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小厮的博客
著有畅销书:《深入理解Kafka》和《RabbitMQ实战指南》。公众号主要用来分享Java技术栈、Golang技术栈、消息中间件(如Kafka、RabbitMQ)、存储、大数据以及通用型技术架构等相关的技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客户总是“听不懂”?产品经理汇报中的致命误区 ·  2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哪吒2》票房破百亿,仅是一个开始:超级IP ... ·  3 天前  
知产宝  ·  专利案例 | ... ·  3 天前  
三节课  ·  DeepSeek直播实操课,限量300人免费报名! ·  5 天前  
上海知识产权  ·  【动态】奉贤区知识产权局召开2025年度知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小厮的博客

乔新亮:从程序员到 CTO 的18年复盘

朱小厮的博客  · 公众号  ·  · 2020-10-26 18:30

正文

说实话,成为一个 CTO,可以说是很多程序员的终极理想,也是大部分技术 人向往的自我价值实现。 CTO 除了技术好,还要有领导力,技术洞察力,管理能力,战略能力等等。 那这个成长路径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先说说我看到的,很多团队核心工程师,在职业上升期中,总会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

  • 如何从技术岗无缝衔接到管理层?

  • 职业生涯中什么时候选择钱,什么时候选择成长?

  • 如何理解平台选择和个人努力的关系?

  • 需求总是做不完,你该怎么办?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

这些问题看似很难解决,但其实从程序员到 CTO ,还是有很多方法的, 关键在于做好认知、管理和技术的多重储备。 不过现实是,我们经常从大量包装过度、充斥着“成功者叙述模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又在落地阶段遇见巨大阻力。

那就没有办法吸收经验了吗?当然不是,我曾经有幸听过乔新亮的演讲,给我的启发很大,(乔新亮,前环球易购 CTO、苏宁科技集团副总裁,可能不少人多听说过他,绝对大咖,去微博或者网站都能搜到他很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 成长不能偷懒,但确实有捷径,技术管理依赖具体情境,但确实有统一的思维框架 ”。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直接摆上 2 张图吧👇

乔新亮的分享 PPT

这是乔新亮分享的PPT,在我看来,在技术岗上,你的成功大概率取决于你的技术有多牛。 但是在 CTO 这个管理岗上,你的成功取决于你的团队创造的价值。

成功的人总少不了努力和幸运。实际上,幸运的人也不多。有很多天资不错的同龄人,本可以很快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在过程中的弯路却没少走。迷茫、痛苦、中年危机,有一搭没一搭地历练,在大厂、小公司间来回求职、飘荡。 要是他们能早一点知道那些成功者通过好运气获取的经验,那些幸存者付出惨痛代价得到的教训,或许就不用这么折腾了。

所以,当我知道乔新亮把自己 18 年的“血泪实践”完整的分享出来时,还是很震惊的,要知道这些一手的经验非常难得可贵,所以第一时间,我就去极客时间上读了 《乔新亮的 CTO 成长复盘》 专栏,只能说,不愧是大佬。

这个专栏算是 他自己从程序员到 CTO 这 18 年的从业经历复盘 了,里面不仅可以让你了解到一把手的团队建设经验和思考模式,还有从程序员到 CTO 的 25 个关键节点,以及技术人成长过程中的“弯路”标注与避坑指南。我觉得这个课,可以真正帮助那些迷茫、想去成长的人,找到“捷径”。

今天我把他推荐给你,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但一定适合想成为 CTO,想在程序员路上走得更远的人, 内容高度凝练,涵盖认知、管理、技术三大方面,而且价格相当 nice, 只要¥69,就可以去接触到大咖 18 年的复盘经验。

👆扫我的二维码,免费试读

原价 ¥99,早鸟 + 口令「 ctocto666

到手价 ¥69 ,仅限「前 50 人」有效

乔新亮,我刚也说了,真的是大大大大咖了。 到底厉害在哪儿? 他还是现任彩食鲜副总裁兼 CTO、 苏宁科技集团副总裁、 TGO 鲲鹏会荣誉导师,也多站 GTLC 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全场最受欢迎讲师」。

并且有 18 年 IT 行业架构设计、研发管理和运营经验,并且全程参与了苏宁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亲历苏宁技术部门从 1000 + 规模到 10,000+ 规模的团队搭建,全面负责技术团队的产品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加入苏宁之前,在 IBM GBS 历任咨询经理、高级咨询经理、副合伙人,主要负责架构咨询、设计、实施落地工作。

这门课讲的是什么?

这个专栏分别从 「个人认知、管理工作、专业成长」 3 个方面分享他的行业经验,每篇复盘都 由核心问题、经历复述、经验提炼、后续实践等 几类关键元素组成,不发明任何玄之又玄的管理学名词和操作模式,一切输出皆脱胎于实践总结。

对个人认知的复盘: 带领你形成有助于快速成长的关键认知,包括对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对薪资的正确态度、对问题本质的发掘思路。同时,本章包含一些 0 - 3 年技术新人的常见软性问题,确保认知不会成为你成长的隐形障碍。

对管理工作的复盘: 这方面着重打造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思维框架,包括三类核心任务、管理哲学、组织调整方法及技术管理者常见问题。帮助你以高屋建瓴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管理思维成长,在晋升过程不受基础能力和个人视野的局限,同时对常见管理方法,有一定的正确审查能力。

对专业成长的复盘: 帮助技术管理者全方位建设可发展的架构思维,动态适应技术选型、架构选型等工作,对技术演进的脉络有足够清晰的感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