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捡书博士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每晚9点,翻一本书,想一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钱凯港的师徒情 ·  昨天  
中国中铁  ·  《中国中铁》融媒体报「1078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捡书博士

搭了我半年顺风车的同事,把我拉黑了:和任何人走太近,都是一场灾难

捡书博士  · 公众号  ·  · 2020-01-14 20:45

正文

作者 | 山叔 来源 | 不山大叔(ID: ouba798)



很久没联系过的朋友,发来两个字: 在吗?


看到这里,你心里是否会咯噔一下,这么久没联系,准保有事吧?


就在这几天,微博上一个关于 #不联系的老同学突然发在吗# 的话题在网上吵得火热。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是你,你怎么回?


评论区一张图炸出了默默吃瓜的网友,直呼这场面过于真实。


在一番抖机灵的背后,牵出了大家普遍苦恼的点,朋友间的情分是否靠妥协才能维系?


微博上曾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一不小心就上了热搜:


临近春节,这位网友帮一位同事抢车票,从上海到贵州,高铁票734块5,同事转给他734元。


他问:“那5毛呢?再说你转给我这些,我再提到卡里,还要手续费呢。”


同事说:“你还差这一块几毛钱吗?”


这网友听了很不爽:“是的,我不差,票你自己抢吧!”说着就把抢到手的票退了。


看到这个结局,不少人纷纷为这位网友点赞: 太让人舒适了!


中国人大多时候,都太爱面了,为了情分,太喜欢打落牙齿和血吞,息事宁人。


但太善良,太要面子的背后,却只会被人看做软弱可欺。


其实有时候,我们本不必这样的。



01


善良是选择,不是义务


前段时间,作家斑马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情:

老赵被公司里的同事给拉黑了,起因是一次“没按时”搭车。

因为同事家离老赵家不远,所以老赵就顺路带过他一次。

可是之后,同事俨然把老赵当做了专车司机,自觉地开启了蹭车之旅,一坐就是大半年。

刚开始时,同事还表达感谢,送点礼物。

时间久了,就成了理所当然,下班直接上车,把座椅调到最大,一声不吭地玩手机,下了车也不打招呼,直接扬长而去。

有一天老赵着急去机场接人,提前走了。

没想到十分钟不到,就接到同事气吼吼地“控诉”电话:

“你这人也太不地道了,有事提前告诉我一声啊!

我还和我妈说回家吃饭呢,这个点班车都走了,等到家都几点了?”


老赵也生气了,但还顾及着面子半开玩笑地说,打个车呗,我又不是专职滴滴。

没想到第二天上班,老赵照常给他发微信说“准备出发”,结果发现对方已不是好友。

从此以后,同事就开始到处给老赵穿小鞋,说他小气抠门,甚至还说他业务能力差,走后门进来的……

老赵怎么也没想到,给人当了半年的免费司机,就因为一次不合他意就成了仇人。


人性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在我们都知道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的时候。

有人还是会因为你一次的不好,去否定你之前所有的好。

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说: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

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

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02


善良没有底线,别人就没有原则


之前一个写作的朋友闲聊,她说,自己写文章也积累了不少粉丝。


有次一个粉丝加她,上来就说:“××,我很喜欢你,我是你粉丝。


所以,你免费帮我写篇传记吧,宣传一下我的篮球社。”


还没等我朋友回答,他就开启了聊天模式,大段大段60秒的语音。


一直讲他人生有多艰辛,并且每句话之间无缝拼接,好难打断。


他讲了1个多小时,每段语音没听完,碰到别的地方,又要重新再听一次。


当时还没有翻译文字功能,还是听不懂的方言,真的听得要崩溃。


最后朋友只好打断他,说, “不好意思,我帮不上忙,我白天需要上班的。


写文章只是个爱好,我平常写微信公号、写剧本挺忙的。


这个传记需要很多资料的,真的没有时间写,抱歉啊。”

那个粉丝就怒了,他真的怒了。


他直接训斥我朋友: “我都说了这么长时间了,口水都说干了,你都没听进去吗?


你不就是写文章的吗,时间挤一挤不就有了?


我还以为你是个好人呢,没想到你这么冷漠!我对你太失望了!”


说真的,生活中真的有这么一群人会利用你的专业,来找你做各种事。


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呗。


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讲话稿、写个年终总结呗。


你不是学设计的吗?帮我设计个LOGO呗。


活像我们苦学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给他行个方便一样。


知乎上有人说得特别好:


“举手之劳明明应该是我帮完你,你感谢我的时候,我自谦和你客气说,还好啦,不过是举手之劳嘛。


你上来就说我是举手之劳,拜托你会不会唠嗑。”


真的 !“举手之劳”是我的谦辞。


不该是你用来道德绑架的说辞。


好心,好像永远都填不满另一群人的贪婪和猜忌。


因为,他们已经把这一切看作天经地义。


他们只关心自己碗里的饭是不是满,至于你的死活,于我何干?


而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远离他!




03


远离那些心穷的人,他只会拖垮你


你发现没?


当你的善意,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


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理解和感恩,而是怨言和怒骂。


2014年3月10日,河南郑州永安街一家馒头店,给环卫工人免费发放馒头。


然而,这个热心的行为只做了一个多月,就没有再继续了。


后来听店主李女士说,有一次,有三个环卫工已经不再做环卫工了,可是他们依然来排队领馒头。


不发给他们,就对我当街破口大骂,甚至还说:


这是环卫公司发钱我才做的,是他们应得的,是我把这笔爱心款独吞了!


但他们骂人的时候,忘了自己之前在这里足足免费领了一个多月的馒头。


还有更过分的跑过来说,你们发的三个免费的馒头我不要了,你把两块四毛钱退给我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