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从小被古文喂大的孩子,原来都是“学霸体质” ·  昨天  
新周刊  ·  最近这十年,谁在改变着人类生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小S深夜飙狠话:对不起,这个圈子我退出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06-04 20:30

正文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谈心社(ID:txs163)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美貌在很多时候都是一张好用的通行证。


但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只看脸。


前几天,小S怒怼畸形审美上了热搜,她说:“人的一生只为了追求瘦和美,我退出!”



配图是一张没有美颜、没有化妆的照片,远不如镜头前光彩亮丽,但却有很多网友表示:“说出了我的心声”。


曾经创造了“胖子没资格吃”、“这是个残酷的社会,外表更重要”等“减肥至理名言”的小S也终于要自己“打脸”了。


而活在要瘦、要白、要美的阴影下,“受够了”的远不止小S一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很容易理解。


可是如今太多人把美貌视作一切,为了瘦、为了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健康、生命。


英国的这档电视节目《美丑人生》,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群女生。


她们有人会每天早起花三小时打扮自己,头发的厚度和瞳仁的颜色都不能出错。



有人对各类整形手术如数家珍,抽脂、拉皮、垫下巴、鼻子矫正、隆臀隆胸......



“任何能让我年轻漂亮的方法,我都愿意尝试。”


“只有丑人才不虚荣,我宁愿虚荣也不要丑。”


她们的闲暇时间常常花在美容院和整形医院,并且心甘情愿地砸进大把工资。


不过,她们来参加节目,却并不全是为了展示美貌。 而是,想要寻求帮助。


因为对自己的容貌太不自信,她们不断地通过美容来改变自己,可最终却身陷其中,“美容上瘾”。


在节目中,她们被安排和六位 面容有损的人共度一周,互相参与对方的生活,试试看能否改变自己对“美”的执念。


一周结束后,女孩们会挑战当众卸妆。



艾莉西亚是节目中不那么讨人喜欢的一个女孩,作为当年曼彻斯特的选美小姐,她显得过于咄咄逼人。


与她同住一周的伙伴安迪是一名无脸症患者,他的脸在子宫内便停止发育了。


第一次晚饭,她就询问安迪的隐私,并试图引导安迪把他没有恋爱经历的事实和他的长相联系起来。



她信奉颜值即正义,只有美女能出人头地。所以,外貌理所应当就是生活的重心。


她自豪地向安迪展示自己卫冕的肩带,“臀部向前背部挺直,随时保持笑容,全世界都在注视我”。



随后,艾莉西亚带着安迪去美容院体验了一次蜜蜡除毛,她认为,当安迪看到他光洁的胸膛时,就会认同自己的观点。


但她失败了,安迪并没有表现得很欣喜。


第二站整形医院里,艾莉西亚想要做个隆鼻和脸颊填充。可是,在咨询室,艾莉西亚对完美的追求第一次被质疑了。


她整形的动机是要一个完美的形象以从事模特及演艺事业,整形医师却告诉她, “完美”并不存在,她是在被欲望驱使着去做一件她无法达成的事情。



而安迪作为一个面部有缺陷的人,却并没有要求手术,只是耐心地陪着她。


这让艾莉西亚感到了一丝内疚。


医生的劝告和安迪对于容貌的态度,也让她开始考虑,自己对于完美外貌的追求是否不对?


第一次,她开始照顾安迪的感受,而不是只关注自我,强行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美容成瘾”的最大危害,或许不在于时间、金钱与心力的无尽消耗,甚至也不在于一次次手术的风险与代价。


而是在于,你可能再无法对自己感到满意,你会因为各式莫须有的缺陷,对自己深深嫌恶。


22岁的珂萝伊是一名模特,身材纤细。


整容医师告诉她,如果她进行腿部抽脂,大腿内侧会凹陷进去。


可她仍然觉得自己实在太胖了,看到自己的腿部照片时,她情绪失控,脱口而出:恶心!


一个人,要有多厌恶自己的身体,才会用“恶心”来形容它?



哪怕不像美容成瘾者如此极端,现实中也有许多女孩,也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够瘦、不够美而自怨自艾,甚至是为了美而伤害自己。


而造成我们对“美”、“瘦”过分追求的,正是这种畸形的审美。


万中挑一的“精致脸庞”、“魔鬼身材”抢占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注意力,以至于我们对美的认知逐渐走向单一化。


网红脸的泛滥,让锥子脸、欧式双眼皮、高鼻梁、大卧蚕等成为了美的标配。



美不再抽象,不再需要品味,美是超模瘦、是A4腰、是眼鼻综合以及一切流行元素的组合。



女性不再是女性,而是一件件有待雕琢的“瑕疵品”。

风格特性还没来得及挖掘便被抹杀。只好用整形美容来修补、改造自己,使自己更接近“完美”。


情绪还没来得及被尊重就已经被消解。“你焦虑吗?那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够完美、不值得被爱,你应该更努力、更完美,顺便购买美容的产品。”


“要么瘦,要么死”对许多人而言,从不是说说而已。


TED 热门演讲《为什么认为自己丑会对你不利》中,演讲者梅根·拉姆齐提到一个概念——身份认同,包括六个部分:家庭、教育、朋友、兴趣爱好、运动和外貌。


也就是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在这六个方面均衡着墨。


可社会对外貌的过分渲染却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


“在美国有1/3的青少年会从课堂辩论赛中退出,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外貌。 有1/5的青少年,在对外貌感觉不佳的时候,甚至不愿意去上课。”



“因为不自信, 他们有更高的风险去——节食、整容、酗酒等。”



湖北女孩林某17岁时身高170公分,体重200斤。


这让她深深厌恶自己,决心减肥的她 在通过节食、运动成功瘦了40斤。但是反弹的食欲让她充满了罪恶感, 偶然得知了“兔子”这一群体,于是她也 走上了“暴食后催吐”的循环。


“兔子”,是长期催吐人群的自称,“兔”谐音“吐”。


“兔子”们大多是女性, 她们吃饭时习惯喝一罐可乐以便催吐,虎口上方往往会有一道因食指伸进喉咙而被牙齿磕碰留下的伤疤。


催吐留下的伤疤 / 新京报


催吐能起到迅速减肥的效果,可长期下去,会造成牙齿损伤、呕吐反射等问题......由它诱发的贪食症已经被列入精神疾病。


她们的牙齿脆弱不堪,声音嘶哑,体重30多公斤心里仍战战兢兢。



如何缓解这种全球性的外貌焦虑,梅根也提出六个关键领域。



要有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爱;要尊重和照顾自己;有媒体与名人文化的正向宣传。


还要改变对外貌的调侃和欺凌、对外貌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以及谈论外貌的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