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8
月
5
日
来源:今日法言
文
|
悟禅君
导读: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日在一次演讲中直言
“
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
1
日前,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
2018
年毕业庆典发表演讲时直言: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演讲中,吴晓灵送给同学们三句话:
认清大势,提升自我,砥砺前行。
认清大势
什么是大势?
大势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才能提升中国人的民生福祉。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市场经济之路不可逆转。
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纠错能力是中国航船不断前进的动力与希望。
什么时候违背市场规律、对市场过度干预,经济就遭遇挫折,人民生活就受影响。
贸易摩擦是利益的调整,提升自我才能在利益谈判中谋得先声。
提升自我
只有那些意志坚强、善于游泳的人才能在骇浪中前行。
在困境中加强修炼,不言放弃,与消费者同行,与客户同行,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实现凤凰涅槃。
砥砺前行
2008
年肇始的金融危机迄今已有
10
年,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地缘政治的变化、产业结构的重构都会使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发言中,吴晓灵谈到了中美贸易摩擦、及中国经济现状,令社会陷入了无名的困惑与焦虑之中。
2
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正式开始,特朗普打响了贸易战第一枪,全球金融市场立马出现恐慌性下跌。
起初,国际主流媒体都认为特朗普极不靠普,经常出尔反尔
“
善变
”
,事实上是人们自己看不懂。逐渐的大家才发现,
特朗普是预谋以久、做足了准备在下一盘大棋。
特朗普不断的加息、缩表,美元做为世界货币,影响了全世界的流动性,很多国家的股市、汇市都受到了巨大冲击。
前不久中国自卫性地反击了美国,征收美国
500
亿美元商品的
25%
的关税以后,特朗普又下令加征了中国
2000
亿美元,然后扬言还要向中国再加征
2000
亿美元关税。
这突如其来的贸易战,无疑给正处于经济复苏的中国市场了当头一棒,然而主动权在特朗普手中,我们只能举全国之力奋力反击。
目前,中国不仅要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还要防范资产泡沫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资产泡沫不止是房地产
,其它行业也出现泡沫化的现象,尤其是
金融行业
。
如果资产泡沫破裂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人们心里都明白,那将会引发下一场更为惨烈的金融危机。
正如吴晓灵的警示:
“
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
3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知道,这恐怕不只在贸易领域,还在
“
中国制造
2025”
,更可能是通过贸易战的方式迫使我国做出更大让步,而且
很可能是迫使中国在货币金融领域更大开放。
贸易战果真打下去,接下来的影响就会涉及到货币金融领域。
而股、债、汇、
房
,这四个交易市场是国家金融的命脉。
其中最薄弱和影响最深重的是房地产
。中国房地产之所以价格高企,是因为货币发行量过大。
430
万亿市值的高房价,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顶上的
“
达摩克利斯之剑
”
!
众所周知,
房地产原本属于实业和基建投资,但是,当房产被赋予了金融属性之后,一切都变了。这时,房价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
金融游戏
。
特朗普之所以发动贸易战,正是瞄准了中国房地产这一薄弱环节,可谓是用心险恶。
中国货币发行
90%
以上是通过
贸易顺差强制结汇
,并以美元为结算货币,这就使中国间接丧失了货币发行的自主权。
2017
年中国贸易顺差
4225
亿美元,收窄
14.2%
,由于强制结汇,
这相当于直接发行了
2.87
万亿人民币货币
。如果特朗普打掉了这
4225
亿美元的顺差,就相当于减少了
2.87
万亿人民币货币供应。
如果进一步让中国
变成逆差
,并且大量消耗掉中国的外汇储备,货币供应就会急剧萎缩,
支撑房价的基础就会坍塌
。
特朗普就是想通过改变中国的顺差来打击中国的货币发行,从而最终
刺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
一旦房地产崩溃,将直接导致中国泡沫经济的崩溃
!
自从特朗普挑起贸易战,全球金融市场就遭受了几次的股、债、汇三杀的巨震。
特朗普以贸易战和汇率的深度结合、立体作战,配合美联储的缩表、加息,每一步看似简单平淡的操作,背后其实都暗藏了杀机。
在这里,股市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4000
点起点论几乎就是加杠杆去库存的备忘录。
房价暴跌会引发银行的危机。
股市就算跌去一半,那只是帐面财富缩水了。
但如果房价暴跌了,房奴真有可能断供把房子交还给银行。跳楼的不仅是房东,也可能是银行。
不得不说的是,金融四大命脉中的汇市和债市,才是真正重量级。
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汇率往往决定了它的生死存亡。
我们也深刻的理解到,
“
美元体系
”
在短期内是无法被替代的,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我们在
“
美元体系
”
中的风险和成本。
而美国为了保持美元体系的世界霸主地位,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发起强大的攻势。
正当汇市面临美元压力之时,债市违约潮又悄悄的拉响了警报。
2018
年迎来了公司债的偿还高峰期,
2018
年的偿债规模是
2016
年以前的
4.3
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是特朗普为中国量身定制、以房地产为突破口的金融霸凌。
4
我们应怎样面对这样的挑战与机遇?
