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电子行业、产业及领域的信息、动态、新闻与研究报告推送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这款AI编程工具,将会取代Cursor! ·  昨天  
广西新闻频道  ·  南宁市市长侯刚谈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计划 ·  昨天  
程序员的那些事  ·  热搜第一!DeepSeek百万年薪招AI人才 ...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7天精通DeepSeek实操手册》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o3-mini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尹志尧公开发声!中国造芯之路毁于人才,美国顶尖人才均是中国人

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 公众号  ·  · 2021-04-25 15:36

正文

点 击 上 方 “ 公众号 ” 可 以 订 阅 哦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尹志尧公开发声!中国造芯之路毁在人才上,美国顶尖人才均是中国人。



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中国目前已经在尽最大的努力去研发芯片了,但仍然无法打造出完整的一条产业链,部分技术虽然已经达到全球顶尖状态了,但国内没有能匹配得上的同等工艺,导致了尖端技术的价值被无限缩小,而华为的麒麟芯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尹志尧公开发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近期尹志尧接受的《杨澜访谈录》当中,我们就能够得知答案了。



尹志尧早年一直在美国工作,也是业内少有的芯片人才,在他60岁退休之际,他仔细思考了一下人生,发现自己努力了一辈子似乎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也没给国家带来任何的贡献, 60岁的他毅然决然地踏上的归国的道路,回国之后他创办了中微半导体,在他所带领的团队努力之下,帮助中国攻克了众多芯片领域的难题。

在《杨澜访谈录》当中,尹志尧老前辈表达了自己对于目前中国半导体形式的看法,大部分都是对未来的期待和鼓励,但其中他所提到的一段话,让国人感到了无地自容。



尹志尧公开表态:“在半导体领域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差距,虽然至少是三代的技术,但这样的劣势只需要花5-10年的时间来挽回。”而他如此自信的原因就在于“人才”上,他表示:“中国人足够优秀,肯定应付这一切”。

之后他还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 在他还在英特尔工作期间,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英特尔内部研究所的组长、经理全部都是华人,真正从事技术研发的都是中国人,5nm以及3nm的三极管结构,也是由华人教授胡正明提出来的, 中国人在美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只要坚持下去,在国内也一定科技实现技术突破的。


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就是“科研氛围”以及“待遇”,但如今国内这两点都已经完善了,依然有很多科技人才不愿意回国,而有很多清华、北大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也选择留美,这才是“中国造芯之路最大的困境”。

美国顶尖人才均是中国人


相信此前大家都有看到一则消息,那就是国家下调了对于清华、北大的拨款,每个学校都减少了至少10个亿,相当于减少了20%的份额,然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却多了6000万的拨款,而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任正非很早之前就提到过。



任正非就关于为何华为很少招收“清华、北大”的学生做出了解释,这两个院校大部分毕业生都会出国深造,而首选的国家就是美国,在毕业之后大部分都留在了当地工作,这也导致了出现了我们花大价钱购买的进口设备,居然就是中国人制造出来的情况。

看到全美顶尖科研人才的分布情况,身为中国人哪一个不为之“心痛”呢? 全球顶尖的材料专家排行中,前六名都是华人,而这些人大都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培养的人才去海外渡了一层“金”,在拥有足够的知识之后,却纷纷选择“叛逃”自己的国家,这就是我国花大价钱培养的人才!


为何留住人才就那么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