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有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
鹏到底有多大我们不清楚,但是今天的主角,却真的需要两个烧烤架……呸,是有两个机身。美国当地时间5月31日,世界上翼展最大的飞机Stratolaunch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莫哈韦沙漠首次亮相。
▲
这架飞机的名字“Stratolaunch”,翻译成中文意为“同温层发射”。这架飞机具有目前世界上所有飞机中最大的翼展,说是“大鹏”也丝毫不为过。
▲“同温层发射”117米的翼展绝对是傲视群雄的存在,即使是世界上最重型的运输机安-225,也远远不如。
为了执行空中发射任务,“同温层发射”采用了独特的双机身设计,这样一来,必须用两个烧烤架才能……(局座:再说吃就把你烤了!)双机身中部的空间,可以搭载任务载荷进行发射。
▲117米的超大翼展,使得这架飞机必须使用专门的机库。一般的机库,根本无法容纳这个大家伙。
“同温层发射”的诞生缘起微软创始人保罗·艾伦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合作,在空射运载火箭的基础上,为航天快速发射提供更佳的商业前景。曾经为维珍银河公司设计“白骑士”系列空基发射平台的传奇设计师伯特·鲁坦担任了“同温层发射”的概念设计师一职。在他的带领下,“同温层发射”被设计了出来。
▲传奇设计师伯特·鲁坦。
鲁坦此前研制的“白骑士2号”双体飞机,总体设计与“同温层发射”如出一辙。
由于任务高度类似,因此“同温层发射”在设计时也借鉴了此前的成功经验,总体布局与“白骑士2号”基本一致。
左右双机身中间的空间,可以吊挂大型任务载荷,执行发射任务。采用这种方式吊挂任务载荷,可以使任务载荷受传统飞机货舱空间与重量的要求大大减少,有利于空中发射。这部分名为“交配和集成系统”(MIS)的整体翼盒,可以说是这架飞机上最具技术含量的部分。这个翼盒能够吊挂230吨级别的载荷,令载荷的重量均匀的分摊在整个翼盒上。该机的左右两个机身内,分别搭载有水平和垂直稳定设备。
“同温层发射”的驾驶舱与航电系统都布置于右侧机头内。左侧的机头虽然看上去也有一个驾驶舱,但是并不搭载机组成员,而是携带飞行数据记录仪和其他仪器设备。令人称奇的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机组仅需3人,分别为正、副驾驶和飞行工程师。
“同温层发射”虽然采用了很多新技术,但是在一些地方,确实能省则省,比如该机的起落架,则是从2架退役的波音747客机上拆下来的。
▲“同温层发射”使用了6组四轮小车式起落架作为主起落架。
“同温层发射”采用了6台单台推力为252.4千牛的PW4056涡扇发动机作为该机的动力。这6台发动机,也是从那两架作为“器官捐献者”的波音747客机上拆下来的。顺便说一句,该机的驾驶舱,也是直接从波音747上拆下来,然后进行必要改装后安装的。
虽然很多地方可以使用二手的部件,但是飞机本身,却只能自行研制了。
“同温层发射”为了提高载荷重量与航程,大胆的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制造机身。虽然复合材料机身使得该机的保养难度较传统材料机身大幅度上升,但是以该机的飞行强度来看,保养难度增加导致的成本上升是可以接受的。
正在厂房中制造的“同温层发射”。可以看到深色材料的复合材料机身。注意该机的机翼下方进行了打孔设计,以降低重量。
▲为了降低重量,“同温层发射”大胆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进行了多处打孔设计,以降低机身重量,提升载荷能力。
▲被拖出厂房的“同温层发射”。和工作人员一比才能显示出该机的巨大。
“同温层发射”服役后,可以携带多种载荷执行空中发射任务。相比传统的地面或者水面发射,空中发射可以不受地面气象状况的影响,火箭的发射方向选择也较为容易;最重要的是,由于火箭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和速度,发射所需的燃料也会相应的减少。但是空中发射时,火箭本身是处于动态的,想要保证成功发射所需的精度,需要较为复杂的计算,对火箭本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同温层发射”的典型任务流程:起飞→爬升至同温层→发射任务载荷→脱离发射航线→降低高度→返航。
温馨提示: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
欢迎来稿,选题、内容、题材不限,文章、漫画、视频均可,但必须确保是原创首发。
~“局座召忠”是张召忠教授亲自开办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国际时事热点,致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免费阅读,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末广告是腾讯平台配送广告,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但您的每一次点击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收益。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欢迎投放广告,欢迎商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