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高管会(
ITGGH13
)
----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
[email protected]
作者:丁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诗刊》社编辑。新浪微博:@神仙丁鹏
- 01 -
考上北大研究生后,最常被问的问题是
“那你本科是北大的吗”
?
通常发生在初次见面,我能感受到对方的期待,我能猜测到对方已经备好了夸赞之词。但,我不得不将对方的期待打个折扣,
“不好意思,本科不是北大的”。
出于惯性,对方一定会追问“那你本科是哪儿的?”“小学校,没什么知名度。”对方觉得你谦虚,或者想为你挽回点颜面,“你说说看。”我实话实说。
“哦。”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对方的确没听说过,但忘不了客气地恭维一句:“那也挺厉害的。”
- 02 -
我想这种尬聊一定不止发生在我身上,因为它太日常了。所有考上“某大”的硕博都免不了要被问“那你本科是某大”的吗?
你想不明白,本科是哪儿重要吗?
当然重要。这涉及到你在对方的心理定位,是一个999K纯金学霸还是银鎏金或铜鎏金的学霸。或许也涉及到对方对自己的心理定位。
曾经有位外校同学得知我本科学校对我说:
“原来北大的生源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
我不知道他是故意还是故意说出这句话。但好一阵儿,我都感觉到抱歉,尤其对我们专业41位同学中17位来自北大本校的同学,和其他来自复旦等名校的同学。我想,会不会因为我考上了北大而给北大抹了黑。
其实,本科时我就很怕别人问我学校。我于2009—2013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读会计学专业,学校名字很长,12个字,一口气说出来有点缺氧。简称也很长,“西建大华清学院”,说的时候未免底气不足。
特别羡慕名字短的学校,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北京大学,简称“北大”。
短促的句式比长句更有效率,也更有力量。
我本科学校是独立学院,也就是三本院校。
虽然设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名下;虽然全部师资都和校本部共享;虽然全部专业都在陕西省二批次招生;虽然截至2017年,全国已有23个省取消了第三批次本科,国家也支持全国各省份尽快取消所有批次。但占全国高校总数高达四分之一比例的独立学院与民办大学,在一些人眼中仍处于所谓“
中国高校鄙视矩阵本科生链条最末端
”。
- 03 -
我有三本学生最常见的那种自卑。
甚至在别人问我学校时,回答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后来发现这么回答不仅有撒谎的心慌,还挺人格分裂的。甚至我都没参加过招聘会,因为听说招聘会看大门的不让三本的学生进。我本科毕业的工作是网投的,第二天就通知我去面试,面试的时候hr看到我是男的、活的就问我签不签。我看是个中字头企业说出去也不算太丢人,就签了。干了一年,月薪从1750涨到了2800。涨到2800的那最后六个月押了我六个月工资,我天天担心公司倒闭,就干脆辞职考研了。
研究生复试时,一位考官问我本科是哪个学校的。我回答是一所三本院校,考官就没有再问下去。
读研以后和同学交流,才明白老师可能只是想问一下师承,既然我从会计学跨文学跨这么猛,也就没有再问师承的必要了。
辞职11个月后,我拿到了北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拿到通知书我很忐忑,虽然老师们没有因为我的“出身”放弃我,但入学以后我能融入到环境里去吗,我甚至为此焦虑到在知乎发帖子,问三本考入北大却担心无法融入怎么办?
下面有一条回复是,
“你能这么问,表明考上北大也就是你人生的顶点了”。
我感谢当面给予我的所有批评,无论是温和的,还是刻薄的,批评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确实是我自己想得太多、气魄太小。
我以为会有江湖中传言的那种鄙视链,但开学以后发现园子里的人在自己钻研的领域确有舍我其谁的傲骨,但在为人上却很谦恭。所谓的鄙视其实是来自外界的,当我第一次看到那句著名的“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我不得不问自己,怎么办,我成二流了。我要是再努力努力,考上博,就成三流了,这个Bug怎么破?
- 04 -
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在通识教育上,我实在比北大本科毕业的同学差了一大截。但在专业领域,我用右手拍着我的左胸说,还可以。
在创作上,我始终保持着和刚开始一样的笃定和坚持。我小学一年级无师自通地给女生递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虽然不确定人家小妹纸能不能看懂。小学五年级,我情书已经能写出得意之笔,就是每次被学妹撕了以后都有点心疼。初中一年级,我立志成为一名作家,尤其酷爱写诗,每次写完都拿给语文老师看,语文老师不胜其扰,就和班主任举报我有早恋迹象,害我被找了两次家长。
高中时我砥砺前行,成绩从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的年级第16名降到了最后班级吊车尾,感谢班主任王剑鸣老师对我的成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把我从快班轰出去。高中二年级我开始发表作品,也获了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高二组三等奖。高考时我数学超常发挥考了62分,模考时最低考过30多;语文发挥失常,考了119分。
高考没报汉语言是因为我的成绩只能上三本,三本的学费比较贵,我要哄骗我爸继续供我读书,只能曲线救国。我报了会计学然后忽悠我爸这个专业最火,三本出来也超好找工作。
大一结束,我在我们校区注册成立了中文课文学社。当了一段时间社长我发现影响创作,就挖另一个诗社的墙角,挖来个副社长,让她接替我做文学社社长。此后,我就专心致志地搞创作。
大学毕业时,我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2014年春节,我没回家,就是月薪1750那几个月,我住在月租100元的米家崖村喝着西北风,突然发现北大中文系开设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其中一门专业课考写作,也就意味着这门专业课不用复习,因为我唯一会的就是写作了。
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我认真备考了一年。考上了。开学后选导师,我给比较所张辉教授发邮件,简单陈述了情况,问张老师能不能接受我。等到的回复是欢迎。感谢我导!
