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崔东树
崔东树关注汽车市场研究,研究政策走势,挖掘行业数据,发现市场变化点,解读行业状态,供行业研究人员和社会各界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车以后  ·  速看!10 万级插混 SUV ... ·  10 小时前  
有车以后  ·  离谱!自动挡SUV才卖4.99万,不要太实惠 ·  10 小时前  
小新说车  ·  2025年最不怕丢面子的车,组团来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崔东树

上海新能源免牌政策随渗透率而调整

崔东树  · 公众号  · 汽车  · 2021-05-09 21:26

正文


上海的小城市空间特征,上海此前的新能源车全面绿牌政策本身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政策。当时上海规模市场比较小,所以政策相对宽松,以后政策肯定要大幅收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另外上海插混车型、微型小车牌照政策趋于收紧,这是建立在上海限购的大背景下决定的,不能简单讨论政策合理与否。

其他城市不会效仿,因为没有效仿的可能性。首先其他地方牌照价格没有上海贵,其次其他城市不像上海这么小,上海只有6000平方公里,在省会城市里也几乎属于偏小的城市,这也比较尴尬,决定了上海政策调整回旋度上比较被动。对微型车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的销售格局基本没有冲击。

1.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是一个世界普遍的规律。人口不断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这个趋势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哪怕是在那些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0%、80%的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世界上应对人口增长的普遍做法是从供给方入手,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造更多的房子来使得城市能够承载更多的人口。

前一段时间中国的大城市出现了一个趋势,就是人口在往郊区疏散。在西方国家历史上出现的所谓郊区化的过程,它是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工业的很多岗位是在郊区的,同时正好出现汽车普及,所以大量的人口往郊区搬。

在美国还出现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现象,就是美国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被黑人占据了,犯罪率上升,社区环境的质量下降,所以大量白人家庭、中产以上的家庭也往郊区搬。中国当下其实背景很不一样,中国的一线城市都已经开始进入金融IT等服务业为主的阶段了,服务业的工作岗位的选址是大量集中在市中心的,同时中国没有美国所出现的中心城区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

在中国,工作岗位是集中在市中心的,人居住在郊区了,会变成什么样的问题?就是长途上班,城市变得越来越拥堵,所以,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中国趋势就是人口会重新回到市中心。

2. 京沪等省级城市地域有限

目前城市面积压力较大的是北京、上海和天津。这些都是省级城市,因此没有土地扩张的余地。而其他副省级省会城市的扩张力度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大中型城市在不断“长大”,为了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土地,他们不断的“侵吞”周边城市的“领土”。尤其是一些省会城市,甚至把兄弟城市进行拆分来获得足够多的土地。

成都,从解放初的29.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4312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478倍。主要扩张事件:1983合并温江地区,获得10县。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杭州,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面积16596平方公里。主要扩张事件:1952,萧山由绍兴改属杭州,成为了现在的萧山区。淳安原属金华地区,后改属杭州。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总面积11445平方公里。主要扩张事件:解放初合肥只是个小县城,1965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并划归合肥。后逐渐吞并周边县市。最典型的的是2011年8月“三分巢湖”,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2014年广州市公布行政区划重大调整:原萝岗区和原黄埔区合并为新的黄埔区,从化市、增城市“撤县设区”,广州区划由原“十区二市”变为“十一区”的格局,新广州市辖面积由3843.43平方公里扩大到7434.4平方公里,市辖总面积超过上海。

3. 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

近几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越来越提升。尤其在特大型的限购城市,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6%上升到2021年的21%。

微型车在一二线城市存在巨大成长空间。比如北京的老头乐很多,较低的使用成本、占地面积小、监管相对薄弱等等,基本上导致老头乐泛滥。但这实际上反映出在一二线城市微型车的需求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消费者需要低成本、便利的出行方式,这种三米多的车也不会升级到4米6,那样的话不方便使用,这也是未来三四线甚至一二线城市小型车的发展趋势。比如日本为了应对老龄化,鼓励微型小型车发展。中国本身也鼓励小型车发展,只是在上海政策调整的时候,这块也做了微调取舍。

其中以上海为代表,上海2016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也是6%的渗透率,但到2020年就达到20%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较2019年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而且2021年又提升到31%的新能源车渗透率.

应该说上海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较高水平,也使上海面临着未来新能源车快速增长的数量,对整个汽车总量的一个约束。带来总量控制的课题。

4. 限购城市新能源车以A级以上为主

目前来看,限购城市的新能源车主要是以A级(4.5米)以上乃至B以上电动车为主,主要原因在于B级以上电动车一般属于家庭第二辆车,这些消费群体对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等担忧相对比较小,同时要求更加保障每天能够出行,因此在限购、限行地区化新能源车的表现会比较突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