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运营研究社  ·  《小红书种草与转化实战手册》包邮送,真香! ·  13 小时前  
运营研究社  ·  2元管饱的县城地头蛇,集体打退网红店 ·  2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谁来管管锡伯杜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09-17 23:28

正文


撰文|空空&编辑|欣欣然


在这个联盟中,可能除了格雷格-波波维奇,再没有人能兼顾好教练和球队管理工作。

很多曾经的好教练,如道格-里弗斯、斯坦-范甘迪,在新球队兼任总裁后,不仅管理工作没做好,教练工作也耽误了。现在,森林狼队主教练兼总裁汤姆-锡伯杜似乎也难逃此魔咒。

随着罗尔-邓签约狼队,大家突然发现目前的狼队已经有四位是锡伯杜在公牛的旧将,而NBA历史上,麾下旧将比锡伯杜多的,只有1986-87赛季华盛顿子弹队的主教练凯文-朗格利,朗格利当时队中有五位球员是他的旧部。


与朗格利不同的是,锡伯杜还是狼队的总裁,换句话说,狼队要买谁他说了算。

据报道,乔金-诺阿正在和尼克斯商量买断,也许他的下一站也是明尼苏达。

锡伯杜去年用扎克-拉文、克里斯-邓恩换来吉米-巴特勒,这是锡伯杜掌帅狼队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当时,多数人还是认为这是好操作,毕竟彼时的狼队虽然天赋爆表,但队中缺少有经验的老将,确实需要一位成熟球星给年轻人做示范。


但后来,锡伯杜又陆续找来塔基-吉布森和德里克-罗斯,大家才意识到,原来老爷子是要把原来的公牛队搬到明尼苏达去。

如果说签下吉布森是为了他的防守,那签罗斯就有些让人费解了。罗斯从来不是以防守见长的球员,膝盖大伤之后更是如此。他也没有森林狼亟需的三分能力,更要命的是,在公牛时期,他和巴特勒处得并不融洽。


来到狼队,情况也没有太多好转。只有巴特勒在场时,狼队每48分钟有13次的强弱侧直传,而他和罗斯同时在场时,该配合骤降到不到一次,你说这是巧合吗?

而且,罗斯的到来,分走了狼队原来的替补后卫泰尔斯·琼斯的出场时间。琼斯其实之前一直打得很不错,而且才22岁,上升空间很大,但现在,他大部分时间都得坐在板凳上。

和罗斯比,签下邓可能并没有那么糟。尽管邓给人感觉已经都快退役了,但其实他才33岁。遥想当年,他可是联盟攻防最全面的三、四号位摇摆人之一,他的防守和三分其实正是狼队现在最缺的。不过,他已经两年没怎么打球了,下赛季能恢复到什么水平谁都说不准。

其实签罗斯也好签邓也罢,都不关键。但大家之所以议论纷纷,是因为锡伯杜似乎还想依靠自己的老经验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2010-2011赛季,罗斯以场均25分、7.7助攻和4.1篮板的狂野数据,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常规赛MVP。公牛在锡伯杜治下,防守凶悍,纪律如铁,获得常规赛62胜的佳绩,连当时坐拥三巨头的热火也要惧它三分。

那一年不仅是罗斯的巅峰,也是锡老爷子最春风得意的日子。

时光荏苒,转眼七年过去了,整个联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分当道,小球盛行。但锡伯杜似乎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

和以前一样,锡伯杜还是把自己认准的人往死里用,森林狼多名主力球员的出场时间都排在联盟前列,巴特勒在上赛季中段的受伤和此不无关系。另一边,需要上场磨炼的替补球员却没有得到该有的机会。


防守曾是锡伯杜身上最重要的标签,但在过去两个赛季,狼队羸弱的防守似乎并没有因他的到来而有太大改观。

上赛季,虽然狼队的进攻排在联盟前四,但防守却是倒数第四。尤其是队中让人寄予厚望的新星卡尔-安东尼-唐斯和安德鲁-维金斯,尽管二人身体素质出众,但防守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

锡伯杜曾经将一些天赋并不出众球员培养成为明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特勒,但在狼队,面对天赋出众的唐斯和维金斯,他反而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有传言说,巴特勒对维金斯和唐斯的职业态度不满,觉得他们太过于懒散。而维金斯据说也曾抱怨巴特勒来了之后,抢走了自己的球权,唐斯似乎也对巴特勒的严苛颇有微词。

结果,巴特勒拒绝了狼队给出四年1.1亿美元的肥约,而新秀合同即将到期的唐斯也迟迟没有和球队续约。

锡伯杜在狼队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两位明星的去留。如果最终两人都离开了狼队,我很难想象锡伯杜还能保住自己的帅位。


上赛季,尽管踉踉跄跄,但锡伯杜还是带领狼队杀入了季后赛;下个赛季,随着勒布朗-詹姆斯入主湖人,西部的竞争将更加惨烈,锡伯杜原本稀疏的头发恐怕还得掉。

球迷有期待,老板有要求,狼队的主教练真不好当,更别说还得干总裁了,让我心疼锡伯杜一秒。(完)

好文回顾

当佛系蓝队遇上西亚黑哨

正面硬刚,中国红不惧伊朗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