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据统计,考研英语文章90%来自国外的《The Economist》,《Times》,《Science》等杂志。本地持续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  2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那些月入4000的人,凭什么比你更早买房买车?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 公众号  · 考研  · 2019-11-05 07:01

正文


一打开公众号,是不是经常被这样的焦虑所覆盖?


95后毕业6个月就买房买车,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毕业2年,年薪超150万: 赚钱,是一种修行;


一线城市财务自由门槛3.2亿, 看看你还差多少?


说来说去就是,牛人跑得好快,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弱爆了,分分钟就要被时代抛弃!


可是,光是制造焦虑有什么用呢,倒是告诉我,钱要从哪里来呀?!




01

拼命工作,

却依然存款为0?


我看过很多拼命挣钱的人:


为了拿下大客户连续熬夜一周的 销售


除夕和大年初一还在做维护的 程序员


看了三年凌晨3点的北京的 新媒体运营


大学期间为减轻爸妈负担 同时打4份工


我们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吃泡面挤公交住破旧的房子。


在忍受着各种委屈与鄙夷的同时,在讨厌的领导或者客户面前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心里默念,为了钱……


但无奈的是,在我们以为努力奋斗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时,其实工资远比不上房租的增速。




02

与其花时间去焦虑,

不如去研究怎么赚钱


其实我们都不缺少赚钱的能力,只是需要提升赚钱的思维。


比如有的人每天加班到12点,终于在一年多之后换来了涨薪1000。


但是算一下时薪呢,拿薪水除以工作的小时数,居然发现时薪降低了?!


更何况这种方式带来的收入增长太有限,毕竟我们每天就24小时。


要想变被动为主动,还需要“ 睡后收入 ”,就是不付出劳动也能获得的收入。



我的一位90后同事小杰,5年前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国企做UI设计。


整整两年,小杰在国企工作的这段日子压抑又沉闷,和大多数年轻上班族一样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迷茫又焦虑。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经朋友介绍开始接触了理财投资,并马上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基金和股票投资。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理财第3年,他积累的“睡后收入”已经超过很多人半辈子的积蓄。



在理财圈,小杰看到很多人拥有了理财收入之后,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有90后姑娘裸婚,婚后3年买了2套房+1辆车;


有工资4K的宝妈,成功做到年收入10万+;


有人越学越喜欢,一鼓作气成了职业投资人;


有的人终于鼓起勇气换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薪水降了1/3,即便面对父母的质疑也很有底气。


这些,都是因为有足够的“睡后收入”呀!




03

其实理财,

比你想象中简单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理财的几个 误区


钱是省出来的。×


要等到有钱才能赚钱。×


说不定可以一夜暴富。×


以上这些其实是这样的:


钱是头脑+方法赚出来的。√


有了理财的思维+方法才能有钱。√


时间因素对财富积累非常关键。√


如果一个人从很早就开始做好合理的理财规划,哪怕收入一般,40岁时也能够实现只依靠被动收入,就能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


所以,不是有钱了才理财,而是理财了才有钱。



有的人又说了,我也想尽快开始理财,可看起来好复杂啊,不懂。


还有的人跟着朋友入了股票,看到跌了赶紧抽身,认定股票都是骗人的。


这就是为什么, 理财需要学习


理财首先是一种思维,然后是一种能力。就像不会开车就上路,不会游泳就下水,风险自然高。


而掌握了之后,就可以看到金钱其实是可以为我们工作的,是可以钱生钱的。




04

一门9元的蒲公英理财课

影响了近10万理财小白


我认识的一位 资深理财总监张湧 告诉我:


世界上有80%的人都因为不会理财而低估了自己的财富,但其实只要跟对了老师,学理财,特别受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2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2 天前
IPO案例库  ·  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方法与科目
7 年前
父母必读  ·  直到父母过世,我们才真正成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