研一结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我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最高的,但课外加分很不厚道地加满了,于是得了专业第一名,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还侥幸获了北京大学专项学业奖学金、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学金、两次获研究生科学实践创新奖学金,并在北京大学2015年度学生优秀网络作品大赛中获得网文类三等奖。
研二时,网教办的老师找到我,让我任北京大学E+网络新青年发展联盟网文组负责人。毕业时,我的毕业作品被评为优秀毕业作品。并以笔、面试第一的成绩考上了《诗刊》社编辑岗,与第二季《中国成语大会》冠军、《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师兄成为了同事。
8月份,我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像少年一样奔驰。
- 05 -
我毕业了,仍然会反思我们的教育。龚自珍在百年前呼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什么今天反而会有所谓的高校鄙视链?
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想我考上北大研究生应该没有给北大抹黑,毕业后我仍然会坚持梦想不辜负北大的培养。
我永远感激这段经历。
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样热爱它。
我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妄自菲薄,也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数典忘祖。
曾经,我考北大,为了摘掉三本的帽子,如果仅仅满足于这样,我就辜负了北大对我的培养。北大教会我的是自信地戴上三本的帽子,这代表一个人拥有了独立的思想。
来源:学术中国(ID:xueshuzhongguo),综合:中国青年报(ID:zqbcyol)、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作者:丁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诗刊》社编辑。新浪微博:@神仙丁鹏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为什么学历漂亮的硕士却经常被末流学校本科生打败?
今天见到单位里一个新报道的学妹,同校毕业,便上前寒暄了几句。看着她青涩叫“学姐”的样子,才突然发现,时光匆匆,自己都已经工作两年了。
在这两年里,从最初的不适应、上班恐惧症,到现在的得心应手甚至被视为单位的青年骨干,我觉得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工作经验,更宝贵的,是思维方式脱胎换骨的转变。
我曾经一度以为勤奋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道路,但是工作后的诸多见闻和感受让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毕业第一年我过的很辛苦,除了上班,自己还开了一个咖啡馆。
当时内心的文艺情怀爆棚,觉得咖啡馆就应该坐落幽静之地,不争不闹,静候每一个恰好遇见的客人。连发传单做团购这样的事,我都不愿做,觉得俗气。咖啡馆团队的能力很强,咖啡做的特别棒,并且精益求精的配备了最好的咖啡豆和最纯的各种物料,坚信有品味的客人自会感受得到。
但是,在厦门这样一个高租金高地价的城市,我的经济情况撑不起我的理想主义情怀。我很快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此刻我开始观察与我同时起步的一个蛋糕品牌,一年时间不到,他就已经迅速盈利并开启了第二家分店。
与我不同的是,他选择的主要阵地是互联网平台,社交、电商、订餐平台等各种app。
借助这些平台,他的客户圈打破了小社区的局限性,整个城市的客户资源都可以为他作用。城市地带的客户群一般都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在同等美味的基础上,方便快捷才是他们的首选。
他的选择对了,于是他走的比我更快一些。
在工作中也一样。每个人的能力差距并不会太大,但选错了会绕一大圈弯路。每接手一个新项目,我们更应该花时间研究的是选择的方向。
例如咖啡馆营销这一块,大中型城市也不同于小乡镇,小乡镇讲究安逸,但大城市追求效率,适当开发利用城市的互联网发展优势,能够让咖啡馆更好的生存下去。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越来越优秀,这是一句老话,但说出了朴素的真理。因为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你的生活。
他们一般都很自律。你葛优瘫刷微博逛某宝的时候,他在你身边快速翻书做笔记;你早上赖床不锻炼不化妆踩点到单位的时候,她已经神采奕奕唇红齿白的坐在办公室列好了今天要做的一二三四……
这些个时刻,你会不好意思的。
这样意志力坚强的人,大多都是行走的鸡汤,你看着他坚定不移的样子,下意识就会忍不住想向他学习,期待变得像他一样酷。
他们一般都有见解独到的思考,这是常年看书与实践的结果。当你人云亦云蜚短流长时,他选择沉默,因为他知道随意评价不确定的事实没有意义;当你千篇一律的处理事情时,她选择标新立异,创新的思维与精彩的发言惊艳四座…
这些个时刻,你会慢慢被推着去反思自己,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就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他们还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他演讲能力强,她PPT做得好,他写的文章行云流水,她的交际能力特别强。
这些优点,都会让你看到自身的不足,而他们,就是你最近的学习榜样。只要你愿意观察,你总会有所收获。
两年前我也曾是个很内向的人,但现在改变了许多,因为我的导师是一个自信开朗的人。也因此,我受到了很多影响,当然也在于我自己愿意尝试改变。
甘于平庸与淡泊名利是不同的,前者大多是并不优秀且意志力薄弱的弱者,后者则是过尽千帆阅遍人生的强者。
大部分人本科毕业,都有23岁了吧。在30岁之前,体力与脑力都最好的7年时间里,工作前期混沌迷茫,恋爱结婚,怀孕生娃,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光阴,其实没有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