天天在说楼市泡沫论,要调结构,挤泡沫,忧心忡忡。有关部门视察座谈会,忧心忡忡,要大力建设保障房的语气,抑制高房价。

这些暗示,让三代人的积蓄,在上面日夜加班的印钞机下慢慢蒸发了。 目前国内这种高速通货膨胀时期,没有各类保值资产托底的人,最终被剥皮,有保值资产托底的人,享受资产泡沫带来的财富保值与增值,就是这么简单。

伪砖家对充斥在北京、上海、深圳街头的几百万外地大学生感到担忧。 他们在市区,绝大部分是跑腿动嘴的工作,很难有技术积累。现在吃青春饭,没有家庭负担,谈个恋爱,喝喝小酒,群租侃大山, 5年很快就过去了。再往后,真要命了。 买房没钱,工作无前途,转行没技术,经验无积累,很快就会愤青。这时候有关部门发愁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昨天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昨天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5 天前
待字闺中  ·  玩出成功
8 年前
待字闺中  ·  玩出成功
8 年前
日本流行每日速报  ·  日本,真的是你想的那样吗?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