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以下故事根据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多个原型创作,请勿和作者背景一一对应。
第
1
年
拿着超同学三倍的工资,乘坐公司专门派来学校接驾的别克商务,两个小时后,到达号称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站在陆家嘴高楼的楼顶,不由自已想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一腔狗血就此燃烧。
怀揣伟大的事业理想,入职伊始即盼接手核心业务,然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工作亦不例外。半年有余,每天所做之事无外乎整理资料,搜集新闻,画一些演示文稿,作一些会议纪要,再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
除此之外,大概是帮同事订餐、帮隔壁老王寄送快递,还有帮老板的三岁女儿查找下载英文学习资料。慨叹有钱人的孩子,教育起点之高。
热爱工作,常加班至三两点钟,拍下凌晨的陆家嘴,发朋友圈,配文:见过凌晨四点钟的魔都吗?奋斗的力量,梦想的力量!
梦想个屁,混口饭吃。
同学聚会之时,从美国股市到伦敦外汇,再到中国宏观经济皆以专业口吻点评一番。期间不忘大谈最近敝司拿下若干过亿项目,夸赞老板惊人洞见,极力营造参与其中之假象。实则只为老板订过两张机票,找了三个报告。
作为宇宙碉堡公司分析师,回到大学和学弟妹分享求职历程成为常事。无比璀璨的大学生涯成为惯例开场,论及求职所历艰难困苦,则展现出乐观英勇的过来人婊之情怀。在谈论公司之时,则以
“
我司
”
替代。分享完毕,不忘谦虚礼貌回应学弟妹的赞美之词,并保持淡定自若之微笑。
第
2
年
接触核心业务,负责过亿资金项目,觥筹交错间与大佬笑谈往事,指点江山。列席各类行业会议论坛,以为走在科技和时代前沿,紧跟行业发展脉搏,实则倍感无聊。但不忘在会议结束,冲到台前,和大佬拍照留念,并同时发朋友圈:徐小平老师好逗,很平易近人。看着赞数破百和一堆羡慕之词,顿感自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心满意足,不虚此行。
陪同老板参与大佬饭局,地点常设在私人会所,极少在大众餐厅。席间讨论话题跨度颇大,从西方哲学简史到中国佛学禅宗,从美国经济表现到中国创业生态,从老婆孩子,到小三情人。论及小三情人,谈话氛围语气无丝毫变化,偶尔传出大笑,轻松愉悦。
犹记当年京城初冬,随老板前往参加中国某知名企业家私人餐会,当中谈及来年计划,大佬列出三件事让人至今记忆深刻:不接受媒体无关采访、不做与公司主业无关投资、不碰女人。大佬的轻松自若与新人的茫然若失,让人倍感成人世界与象牙塔之异。
有时陪老板用餐,需数小时沉默,呆若木鸡,因为都是老板控场。让人不禁思考:究竟凭借何物得以参与如此高档之场合?想来想去,答案简单:无他,唯公司和老板尔。
进一步问:
他日从平台离去,不再得老板庇护,汝为何人?安身立命之本究竟为何?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去哪里?
以为自己是人中龙凤,但渐感总有哪里不对。路漫漫其修远,吾将继续求索这些
“
傻逼
”
问题之答案。
第
3
年
工作风生水起,幻想迎娶白富美指日可待,然后院起火,女友离去。失恋,悲痛,宿醉,挽留,无果。二十五岁结婚的愿望就此破灭,并对爱情感到绝望。但这并不能减少上铺兄弟,下铺嫂子,远房表妹结婚时的红包支出,从此开启份子钱现金流持续为负的新常态。
室友重聚。学霸
A
北京读博,女友同读博,谈了多年没有结婚。因为其处于并将长期买不起房的状态,取悦丈母娘失败。
学渣
B
和家人一起开了餐厅,门庭若市,并在北京五环贷款购置房屋,目前升值千万。
C
美国湾区工作,年入
15
万美金,欲回国发展,然对中国人情世故感到害怕,更怕回京买不起房。
D
穿梭在大中华的资本市场,和优秀成功企业家把酒言欢,但深夜加班回家的出租车上,城市的浮光掠影,倒映出一介打工仔的现实。
有人升职加薪当了经理,有人跳槽去了客户公司,从乙方摇身一变成了甲方。终于可以指着乙方新兵蛋子破口大骂:老子不管你有没有时间,方案明天九点之前准时上交,否则滚蛋。也有人原地踏步,仍在底层岗位画
PPT
,陪客户喝酒到吐,为一个礼拜绕行地球一圈感到自豪。但这种自豪,相比毕业第一年,多了几分尴尬。
越来越少参加同学聚会,不甘作为配角出演那些牛逼之人的剧本。听闻漂亮女同学年薪百万,升职
VP
,第一反应会问:是不是睡了领导?
