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有些青年把几十年前的事故当成自我吹捧的素材,沾沾自喜,广为流传。很多要脸的人实在看不下去,站出来批评。
批评归批评,这文章是新年第一爆款,确是不争的事实。几千万人阅读,几十万人点赞。这就成为了一个现象,比一切批评更有说服力。说明我们身边的确有很多人是这样想的,文章正好搔着他们的痒处,而且对批判的声音不服气,不接受。于是批判的人更生气,觉得是一个时代的道德堕落。
我有些不一样的观点,斟酌着说。
人有虚荣心。想听自己好话,想看到别人不如自己,这算不上道德堕落,这是普通的人性。
一个人想听好话,有些人就专门说好话,投其所好。这些恭维要拒绝起来很难,非有大智慧大定力不可。普通人抗拒不了,听完上句想听下句,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也有这种心态,不要自责。人都有情感需要,不妨偶尔取悦下自己。
取悦的同时,头脑里要有一只眼睛,看到自己这一刻的理智不在线。看到就可以了。仍然可以听得美滋滋,一边心里明白:「
我就是好这口,就是想听这些话自嗨一下,我知道自己现在是飘的
」。这只眼睛就叫自察,对自己当下状态的觉察。
有觉察,就不会把这些话太当真。
这些花样百出的恭维话,以前叫做灌迷魂汤。汤本身的滋味并不坏,坏处在于「迷魂」。
缺乏自察的人,听这些话上了头,
明明应该从过去的错误
里
吸取
教训的,反而到处炫耀,
给人笑柄。
更有甚者,
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产生
错误判断,
这时候如果
做重要的事,就像酒后驾车一样危险。
有些狠人,看到这碗汤一口都不沾,立刻全都倒进马桶里,这是最安全的办法。但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到的人,你硬要他不喝也没用。只能告诉他,喝就喝吧,只是不要太当真,别忘了飘飘欲仙的时候睁开眼看一看自己,这就不会丢了基本的「魂」。
有些做领导的人,你看他喜欢听人拍马屁吧,他心里明白得很。一千句一万句马屁拍上去,他笑眯眯地听着,最后一问:「小李,你今天嘴这么甜,心里又在打什么小算盘了吧?」这就是领导的水平。既享受了汤的美味,又不会被小人所趁。
能做到这样,差不多就够了。
更高级一点的自察,
不但看到
自己爱听好话,还能看到为什么爱听。
他知道是最近的心理需求。
这段时间太累了,压力太大,神经紧绷,自我怀疑,需要听一些恭维话自我抚慰。换句话说,他能看到自己的状态有些问题。
有人遇到问题就去打游戏,有人去看电影,那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喜欢听一听别人怎么颠倒黑白挖空心思讨好我,引为一乐。有何不可呢?古代的宫廷有弄臣、小丑,我就当是请个小丑给自己表演解闷,
逃避一下生活的困难。——重点是,我很清楚自己有困难。
这种深度的自察,可以让自己看到更多。
逃避虽然(在有些人看来)可耻,但有用。
只要你心里知道是在逃避,这就不是破坏性的「逃避」,甚至在另一个层面上提醒了现实。
我有个朋友爱看武侠小说。一遇到事他就看小说,告诉老婆:「我先逃避一下。」这话说得很妙。他老婆也是妙人:「逃避多久?给我个期限」,朋友说三天。三天后也不用老婆催,他就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了。
看小说,打游戏,抽烟,喝酒,都是逃避的办法。很甜美。并不解决问题,但它们本来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靠自己。人有权利选择逃避,沉溺于这样那样的甜美,三天,三年,或者一辈子。我们心里看到了有问题,解不解决就看个人怎么想了。不解决也没关系。但这时要怪罪那些生产小说、游戏、香烟的人吗?是他们让人无从选择吗?他们只是提供了逃避的工具而已。
当然,前面说的那种迷魂汤文章,和健康的小说游戏不一样。它更有迷惑性,对人的危害更大。写那些文章的不是什么好人,我也很想骂他们。但我又想,没必要为这种人浪费时间。我对自己也有自察:我今天说这些话,是想说给写那种文章的作者听,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多坏吗?不是的,他们早就知道(知道了也不在乎)。我这些话,
是说给那些在有时候可能需要那种文章的人听的。
他们
多一
点自我
觉察
,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