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要经常站在领导角度,主动地思考、琢磨与领导工作有关的各种问题,时刻处于有所准备的状态之中。遇到重大任务、重要情况或受领某项工作任务前,更要审时度势,“投石问路”,适时地向领导请示、询问,了解领导的考虑和想法,尽量争取掌握在前,谋划在先,心中有数,争取主动。
务必做到集中精力“听”、随手疾速“记”、不明大胆“问”、有疑及时“正”、遗漏妥善“补”。领导在交代意图时可能说了很多,但要点是什么,核心在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录音机式地原样复制,就可能舍本逐末,把主要的当成次要的,把次要的当成主要的,这是领会领导意图的大忌。特别是刚到新单位的年轻机关干部,没有真正明白领导意图,一定要善问敢问。切忌因为怕给领导留下不佳印象而不敢提问。尤其是不能无把握地回复领导“明白了”,对个别情况下领导可能出现口误,有疑问时要善于提问补正。否则可能因小失大,造成执行过程中失误。 点此加群
领导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指导工作的真知灼见、新颖独到的闪光思想、入木三分的深刻评判、凝聚睿智的奇招妙策等,有时并不是在办公室、会议室或集会等正式场合讲述的,往往是在散步、闲谈、即席讲话等非正式场合,不经意间“蹦”出来的,这些都是领导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关干部出好主意必须领会把握好的谋略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机关干部都很重视用多种方式,原汁原味地捕捉领导干部不经意间露出的这些睿智妙思,及时记录领导那些看似零碎言语中的思想火花,并将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吸收转化为自己出主意的源头、依据、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将领导在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表达的意图都捕捉到了,才称得上是善于全面领会领导意图、全面把握谋略需求。
行为是思想的客观反映,领导的意图、好恶,必然会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对领导不仅要善于“听其言”,还要善于“观其行”,注意从领导的行为表现中发现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主张和潜在的意向。从一定意义上讲,善不善于“察言观色”,体现了一个机关干部思维反映的快慢和工作经验的多寡。
领导亲自撰写的文稿,阅读各种文件、报刊的重要批示,以及对下级人员草拟材料提出的修改意见等,是领导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的直接反映。机关干部要系统收集、仔细研究这些批文批示内客,从中把握领导的思想脉络,洞察领导的基本意图、判明领导的观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