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场妹的朋友一脸兴奋地给我分享一篇文章,说是干货满满,值得一读。
场妹半信半疑地点开了。只是没想到习惯碎片阅读的场妹,竟然一口气把这篇长文读完了。
如何花小钱做品牌?营销、传播相关从业者如何系统规划职业?向下要如何管理部门,向上又如何管理领导?
针对这些困扰众多从业者的问题,这篇文章给出了简洁明晰的答案。
不管你是做新媒体品牌营销还是传播,这篇来自前宣亚国际高级副总裁陈志杰的文章,场妹都想分享给你。
————
从宣亚国际高级副总裁的职位退下来,2015 年我开始在“在行”接受咨询,两年时间大概接触了 400 多位学员。
我的学员有来自初创公司的,有来自媒体的,也有在腾讯、完美世界这样比较大型的互联网公司。
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品牌、市场、公关、营销领域的负责人。
虽然大家的工作任务是繁杂和琐碎的,但很多人都曾对我抱怨“营销传播工作繁重,做多做少感觉都差不多,领导不够重视,自我价值不高。”
我知道,他们这是正在面临“体系化提升的瓶颈”。
Laura 是经常与我沟通的一个女学员,她进入到一家创业公司两年了。
勤奋靠谱,执行能力也强。有一做一,有二做二,工作细致又高效。但一直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她想不通。
拿着业绩对领导各种明示暗示,似乎都不得要领。
我笑了,问她:“你想过晋升之后要做些什么吗?”
她愣住,一时半会陷入了“我是谁,我该做什么”的沉思中。是了,习惯被安排、还不会安排他人的 Laura,其实缺了做领导的首要战略性问题——系统性思考。
做什么?
怎么做?
怎么做更好?
品牌市场的负责人经常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但其实整体都可以归结为两句话——系统性思考,体系化提升。
系统性思考是对自己工作的全面审视,体系化提升则是在全面审视的基础上每一模块的优化与精进。
现在的互联网课程,大部分都偏向于传授某一模块(做什么)的工作“怎么做”,以及“怎么做得更好”。
比如“如何撰写一篇10万+的文章”、“运营公众号的15个小技巧”、“展开社会化营销的6个秘诀”、“企业如何使用DMP进行精准营销”……
这类具备丰富实战经验和技术指导的模块化课程,比比皆是。
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提升模式,对于像 Laura 这样需要系统提升的学员就会有整体发展的瓶颈。
网上关于“1.01 和 0.99”的讲法虽然有些偏鸡汤,但也并非不无道理。
Laura的问题比较典型,我最近把这两年接受到的上千个问题的咨询重新做了下梳理,惊人的发现80%的问题基本是围绕四个场景展开的——
初创公司如何花小钱做品牌?
品牌究竟是如同顶层设计般的必需品,还是锦上添花的奢侈品?我也经常反复地问自己。
为此,我写了一些文章,也做过一些分享,归纳了初创公司创建与推广品牌的 8 大原则——
新品类、立信条、好名称、超级符号、人格化、好故事、假想敌、仪式感。
但纵使我有一套方法和工作框架能回答“做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做好”,CEO和我都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
毕竟对初创公司而言,战略(定位)、用户(现实)和品牌(理想)究竟重要性如何,本身就是个包含了时间、程度、顺序的复杂博弈关系。
初创公司基本上是不会有大预算的,所以先别羡慕那些牛逼哄哄的案例。
大手大脚的媒体宣传与创意投放,并不值得初创公司现阶段就大量复制或学习,还是扎扎实实的从用户运营开始做品牌运营的积累!
初创公司的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一定要有运营的思维,也一定得有闭环的思维。
尤其是在初期“产品就是品牌”的阶段,还是从自己能掌握的资源开始,完善用户流程,搜集用户体验评述,通过运营优化,获取低成本的流量。
坚持用户运营的正确方向,不动摇,不折腾。过去流量思维 10000 个咨询用户最终转变 100 个付费用户,现在是口碑思维,100 个满意客户会带来 10000 个咨询用户。
假以时日,时间会成为品牌最好的回报,这其实就是最典型的小成本做品牌的最好方法。
不要过分迷信传播量和 10W+ 的媒体表现,而应以用户的增长、满意度的增长、合作与置换资源的增长为优先。
市场推广也一定是围绕着用户的,找到决策流程、用户画像数据和最佳转化场景,才是一开始就得认清的目标。
我负责公司的品牌/传播/公关/营销的工作,
我该如何规划这项工作?
