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和根治性肾切除术:
• 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切除肾脏和周围脂肪,有时包括切除同侧肾上腺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 部分肾切除是一种保留肾单位的方法,涉及肿瘤切除和保留剩余的非癌性部分的肾脏。
• 根治性和部分肾切除术都可以通过开放、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技术进行。
• 一般来说,对于T1(≤7 cm)RCC患者,部分肾切除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肿瘤学结果相似,因此这些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部分肾切除术。
• 在一项对662名接受部分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的RCC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部分肾切除术与慢性肾脏病风险降低相关(3年随访时,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²的无病生存率为80%,而根治性肾切除术为35%,P < .001)。
• 对于较大的肿瘤,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复杂性,部分肾切除术可能可以通过开放、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进行。
小肾肿块:
• 多达20%的小肾肿块(≤4 cm)在放射学上被误诊为恶性,而病理上是良性的。
• 对于接受小肾肿块手术的患者,部分肾切除术是首选,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为94%至97%。
• 另外,一些患者可能接受主动监测,定义为通过连续超声或腹部CT扫描监测肿瘤(3个月、6个月;接下来3年内每6个月一次;然后每年监测一次),如果肿瘤增长,则推荐消融或肾切除术。在主动监测的研究中,肿瘤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0.56厘米。
• 对于接受延迟肾切除术的个体,与那些在诊断后不久就接受肾切除术的人相比,病理检查不太可能导致分期上升。主动监测最常推荐给有显著合并症和有限预期寿命的患者。
• 经影像引导的肾肿块活检(超声或CT)越来越多地用于小肾肿块(<3 cm)、有囊性成分的肿块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的风险分层。
大肾肿块:
• 对于大于4厘米的肾肿瘤,如果放射学发现与RCC一致,则不需要在手术切除前进行活检。
• 但是,对于某些肿瘤,如涉及肾窦的肿瘤,应考虑活检以排除尿路上皮癌或淋巴瘤。
• 许多大肾肿瘤患者在手术切除后被治愈,对于II期RCC患者,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为90%,对于III期RCC患者为63%至78%。
• 在肾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中,大多数复发(74%)发生在手术后5年内,但也有可能在10年以上的非常晚的时间复发。
局部肾细胞癌肾切除术后的系统治疗:
• 系统治疗目前用作肾切除术后局部RCC的辅助治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在KEYNOTE-564研究中显示了对中高风险透明细胞RCC患者的无病和总生存益处。
• 在这项研究中,994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1年的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治疗。在肾切除术后30个月,帕博利珠单抗组存活且无复发的比例为77%(95% CI, 73%-81%),而安慰剂组为68%(95% CI, 64%-72%)(HR, 0.72; 95% CI, 0.59-0.87)。
• 相比之下,围手术期纳武单抗(nivolumab)和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的随机临床试验没有显示出无复发生存益处,这表明对帕博利珠单抗的反应可能不是所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类效应。
VHL病相关RCC的管理:
• VHL病患者通常具有温和的、双侧的、多发性肿瘤。
• 通常,VHL病中的小RCC通过定期超声或MRI成像每3至6个月监测一次,直到它们达到3厘米,此时如果可能的话,会用部分肾切除术或消融疗法进行治疗。
• 这种延迟VHL病患者肾切除术的保守方法是为了降低慢性肾脏病的终身风险,因为未来发展RCC的可能性很高。
• 2021年,口服药物belzutifan被批准用于特别与VHL病相关的透明细胞RCC患者。Belzutifan是一种小分子HIF2α抑制剂,是VHL相关RCC的关键驱动因素。
• 在belzutifan的II期研究中, 客观反应率(定义为最大肿瘤直径至少减少30%)在RCC肿瘤中为59%,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细胞瘤中为38%,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为90%。
• 2年随访显示,与VHL病相关的手术(RCC、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细胞瘤的切除或消融)数量减少,并发症(慢性肾脏病、胰腺功能不全、神经功能缺陷)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