吴晓灵在讲话中也曾表示,只有那些意志坚强、善于游泳的人才能在骇浪中前行。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继续推进经济转型,真正的实现以自主科技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实现凤凰涅槃。
吴晓灵指出,
违背市场规律,经济就遭遇挫折。
特朗普强硬的以美国利益第一为目的,发动的全球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违背市场规律,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我们应当继续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推进经济全球化,优化我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
继续坚持
“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
核心理念,扩大内需,主动提前释放房地产泡沫,努力实现软着陆。
加强全方位地建立人民币结算的大宗商品期货,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
面对这个充满危机和不确定性的世界迷局,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做好泡沫破裂、潮水退却的准备,在挑战与机遇中实现凤凰涅槃。
延伸阅读
金融风险吹响集结号,迟到的市场出清终将来临
作者:刘胜军
微财经
吴晓灵如此直白的预警,令人心惊肉跳。不过,这样的警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 2017
年
10
月周小川在十九大期间表示: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过多,会导致市场过于乐观并造成矛盾的积累,从而到一定时候出现
“
明斯基时刻
”
。这种情况的剧烈调整,是我们重点防止的。
• 2018
年
1
月楼继伟认为,我国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 2018
年
6
月的陆家嘴论坛上,杨伟民警告:前期房地产市场已经积累了一些风险,近期又乱象丛生,成为最容易引爆风险的定时炸弹。
风险的源头
无论是债务风险,还是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总闸门只有一个:货币超发。
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
M2
增速长期高于
GDP
增速,结果导致
M2/GDP
比重在
2016
年达到
2.08
的峰值。
中国
M2/GDP
比重的上升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1
)从
90
年代初期到
2003
年,这一时期
M2/GDP
比重的上升,很大程度是因为资产的货币化,也就是原来不能交易的资产(土地、产权、房地产等)突然可以用货币交易了,因此货币超发并不严重;
2
)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
M2/GDP
比重再度攀升,此时货币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此轮攀升主要是货币超发,特别是四万亿所催生的信贷泡沫。
• 1949 - 2008
年货币投放累计
47
万亿。
2009 - 2012
年四年就一下子投放
50
万亿,超过前
59
年的总和。
•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三年
(
即
2009
年
- 2011
年
)
,全球新增
M2
的规模中有
48%
来自中国。
这样下去是什么节奏?金融危机的节奏。
对此,刘鹤有着清醒的认知:
•
在两次危机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经济泡沫恶性膨胀。在经济泡沫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从而捅破了泡沫,改变了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使得迟早发生的事终于发生。
既然如此危险,为何货币还要超发?
听听周小川的吐槽:
•
我这个
‘
总闸门
’
一直受干扰。
掌控货币政策是央行最核心的职责,
但中国央行只能执行,无法决策,缺少政策独立性。
经济增长积极性高的时候,希望放松银根。出了问题,要救助的时候,又希望放松银根。一句话:经济好,要松银根。经济坏,也要松银根。
金融危机令人畏惧,但其实危机也是排毒的
“
市场出清
”
。美国的失业率在
2009
和
2010
年飙升,一度达到
10
%
的高位。但这样的阵痛换来的是市场的快速出清,出清才能触底反弹。如今美国的失业率居然已经降低到
3.8%
的历史低位!
反观中国,由于不愿面对
“
市场出清
”
的阵痛,我们从
“
四万亿
”
开始踏上了
“
货币超发
”
的不归路。这一选择的代价是巨大的:大量的僵尸企业、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
——
市场出清是绕不过去的。
这次不一样!
吴晓灵之所以说在
“
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
”
,并非空穴来风。很多相关的信号已经出现,需要大家引起重视。这次,
中央是动真格的了:
•
早在
2016
年
5
月
“
权威人士
”
就向市场喊话: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
“
两难
”
,左右不是!高杠杆是
“
原罪
”
,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
十九大报告破天荒不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