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爱大北京(ID:
beijing-beijing-123
)
今日
小寒!迎来了最冷的时刻!
别瞧名字前面是“小”,其实: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小编要提醒你,今日起不光迎来了最冷的气温,更迎来了“阴邪”最盛之时,今天不注意?
“小心阴邪入体,春节前病倒!”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
小寒阴邪最盛!我们该怎么办呢?
中 文 名:
小寒
外 文 名:
Lesser Cold
气候特点:
大风降温,雨雪,气温最低
农事活动:
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兴修水利
三 候: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代表寓意:
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养 生:
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
“今日小寒:再忙也要做好三件事,千万别在春节前生病!”
一、起居重“三防”。防寒要护头、防燥要内服+外用、 防外感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
二、饮食重在温补。多食用豆谷干果、肉类及温热的食物。
三、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强身健体,抗衰老。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
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
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将水分“锁住”。
可以使用
加湿器。
此外,还可以
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
,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
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
。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
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注意!
小寒是最适合“温补”的节气,何为温补呢?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当你补完吃完,也要动一动,比如:
小寒艾灸,提高免疫力。
当你按上述方法去度过小寒已经可以保证健康过春节了,然而:
“你不知道的注意事项还有很多!”
比如,盲目进补,补大发了后果更严重:
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
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
,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
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
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
,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知道了进补的禁忌,还有锻炼的禁忌你知道吗?
民谚曰: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
慢跑、跳绳、踢毽
等。
中医认为,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
小寒到春节这段时间,
尤其是老年人,
一定要注意保暖和精神愉悦:
“笑!笑!笑!”
小编还是不放心各位,所以还有一些养生的小窍门要告诉读者:
“有三点小窍门!容易操作,效果奇佳!
小寒之后,效果翻倍!”
注意1
“小寒后:出门前、睡前别洗头”
“晚上睡觉前热水泡脚然后揉搓脚心”
“在寒冷的冬天经常叩齿,就有益肾、健肾之功。”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
可于每日早晚各作一次,每次叩齿数目多少不拘,可因人而异。
常做叩齿动作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
进入小寒之后,天寒且干燥,小编天天咳嗽上火,没办法,也许补大发了。。。
突然看到两个偏方治疗
“冬季咳嗽和牙痛”
,小北必须要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