以恶意揣测人性,变得不再扭捏作态,而是正常逻辑。
以前听说某个销售睡了某个甲方,会破口大骂婊子荡妇贱人不要脸去死,现在觉得世事如此,见怪不怪。
三观的宽度和厚度,日益增加。
第
4
年
沧桑轮回,多年一潭死水的中国股市开始狂飙猛进。几年攒下的数百万元,正准备投入购房大军,然未能抵御股市每天全线涨停之诱惑,满仓杀入。数月之内,资产翻倍,快感甚于啪啪啪十倍有余。每天计算,再赚足一套学区房就清仓撤退,并想象于上海滩坐拥数套豪宅之美好景象。
再数月之后,打回原形,满盘皆输,损失惨重。为国接盘,无上光荣。
在健身房门口帅气小哥的鼓励下,花八千块办下尊享年卡,去了五次,并不忘每次都拍照修图发朋友圈纪念,对健身房盈利模式有了深入理解。
不再关心自己体重,因为对它只增不减的事实早已了然于胸。工作之后都会发福,成了安慰朋友变胖的借口,也成为自己不多的信仰之一。体重和房价的上涨速度,不相伯仲,要是肥肉可以有房子值钱,该有多好。
相信自己,你是最胖的。
直面荷尔蒙,约炮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被人接受。
讨论过该问题的朋友当中,有超过四成接受约炮。但也能看到他们在网络讨伐各种出轨奸情暧昧,以道德至高点和圣母姿态批判一切社会乱象,同时不忘和新近认识的辣妹帅哥调情,宣泄动物欲望。
可能睡过很多人,却很难再爱上一个人,高呼已经丧失喜欢人的能力。所幸仍有一股清流,面对美色,岿然不动,忠于右手,实为民族道德之脊梁。
房子、车子、结婚、晒娃主题在朋友圈日渐增多,会选择性屏蔽这些主题的狂热分子。多数时候,高举理想情怀,单身有理的大旗,为自己呐喊助威。但深夜不忘思考:
何时能在北京买房?何时能有一段稳定关系?面对父母
“
关心
”
,何时不再闪烁其词?
第
5
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岂能辜负这盛世景象?当上
CEO
,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一直在心里发酵。数个晚上单曲循环《追梦赤子心》,辞职下海,从此走上一条让人兴奋,激动不已的道路。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其实是,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以为创意绝妙,天下第一,结果网上一搜,遍地都是。以为振臂一呼,哥们基友云集,结果人家大公司吃喝都好还有期权,凭啥来随时要挂的创业公司。以为有了计划书,找个机构忽悠几番,就能顺利融资,结果发现除了装孙子的演技日益精进,什么也没捞着。
不知不觉又加班到凌晨三点,从窝了一晚上的老板椅里站起来,一扭头,就看见了三里屯外零星还亮着的灯。
猝不及防地有些感动,拍照,发给同事,附上一句:加油!
同事在第二天睡醒以后一边兢兢业业地回:老板早休息,一边在心里默默骂:
傻逼智障!
求朋友帮忙转发产品营销推文,求同学帮忙设计产品效果,求学弟妹来廉价实习。一张老脸已被刷得比城墙还厚。
感叹人终将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桌子上永远放着一本《创业维艰》,并将这段话标上重点:
我睡得像个婴儿,每两个小时就大哭一次。我就是这样的状态,我经常头一天还觉得拥有整个世界,但第二天我会觉得世界正在离我而去。
庆祝公司产品上线,用户破十万的那个晚上,大学同学打来电话:不要创业了,赶紧买房,抓住这波狂涨最后的发财机会。在此之前,正好刷到人民日报说,失去奋斗,房产再多也将无家可归。朋友配了一则评论:给我房子,老子不需要奋斗。
其实怕的不是世界离我而去,也不是奋斗会失败,而是人们不再相信奋斗的意义。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毕业五年,一个轮回,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