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
小编最近收到一个神秘的海外包裹,里三层外三层好不容易拆开......我 [哔——],谁从意大利寄来了个“屎盆”?!
屎盆者,牛屎做的盆是也。“始作俑者”不仅对这“成色质朴”的餐具赞赏有加,更要命的是,还给我绘声绘色讲了一个关于牛屎逆袭的励志鸡汤故事。
阅读时间:正经读💩的3分钟
放牛娃变身艺术家
“不要担心用牛屎做的盘子吃饭,它同我们的食物一样有机。”意大利农场主Gianantonio Locatelli说。
是的你没听错,用他家农场牛屎做的盘子。
牛粪发电,牛粪施肥,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Gianantonio比别人走得更远,在提炼过的牛粪渣滓里研制出一种名叫“Merdacotta”的材料,破天荒地把牛粪搬上了餐桌,化为艺术品,不仅赢得了米兰设计周设计大奖,更先后在米兰、伦敦、巴黎、纽约展出,完成了养牛倌到前卫环保艺术家的华丽转身。
让我们一起去逛逛他创办的“牛屎博物馆”,就在米兰附近的皮亚琴察。
奶酪虽香,150吨的牛粪咋整?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又到了一年之中最色彩缤纷的时节。周末到乡间农场走走,向来是意大利人喜爱的春游踏青选项。近两年米兰附近有一座农场忽然走红,媒体与市民争相到访,却不是因为农场里养的2500头牛,而是由于一座别开生面的“牛屎博物馆”(Museo della Merda)。
博物馆坐落于皮亚琴察市辖下的Castelbosco小镇,一座中世纪晚期的城堡内,农场主Gianantonio就住在楼上。此地所在的波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草丰美,盛产牛奶与乳制品,比如著名的格拉娜·帕达诺干酪。
Gianantonio家的奶牛场,是意大利名列前茅的格拉娜·帕达诺干酪生产商,每日除了生产5万公斤牛奶之外,还会产出不那么受欢迎的副产品——150吨牛粪。
“牛粪如果处理不当,会带来许多问题。释放的沼气会污染环境,更别提臭味了。”为了处理每日的15万公斤牛粪,Gianantonio也是煞费苦心。
他先是投资安装了一套设备,从牛粪中提炼沼气发电,每日可生产出满足3000人使用的电量。又通过热交换设备,从牛粪中开发热能,为自家城堡供暖。剩下的废料,依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生产有机肥料。牛粪的一物多用,至此也算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这餐盘,一看就是“烧熟的屎”做的
如果Gianantonio仅满足于此,他与其他实践废物回收的农场主就没有太大区别了。
沼气池中此时仍有大量渣滓,他认为还可以物尽其用。于是他在已经经过几次提炼的牛粪渣滓中加入粘土,烧制出一种全新的材料,将之命名为“Merdacotta”。
“Merdacotta”这个名字诙谐幽默,稍通意大利语的人看了都会忍俊不禁。
它由“merda”(屎)与“cotta”(熟的)两个单词合并而成,字面意思是“烧熟的屎”。这显然衍生自另一个词“terracotta”,“烧熟的土”,即常见的陶。加入了粘土的牛粪,烧制出来的效果,确实与陶十分相似,我们姑且称之为“屎陶”。
由于经过几次提炼,屎陶已经完全没有臭味,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与家居用品,如花瓶、花盆、墙砖等。它呈原始粗犷的砖红色,有质朴的乡村风味。
最有象征性的产品当然是马桶,最大胆的则非餐具系列莫属——用牛屎制作的杯盘碗碟吃饭喝水,绝对挑战心理承受极限有没有?
