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爱奇旅(ID:i-qilv)
我们每一个人都听过他的名字,甚至是陪伴了我们青春的时光。可是,真正了解他的又有几个呢?
凉凉夏日,素心如莲。
在遥远的 1300 年前,一位年方二八的僧人独自一人,素衣简装,“偷渡”出国,一路向西,不问前程,不问归期。
19 年时间,他的足迹踏遍 110 个国家,5 万里行程,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 47 部,1335 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几百年后,历史慢慢变成传奇,变成神话。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只猪和一匹马,守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它成就了美猴王,却毁了唐玄奘。
《西游记》在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成为经典,真实的玄奘却越走越远,只留下一个在漫漫黄沙中踽踽独行的孤影。
玄奘原名陈祎(yī),出家后法号玄奘,出生官宦世家,今河南洛阳人。
幼年时,玄奘便跟随父亲习《孝经》等儒家典籍,自小在儒学的熏陶下,悟通经典,爱古尚贤。
然而童年的无忧转瞬即逝。五岁时,母亲撒手人寰;十岁时,辞官隐退的父亲又驾鹤西去,一时家中巨变。
家道中落,二哥度入空门,10 岁的玄奘便跟随兄长踏入佛门,旁听佛经,从此与佛门结下不解之缘。
或许,是童年的不幸让他过早地感知到人生无常,世事悲欢,年纪轻轻便懂得悲天悯人。
禅坐蒲团,孤灯黄卷,木鱼笃笃轻敲,深深浅浅地激荡着他的心灵。
早熟的玄奘顿觉,洛阳寺院的单调生活非常适合自己的天性。一个低眉,一个回眸,就了悟禅意。
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佛性与慧根。
13 岁那年,隋炀帝亲自号令选拔僧人,考试极为严格。
玄奘的年龄不达标,只能在门外守候,因缘巧合,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发现,遂问:你缘何想出家?
玄奘答曰: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意为愿传承佛法,普度众生。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悟性,这孩子,莫不是天生与佛有缘?
郑善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玄奘被破格录取。
之后玄奘于洛阳净土寺剃度出家,从此舍弃人生百味,五蕴皆空,六尘非有。
他跟随法师研读经书,在洛阳寺庙浓厚的佛学氛围中渐渐长大。
玄奘对佛学经典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且见解独到,一时闻名洛阳,宛若今时佛学界的“超级学霸”。
渐渐地,寺庙的典籍已不能满足他,玄奘便开始了 7 年游学生涯,策杖攀箩,访山问道,拜访诸多高僧大德,试图彻底读懂佛法。
他被誉为佛门的“千里之驹”,困惑却越来越多。
当时的佛教典籍译著不明朗,存在诸多翻译曲解,晦涩难懂,也没有一个高僧的解释,能使他信服。
于玄奘而言,这是源于僧人灵魂深处的迷惘,这将是他一生的羁绊。
此后的余生,他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他心中的佛。
晨钟暮鼓,手捧经卷,耳听梵音,食髓知味,性空了悟,一日又一日。
有一天,玄奘在长安碰到了来自印度的高僧波颇大师,言谈间,印度佛学的智慧,佛学发源地的魅力早已使他心向往之。
面对他心中盘旋已久的困惑,波颇大师言:
那烂陀寺,乃当时世界最权威显赫的佛学圣地,远在佛教的发源地天竺。
玄奘心如明镜,印度高僧能不远万里远赴华夏,我何不西行求法?
