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头版
2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聚焦头部与标杆,报道品牌背后的营销密码与增长逻辑。+V: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茅酒圈  ·  飞天跌破2200!茅台酒2月18日行情价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头版

“歧视女性”的梅见文案,男性看了都绷不住!

品牌头版  · 公众号  ·  · 2025-01-15 19:03

正文



2025年刚过去没几天,品牌闹出的笑话就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了。


大概是做营销的打工人也盼着过年无心工作吧,单单是非常容易过稿的新年文案,也在接连翻车。


这不,前有优衣库的“新天快乐”贻笑大方,梅见青梅酒就着急出来转移视线了。


图源:小红书@一颗鑫鑫子


对于梅见文案被指“歧视女性”这件事,有人可能觉得大众太玻璃心,过于杯弓蛇影,但有人觉得其品牌市场部蛇鼠一窝、龙蛇混杂。


但我觉得,到底是无心之失造成的“虎头蛇尾”,还是有意博眼球来“打草惊蛇”,恐怕只有梅见自己知道了。




“贤婿,你受苦了,哈哈哈,我女儿其实没那么配得上你。爸赠梅见新年酒。”


图源:微博@齐鲁晚报


这就是梅见新年包装上光明正大出现的文案。


都说好文案有画面感,这句文案做到了。

浮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面带笑容向女婿敬酒的岳父形象,亲切慈爱,再脑补一下对面的贤婿,一定受宠若惊,臊红了脸。


好一个其乐融融的年夜饭画面,年味太足了。


可是,如果再脑补一下旁边女儿的表情,恐怕很多女性笑不出来。


女儿好不容易劝说丈夫回自己家过年,孝敬自己的父母,结果被自己亲爹一顿贬低,说配不上老公,脾气好的就忍下了,脾气不好的恐怕要掀桌子。



正应了网友争议的点,这文案根本不尊重女性。


但如果就此给梅见市场部打一个“厌女”的标签,其实也不合适。


再看这句,“姐们儿,祝你新一年兜里的钱像男人一样够花”,这不是给全体男性戴上一顶“花心”的帽子吗?广大男性网友看了怕是也心里不舒服。


图源:微博@快乐追星十级学渣


或许正如有网友所说,这其实是梅见文案部在进行男女大战,不然为什么每一句都充满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而最终结果是,把男女用户都得罪了。



但我更相信,出现价值观这么离谱的文案,很可能是写文案的员工被拖欠了工资,或者是其领导年终奖发少了的摆烂操作,不然,为什么从上到下没一个人觉得不对劲?


要不再看这句,“郑重声明哈,每次妈妈说你的时候,我没有附和哦”,读起来完全让人不知所云,男女都是一脸懵逼状。


图源:微博@成小直


每个人对文案的理解千差万别,但梅见推出这些文案的后果没有争议,就是把品牌口碑作没了。


在此之前,人们对梅见的认知是:青梅酒,名字很有诗意。


此事件一出,网友纷纷爆改品牌名“梅见”,完全没有嘴下留情。



“好酒梅见”,让很多人“再也不见”了。




虽然文案摆烂,梅见的公关部倒是相当有行动力。


从登上热搜引发争议,到品牌官方发出道歉声明,梅见算是做到了危机公关要求的速度第一、承担责任原则。


图源:梅见青梅酒官微


梅见的声明倒是破了网友关于男女大战的猜想,声称这些新年贴、新年对联是发动员工、各地市场、书法爱好者、消费者参与书写的。


品牌官方微博此前放出过一些作品,包括古人的诗词、现代人的祝福语等,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


但执着于把“我”写成“吾”,就有点不伦不类,过于掉书袋了。


写这些新年贴的人像是有点文化,但不多。


图源:梅见青梅酒官微


此外,梅见还验证了我的一个 猜测,之所以出现这些争议文案,是“内部审核流程出现漏洞”。

再看梅见道歉声明的落款是“梅见品牌全体员工”,不免让人猜测,是哪些倒霉的打工人要在过年前背锅,失去工作了。


不禁联想到此前古茗让员工身挂“谢罪牌”,手戴杯托“手铐”,面向镜头忏悔自己的“罪行”,虽然品牌称是在玩梗,但明目张胆把员工当牛马,让人笑不出来一点。


图源:天眼查


梅见犯了相同的错误。直接让员工承担责任,而不是品牌负责,这种做法属实有点没有人情味,也失去了危机公关中要求的权威性。


这一点,梅见公关部需要扣鸡腿。


相同的课题,其实海底捞早已经给出了满分答卷。


图源:微博@肖谈中


2017年的一份声明中,海底捞公司董事会就主动担下了责任,让涉事停业门店的干部和职工无需恐慌。

这才是有温度的企业文化,三九寒天读起来都让人觉得暖暖的,很贴心。




在中国春节营销的战场上,摔过跟头的品牌一直前赴后继,梅见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君不见,奢侈品牌Burberry拍摄的新年大片,本来想表现阖家大团圆的喜庆,没想到透出一股阴冷气息,现在看了都忍不住打冷颤。


图源:Burberry官微


君不见,2021年本来是农历牛年,福特汽车偏要改成马年,一出“指牛为马”的闹剧让人笑掉大牙。


图源:福特中国官微


君不见,苹果去年出了一款龙年限定手机壳,设计师错把中国传统五爪的龙错画成了四爪的蟒。随着蛇年到来,积压的库存可以清一清了。


图源:苹果官网


但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众CNY营销翻车品牌中,几乎全是国际品牌在挨骂。


这不难理解。



他们要么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但又不得不迎合中国人进行本土化营销,“被迫营业”的结果只能是尴尬别人,难为自己。


要么是“没活硬整”,自以为是的幽默玩梗,其实根本没有抓住过年的精髓,只剩下自嗨。


就像优衣库的“新天快乐”,其实不是文案写错了,而是祝愿每个人都能过好新的一天,自然过好新一年。


但这种小学鸡一样的造词水平,真不如一些谐音梗来得好玩。


话说回来,作为本土品牌的梅见,怎么就能和其他国外品牌一样在春节营销中犯错呢?


而且,还是性别歧视这样的大忌。


只能说,“审核漏洞”或许只是官方说辞,靠着争议提升品牌知名度,也是一种黑红营销的策略。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嘛!


作为来自重庆江记酒庄的品牌,梅见和江小白其实是一母同胞,但名气却天差地别。


江小白上市时凭借走心文案走红全国,但梅见2019年推出以来,始终没能达到和江小白并驾齐驱的位置。此次翻车后,不少网友就表示,第一次听说这个品牌。


此次凭借着这场舆论风暴,相信梅见的知名度有了大幅度提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