在伦敦卖出第一套屎盘子时,我特别高兴,食物的循环终于圆满了。
——Gianantonio
“如今的趋势是轻盈的塑料取代沉重的陶瓷,而我们是塑料的对手。”他介绍,屎陶中的牛粪含量可高达80%,质地比传统陶土要轻盈得多,不仅是一件环保概念产品,也完全具备与塑料器皿竞争的实力。
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
牛屎博物馆诞生于2015年,正是米兰世博会如火如荼之际。
当年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能源”,探讨的是农业与环保主题。“当时人人都在谈论食物,只有我们在谈论屎。”
博物馆的logo是一只屎壳郎——博物馆的主题是转化、再生、变形,屎壳郎就是大自然天生的牛粪改造者。
官网截图,点击屎壳郎可切换轮播图噢
参观牛屎博物馆,城堡只是一部分,整个路线包括参观农场与牛粪处理工厂,更会提供导游讲解服务。你可以近距离接触牛牛们,亲眼目睹从牛粪到屎陶的整个转化过程。然后你会发现,这个农场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牛屎味中弥漫的当代艺术气氛。
农场入口的那个玉米叶子形状的花坛,是艺术家Anne与Patrick Poirier的作品,与城堡中央展厅内的玉米叶形地毯相呼应,寓意天然元素的转化与循环。
农场围墙与工厂外墙的彩色壁画,出自英国艺术家David Tremlett之手,这位旅行作家受农场的自然与工业环境启发,创作出一系列的色彩与平面几何外墙。
认真欣赏博物馆内的展品,更会发现这是一个相当不俗的当代艺术展,合作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国,探讨的话题涉及到科学、技术与艺术,相当前卫。
例如,博物馆里有一个展厅陈列了一套发光装置。满墙的玻璃瓶子,散发着黄绿色的荧光。这是一种以沼气维生的转基因细菌,在荧光酶素的作用下,能实现100%生物发光。
又如,德国艺术家Michael Badura创作于1967-1969年的一幅装置作品,在多个试管里混合了水与不同物质,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与颜色,表达对人性“纯真”与“污染”的思考。而他在牛屎博物馆里带来了一个新版本,在试管中混合了水与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列出的生物的粪便。
连屎都能改变命运,多治愈!
成人羞于启齿‘屎’字,我却为它做了一个博物馆。博物馆是个雅字,屎是个俗字,我将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了一起。
——Gianantonio
谈起“屎与博物馆”这个话题,Gianantonio可是津津有味,“俗不一定是不好的,我要举但丁和乔托作例子。乔托是第一个把耶稣当有血有肉的人来画的画家,但丁写作《神曲》用了各种词汇,包括高雅的和低俗的,他在《地狱》里就多次使用了‘粪便’这个词。”
谈论屎要祭出两位文艺复兴先驱大神,规格也是足够高了。这位生于1956年的农场主,可不是目不识丁的农民。
他大学时主修法律,毕业后继承了父亲的农场,70年代曾赴美国学习养殖,期间多次前往纽约,深受波普艺术风潮的影响,有许多艺术家好友。他表示,“当代艺术能够让你敢于实验新的想法,它可以接受荒诞的东西。”
牛屎博物馆确实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释。参观过程中不断打破你对“屎”的刻板印象,一开始惊讶于创新的环保理念,到后来简直教人想起“解构主义”来。
从前看过一本香港漫画《屎捞人》,是麦兜之父谢立文创作的,也是一个关怀“废物”的故事。故事表达了社会底层人士的梦想与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格调是忧郁的。
而同样是“屎”的故事,到了Gianantonio的牛屎博物馆,就变得充满阳光与积极意义起来,因为他真的做到了,把“屎”变成了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
我想这背后传达出一条哲学信息:所有人都是有希望的。如果连屎都能做到,我们还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呢?
——Gianantonio
► 牛屎博物馆 | Museo della Merda
地址:FRAZIONE CAMPREMOLDO SOPRA LOC. CASTELBOSCO 29010 GRAGNANO TREBBIENSE (PC), ITALY
官网:http://www.theshitmuseum.org/
票价:5欧元
参观方式:开放日期有限,需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进行预约参观
- END -
撰文/ 吴淑华 编辑/骆仪
图片来自牛屎博物馆官网
最世界独家约稿
-版权信息-
本文为穷游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回复“目录+以下关键词”,如:【目录 美国】,收看往期内容。
亚洲 | 欧洲 | 南美洲 | 北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南极 | 香港 | 台湾 | 日本 | 韩国 | 泰国 | 斯里兰卡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土耳其 | 意大利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西班牙 | 美国 | 加拿大 | 海岛 | 户外 | 自驾 | 火车邮轮 | 购物 | 美食 | 酒店 | 摄影 | 签证 | 技巧 | 旅人 | 盘点 | 谈资 | 话题
以自己的视角和方式体验世界
QY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