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寸邮缘
集邮知识,每日推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物资集团北方云景接入DeepSeek ... ·  4 天前  
理想国imaginist  ·  直播预告|任剑涛教授空降,现场亲签 ·  3 天前  
理想国imaginist  ·  直播预告|任剑涛教授空降,现场亲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寸邮缘

地方选题邮票:《西藏文物》

方寸邮缘  · 公众号  ·  · 2019-12-02 00:00

正文

《西藏文物》特种邮票为第三套地方选题邮票,系西藏自治区选题,为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邮票的画面,均以“唐卡”中的“莲花座”为背景,将文物置于莲花座中,用象征圣洁的莲花座,衬托着雪域高原的珍贵文物,具有更强烈的民族性,体现出浓郁的西藏民族艺术风格。

邮票首日封(总公司)

各枚图案详解如下:

第1图【陶罐】

出土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卡若”在藏语中意为“城堡”。传说在元代,有一个名叫多达的将军欲征服此地,藏族人民筑城抵抗,最后城堡虽被攻破毁废,但名称却保留下来,并因袭为村名。卡若遗址是1977年在修建昌都水泥厂时发现的,1978年和1979年又分别进行过正式发掘,遗址有数十座不同结构的房屋基地,有粟的遗迹和猪、牛骨。遗址分早、晚两期,经碳14断代为公元前3085年至2005年,所发现的8 000多件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最多,出土的红陶和灰陶罐、盒、钵有1 000多件,其中罐类达892件,其大小悬殊,制作均较细致,可用来汲水、烧煮食物或储存粮食。邮票上的双体兽形罐是出土陶罐中的珍品,高19厘米,小口、宽唇、直颈,器腹为袋形双体,底部各有圈足,器表饰锯齿形刻划纹,并加黑色彩绘,整个陶罐的形体似双兽对立,较为罕见。但其纹饰与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有相似之处,表明自远古以来青藏高原就同黄河流域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那里所创造的文化代表着祖国历史的一部分。此罐现由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收藏。

第2图【宝胄】

胄,是古代打仗时戴在头部的盔甲。此胄为公元7世纪的唐代或吐蕃时代之物,相传为松赞干布所用。现珍藏在北京故宫武英殿。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在新旧《唐书》中称弃宗弄赞或弃苏农,公元629年继赞普(王)位后,继续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拉萨,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制订官制,建立起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与唐文成公主联姻,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入国学,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649年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对藏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加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3图【天体运行图】

这是一幅长157厘米、宽138厘米的“唐卡”画。它不仅是西藏清代的绘画作品,也是研究近代天文历算的重要文物。现珍藏于布达拉宫。这幅画是根据《白琉璃》的记载绘制的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上面画了很多星球,每一星球画一动物图形来表示,各按一定的轨道运行。古代藏族人民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其它星球的运行,观察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和草木鸟兽的生长情况,从而制定了自己的历法。从所画动物图形看,与内地天文学上把天体划分为十二宫是完全一致的,这些天体行宫的划分,能推算出准确的西藏历法。藏历与内地夏历干支纪年一样,用十二地支属相纪年,又以十天干配五行。

第4图【珍珠曼茶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