他立马上书唐太宗,请求西行,但当时边关战事连连,朝廷对出入关管制森严,出行请求未获批准。
但玄奘心志已定,一边修禅,一边等待出行的机会。
2年后,灾荒爆发,大量难民出逃长安城,他混迹在难民中匆匆出了城,一路向西。
这与《西游记》中描述的大有不同,他没有和大唐皇帝结为兄弟,也没有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
一个包袱,一双草鞋,一匹瘦马,一颗禅心,便是全部行囊。
没有出关文书,玄奘的西天取经之路一开始就蒙上了“非法偷渡”的名号,一度被通缉,这一路注定要饱经苦难。
西行之路黄沙漫漫,目力所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真正的考验,竟是严苛的环境,孱弱的肉身,眼前不仅一次出现海市蜃楼。
他只有默念观音菩萨,般若心经,以消除恐惧。
行走在茫茫八百里沙河,他终究迷了路。
迷路之后的玄奘非常急躁,慌乱之下打翻了水囊。此时,他的身边只有一匹瘦马,行囊早已不知何时丢失,衣食盘缠,悉数尽失。
西风凛冽,透骨冰凉,茫茫然看不到一点希望。
他调转马头,想原路返回做些食物补给,走了十几里,忽然停下。
“我起先发愿,不到天竺誓不东归,现在为何又返回?我宁可西行一步死,不可东归一步生。”很多人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何处是玄奘要停泊的岸?在玄奘的心中,只有那印度的佛门圣地。
四天五夜滴水未进之后,他肉身不敌饥渴,昏死在沙地上。
直到第五天深夜,天空深邃澄净,忽的一阵凉风拂过脸庞,他苏醒了。
他逼着自己起身上路,老马却掉头朝另一个方向狂奔,他便跟着往前走,眼前竟神奇地浮现一个池塘,池水甘甜,清澈如镜。
这片池塘如佛光般温暖,亦如梵音般遥远,但他还是遇见了。
在这里,他第一次遭遇生与死的考量,即便在今时今日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的人究竟是怎样走出这片死亡之地的。
走过了沙漠戈壁,他来到了西域最大的高昌国。
国王信仰佛法,听闻大唐高僧经过,亲自迎接,彻夜交流佛法心得。
高昌国王希望玄奘能够留在高昌国,指引迷途众生,甚至为了留住玄奘,要把高昌公主许配于他。
玄奘早已明心见性,不惹尘埃,繁华名利,一一推辞。
高昌国王使用强权相迫,最终也被玄奘的西行决心所折服,二人在佛祖面前,结为兄弟,高昌王举全国之力,欢送玄奘西行取经。
他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向西方而去。这一路,无论经受多少磨难,他都当做佛祖对他的考验。
他在尘土飞扬中参禅,在寒风刺骨间悟道,修行在于心,禅意在所行所见所思中直通本心。
日复日,年复年,玄奘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中历经磨难,终于一个炽热夏日抵达西行目的地——那烂陀寺,拜入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
那烂陀寺遗址
这里高僧云集,浓厚的佛学氛围滋养了大批僧侣,来自东土大唐的玄奘颇受礼遇,戒贤法师还专门为他开讲佛学课程。
玄奘在这片佛学文化的沃土静心参悟,五年后便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被印度信众尊称为“三藏法师”。
印度僧侣困惑的疑难经义,他都悉心一一解答,玄奘的名望传遍印度。
北印度国王戒日王见完玄奘后,召开了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会,共有周边国家的 18 个国王、3000 个佛教学者和 2000 个外道人士,聆听玄奘讲授经法,并依据他的观点进行辩论。
玄奘以空灵自在之心,从容应对一切。据说辩论大会持续了 18 天,竟无一名高僧、信众敢于挑战,玄奘的西行取经生涯达到高峰。
他一直谨记自己剃发出家时的初心:传承佛法,普度众生。
十几载光阴,匆匆而去,他到底还是初时模样,初心不忘,不落风尘。
公元 643 年,44 岁的玄奘满载 657 部佛经梵文原典、150 粒佛舍利、7 尊珍贵的佛像,返回大唐。
又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途跋涉,他即将回到阔别 17 年的故土,只是多了一份圆通自在。
2年后,他回到了长安,迎接的百姓围得街道水泄不通,唐太宗马上召见了他。
经过 19 年的西行磨练,玄奘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学识和修养,而且通晓人情世故。坐在大唐皇帝面前的,是一个气质儒雅的高僧。
玄奘当年“偷渡”出国一事,早已随风尘散去,唐太宗没有追究往事,却劝他还俗,出任高官,共谋朝政。
而玄奘早已将利欲红尘抛却,忘却曾经受的苦难,脸上只有慈悲平宁,只愿潜心翻译经书,滋养信众。
最终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翻译佛学经卷,讲解经法。
每当夜幕垂帘,月明星稀,他便抽空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执笔撰写,汇成浩浩荡荡的《大唐西域记》。
这本书籍蕴含了一百多个国家的风土文化、宗教信仰、地理气候最早、最为详尽的著述,堪称佛学宝典。
玄奘足足用了 19 年光阴,将 1335 卷梵语经文全部译成汉语,经文遍布中亚、越南、日本,泽披天下…
公元 664 年 2 月,夜半钟声响起,玄奘于沉静的夜色中圆寂。
高宗哀恸逾恒,为他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送葬者数万人。
他这一生,用最好的年华交付给漫长的旅程,归来已是风霜满鬓,手捧换回的佛法经卷,跪于佛祖面前,他可以坦然说道:此生不负所托。
不忘初心,灵魂宁静如拂晓的幽兰,终得圆满。
*注:部分图片源自纪录片《大唐玄奘》
慈怀共读活动,每10天共读一本书!
战胜惰性,行动起来
和数万书友一起读书,一起进步
在慈怀读书会菜单栏“报名共读”
加入慈怀共读
点击“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点击“共读”,免费报名慈怀线上共读。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慈怀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