面对这一类问题讨论,我通常会请咨询问题的朋友提前思考和准备二项“作业”——
一项是把公司的业务目标列出来,并且依重要性和紧迫性做排列,另一项则是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个汇总。
第一项作业,其实是我判断对方是否能明确公司的业务方向和目标,以及是不是理解品牌/传播/公关/推广活动的任务,其实都得服务于公司的业务战略和目标。
当然,很多年轻的朋友都会犯一个错,就是很在意自己手边的战术工作,而忽略了规划和验证的重要性。甚至忽略了和公司领导或是其他部门的同事,探讨与明确(阶段性)业务目标。
所以,当我们明确了具体的一些业务目标后,就能一个个检视和讨论目前安排的工作任务,是不是合适、有没有疏漏、要不要调整。
第二项作业,则是我判断对方如何具体展开部门或自己的工作,以及用什么维度来展开年度/季度/月度规划。
通常除了时间轴,常见的分析维度还有职能(品牌/传播/公关/推广活动/投放)、目标用户群(用户群1/2/3)、用户体验流程(知晓、兴趣、搜索查询、行动、口碑)、用户转化(展示、点击、留咨、激活、购买、成交)等。
和第一项作业一样,不论是设计一个活动还是推广campaign,我们在前期规划时,也都要先明确需要达成的目标。
这样的工作规划才有指导意义,也才能看到不同职能之间的配合。
如何呈现工作成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尤其是需要争取领导和其他部门同事的信任和配合时更是如此。
所以一定要记得多用数据、图表来可视化成果,而这一点也是需要提前就规划好形式的。
刚接手新部门管理工作怎么安排?
具体要分哪几块?
根据我前两年实际走访与调研一些初创公司,以及我个人在企业里的经验,我把市场营销中心的主要部门与工作,分成了市场部、品牌部、公关部三个部门以及相应的工作。
这样的分类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家初创公司,但实际上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部门结构和工作安排,也为 CMO 以及刚接手部门管理的部门经理,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参考。
在大量咨询和访谈中,我发现初创公司的日常市场推广工作主要还是聚焦于六项任务——
1、运营公司自有媒体
2、负责公司基本品牌信息的发布与更新
3、负责社会化传播需要的创意内容(文案/稿件/海报/漫画/动漫)
4、公关采访、活动与媒体稿件发布
5、商务合作(找渠道、谈合作、换资源)
6、吸引流量,增加品牌曝光(拉新与品牌露出)
所以,对于部门负责人来说,优先掌握和侧重于这些工作任务,肯定是最紧急和重要的。
如何管理领导?
他总认为市场营销工作无所不能。
不是瞎干预,就是随意对外承诺?
这一类问题其实是任何做市场、公关、品牌的同学们最困扰的一件事了。
我们常说,工作的艺术就是管理领导,管理他的期望和行为。除了多沟通,还是多沟通。
一方面尽可能将工作成果可视化,让领导看得到、看得清、看的高兴;
另一方面,也要主动汇报进度、风险、资源、解决方案等问题,切记不要一开始就认为不可能、办不到,自己心态正面一些,才能理性地管理领导的期望。
当然,借助一些外部资源或证据,适时的引导,也是一种让领导理解和体会的做法。
但这两年的营销环境变化太大、也很快,又延伸出很多新的基于不同场景下的营销难题,并且这四个场景性的问题我的看法也只是点到为止的谈,并没有深入和细分。
正好前段时间「PR人」的创始人江山跟我交流,也反馈了一些学员的困惑,我考虑了下,觉得可能用一个体系化的分享更能承载我对这些学员困惑的理解。
前几天大家刷《我的前半生》,贺函的这句台词被很多朋友转发——
我的理解就是——
新的时期尽管传播的规律及场景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系统性的掌握整体的市场营销体系,你就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把每个模块磨炼的精进,任何人就不可以取代你了。
在行的几百个咨询案例中,
陈志杰老师已经累积了许多学员的超高口碑!
Lawrence思路清晰,有理论有案例有建议,帮我理清了很多问题,也验证了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很有收获,谢谢!
志杰老师非常认真,关于品牌的话题非常专业,知识面也很广,聊到教育行业的品牌运营也有很多专业的见解,关键是真的很nice,不知不觉聊了两个小时,收获了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些问题的方向,辛苦啦!
温文尔雅的老师,将互联网看到的听到的结合我们的项目迅速的做梳理结合,并提供很多创意战术。非常阳光而美好的好人,非常专业而耐心的老师,非常真诚而友好的朋友。值得一见!
陈总很专业,很耐心的聆听我们的项目和我们遇到的问题,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很受用。
Lawrence Chen是一位非常谦逊的老师,思虑周到,诚恳热情。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不仅系统地讲解了内容营销的战略体系,还为我接下来的实践操作给出了层次分明的建议。非常赞!如果你对内容营销一知半解并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建议你和陈老师好好请教,他会为你提供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避免你在工作中如盲人摸象。好了,暂到这里了……不过,貌似我还欠老师一杯咖啡~
现在,前宣亚国际(国内最领先的整合营销传播机构之一)的营销高级副总裁陈志杰老师将用 8 周的时间,自 8 月 24 日起连续 8 周每周四 20:00-21:30,系统性讲述——
新时期成长型公司的市场营销到底应该如何做?
并且,再用 8 周时间通过微信群的方式集中解答学员的实操困惑,真正的系统化而并非某一模块单方面的提升。
注:陈志杰老师的 8 周大课,8 月 24 日已经开课了,回响极佳,欢迎大家报名;报名后可以回听首课,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相当于一次免费的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