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版5元人民币属于我国
发行的
第四套人民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币种,相信对于绝大多数60后70后来说并不是非常陌生。而如今随着第四套人民币逐渐淡出流通,80版5元也成为钱币收藏市场的热门藏品,其收藏价值更是逐渐凸显出来。
春节前805得到了上海、北京及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追捧,还有消息传闻上海某位大老板在2016年底曾在马甸市场“扫货”,这给805注入了更多的激情。
第四套5元人民币
如股市一样,有一类绩优白马股,你明知道它好,但是因为没有人炒作,走势非常平稳,你就不愿意去关注它和买入它。
既然是白马,就一定有它的价值,当不经意在某一时间段再回头看时,会忽然发现它居然已经绝尘而去。
从收藏投资角度而言,对于一个收藏品种应理性全面的铺开分析,
以此来确定其是否具有收藏价值,今天,小钱就带大家一起来解读
805得收藏潜力
是否具备。
人民币每一套的发行使用会持续很多年,那么其中有的面额会有不同年代版本。通常版本愈多价值就会打折扣。比如第五套既有99版,也有05版,相比较而言99版价值大过05版。
第四套5元面额只有80年5元一种版本,之后再未有过发行。这样来说有一个特征就是数量不多,使用率高,说明之后的市场消耗也非常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五套币发行。在这么多年中,又没有再发行新版的5元,意味着市场沉淀很少并且经过几十年的收藏起伏,80年5元其实已经非常紧缺了
。
80版5元人民币发行于1988年9月22日,正面为藏族和回族男子的头像,左侧是“仙鹤劲松”图。
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明清时代一品官吏的官服上的图案就是“仙鹤”。鹤有贤能之意,古代招贤诏书称为“鹤板”。劲松挺拔,不畏严寒,是坚贞不屈的象征。松鹤组合,又寓意健康长寿。
币背图案是“长江巫峡”的壮观景象。巫峡全长45公里,从重庆巫山县的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官渡口。船行其间,两岸青山连绵,群峰林立。
设计特色来说之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其本身是茶黄色被视为是黄金的象征。这些设计理念都代表中华名族和国人的不屈…拥有一刀一捆即可增值收益又可以鼓舞自我,可谓是两全其美,收藏意义相当深远。
80版5元人民币除了在图案和纹饰上作了精心设计外,在文字的采用及规范化、标准化上也作了认真修改。全套票券不仅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而且又增印了盲文符号,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盲人的关心。
80版5元人民币还运用了国家对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采用了规范化汉字,但是字体仍沿用了马文蔚先生的“张黑女”碑体,一改繁体字为简体字。
网络信息时代一切很透明,
有人粗略统计过近几年网上成交的捆数(扣除重复数)竟不足1000捆。
整个收藏市场初步估计捆的量不会超过7000捆。
一个结论就是:收藏者中坚力量都不同程度的持有其他品种,如:2元卷,而持有2元的人员不一定持有805元。
为什么发行量这么大,存世量并不多?
几个因素造成:
第一、印制和流通时间跨度长;
第二、5元纸币作为主要使用纸币,相对辅币来说使用度更高;
第三、相对小面值的贰角一元以及二元纸币,五元纸币留存下来更压资金
。
8010作为当时的主要使用货币,发行量比805多很多,但是目前8010的价格比805的价格高很多,主要原因也是上面的几点。
相
对于802、801、901等品种,805还有一块大的消耗是配册。大家知道四版币最大的配册消耗是小四,
现在四版币一年的小小四、小四每年可达到几百万套之多。
805作为小四的必配品种,这么多年下来消耗是很巨大的。
从80年代发行到最后五版的代替品,805元至今经历了29个年头。
四版很多币种里面有很多细分品种,譬如902里面的绿幽灵,802里面的绿钻,8002更分了更多的品种,
805没有版别之分、没有腰条之分…..
收藏805相对简单,不用研究的很复杂,这样其实也便于更多的藏家进入。简明扼要,实实在在被大币种和
小币种隐藏在币海中,不足挂齿,同时也造就了四版币配则中的“王子地位”
第四套币越来越罕见,而现在第五套已被电子商务完全代替,买菜买房,都可不使用现金,因此四版币就是收藏品一旦正式退出流通领域价格必定会攀升。不久的将来第四套的收藏可以和三套币一样可以并驾齐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