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llStreetTequila
WST是拥有500多位精英导师的一站式平台,所有导师均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顶级投行、管理咨询公司、四大及FLAG科技公司,我们帮助学生斩获顶级公司的Offers并完成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目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昨天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昨天  
梅森投研  ·  注意,缩圈! ·  2 天前  
新闻株洲  ·  株洲开年大片,满满的科技感!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公主王子请上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allStreetTequila

成绩不好,不是名校,但总有发光的那一天......

WallStreetTequila  · 公众号  ·  · 2017-10-16 08:57

正文

大一就想转专业,大三才成功

成绩不理想,进不了排名靠前的学校

面试还面的不够好


但是那又怎样

我始终坚信: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

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关系


迷茫彷徨过后

我就像蜗牛一样

一步一步朝着心仪的Offer爬去

虽然步伐缓慢却扎实

拿到法国TOP 3 银行的

Quant offer以及Citi、JPMorgan

offers


这是我的一段 苦中带甜的励志经历

你准备好听了吗?


1

一步一步确定职业方向


WHY金融管理专业

1、香饽饽专业

当时想从从信息管理学院转到经管学院,经管学院中最热门的就是金融工程和数理金融。这个专业较难,能够学到东西。大家也普遍比较努力,能带动我的学习热情。


2、 和我的性格Match

我本身比较喜欢实用且技术性的东西;在金融行业中,quant会比较符合我的性格。


3、  未来发展好

它和stock market 比较近,离钱更近一些,未来发展会比较好。


大学参加过的社团

大一大二参加career的学生社团,启蒙较早。


大一花时间最多的是辩论,因为这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东西。准备好东西、推战场、打极限,学会说服别人。


后来参加了非常非常多职场的社团,比如cic/宝洁/埃塞克等等,当时做了挺多的。我觉得这些东西很好,但是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大一大二最缺乏的。


在本科前两年,我因为参加这些社团翘了很多课、一心一意去做社团、希望这些社团经历能给我一个leverage、给我拉到面试机会。


但是实际上,转专业之后我发现,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知识缺乏,只有这些经历用处也不大。后来我就认真学习,等到研究生之后,也没有参加更多社团了。


怎么在本科找到并参与这么多实习?

因为大三直接找实习可能会比较难,所以大一大二就开始做积累。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 拉长战线 降低申请难度。


至于为什么会先去保险公司、又去了各种各样的公司,是因为当时还没完全确定自己的方向,虽然一开始确定了金融这个大领域、却没有确定具体的小方向。那个时候我就想着要什么都做一下;加上大一大二也不是很好找实习,所以当时找到什么就做什么。


WHY quant

大三转金融工程,在国内找不到很好的机会,在国外就更加坚定了。到国外了,我觉得应该确定一个具体的方向了,不然准备东西会太多、心会很杂。完全确定这个方向就是这个时候。所以我就准心学习,确定自己准备好了之后开始求职、很快就拿到offer了。


2

我的实习经历踏足各国


国内的实习经历

在武汉东风日产做完关于风险管理的实习之后,我在EY的一份审计实习中又接触到了东风日产这个公司。


因为在武汉最大的企业就是东风日产。所以我在武汉做实习的时候就去了分公司;而我在上海的时候正好也找到了这家。实际上,上海这家公司是东风日产下面的子公司,是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不算是常规意义上的东风日产。


国内外的实习不同之处

1

不同地区的工作氛围会有不同

第一: 小地方和大地方

在较大的城市(比如武汉和上海)上班感觉工作上班更加正式,员工工作也十分认真。我也在温州有过两份 实习,分别是投行和保险,在温州的公司氛围就偏向relax一些,department也没有那么多人,所谓intern也不是非常formal招聘的。所以小地方和大地方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大公司和小公司

我在东风日产下的汽车金融做了一个risk management,工作地点在上海、公司规模也很大,每天都去很大的building工作。和在武汉四大的工作经历相比,这份工作让我感觉和美国更为相近:在office中工作,每天hours也更加固定。而在武汉四大,当时在做审计,感觉出差和加班都会比较多(也可能因为做的是四大吧)。


2

美国的工作环境比我想象的好

第一:在美国工作的强度并不高

首先,在中国觉得这边加班特别多,我之前以为美国也一样,到了美国让我觉得挺震惊的,因为发现这边其实工作强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相对比较轻松。


第二:美国人工作的能力并不弱

美国有很多聪明人。以前,我觉得中国人是经过应试教育磨砺出来的,国内的人肯定比国外的人要聪明很多。

实际在工作中,国外的人并不比中国人逊色。

其一,工作环境中是用英语,他们的发音会更加快。

其二,他们中的许多人的的确确有着比较好的记忆力与计算能力、和中国人相当。


我发现自己对国内教育的认知是错的,我觉得我们吃了这么多苦、最后会比他们强,但事实是,我们在学校的应试能力确实更强、但不一定能讲应试能力转移到职场。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更为全面,而不单单只是学习能力。


3

Quant要做些什么


工作内容

我做的是desk quant,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做pricing、一块是做strategy。


类似于说,bank有很多client,然后client想买一些产品,他们就会给我们发一些request。一些比较exotic活着复杂的产品就需要我们quant用pricing tool去定价,这其中就涉及到对exotic的product的payoff的设计。


另一块是关于strategy,我们需要去开发一些高return、低volatility的index,如果客户对这些index感兴趣的话,就会发一些product link with这些index。


这个工作比较有意思的是,可以去做一些比较好玩、比较新的事情。我也收到过关于risk岗位的offer,risk更偏向于reporting一下;但如果是一个desk quant,我就能每天学到新的东西、接触到新的东西、设计出新的东西。

现在的公司文化

法国公司整体更chill一些,整体的同事间交往都很nice,team之间的互动较多。从工作环境、工作要求来说都不是特别stressful。


做quant的人最需要具备的实力

作为我这个position,最重要的硬实力是对于derivative的理解,这门课一定要学好。其中包括对exotic option、Greeks的一些了解。接下来是coding,主要是python。对编程也会有比较强的要求。


软实力当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是在前台工作,这也是我比较欠缺的。我来美国才两年,语言还不太过关,我在这方面的压力会比较大。所以我觉得,语言能力加上沟通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国外工作的时候。


未来发展规划

Depends。待在这个公司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前台、能够接触很多在risk接触不到的东西;而是因为公司在帮我抽H1b,我觉得至少要等到h1b抽到了才会转到其他公司工作。


职业规划的话,现在这家公司做quant,如果可以的话也学一些trader的东西;学习完经验之后,希望可以自己develop strategy去hedge fund体验一下。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了!


4

我能拿到这个offer靠的是...


如何拿到offer

1、 校招

通过学校的career service参加校招。大约10个学生去参加的面试,他们最后就招了我。

2、Networking

我当时有联系三个学长学姐、和他们聊工作,之后他们都觉得我比较靠谱、愿意给我refer。我当时也凭借networking拿到过refer,但当时因为太早了,没有准备好、面得不是很好。


整体来说,networking肯定是有用的,它很重要、但不是绝对necessary。后来我基本没有networking,因为我觉得对我自己来说投入产出比不高,因此我就专注于提升自己。我没有一味去寻找更多机会,我觉得拿到一个面试、就该拿下这个面试。


如何过了面试

1、面试内容

基本全都是technical的问题,比如说对derivatives的理解、stochastic、还有一些brain teaser。Behavioral question基本没有。


2、怎么吸引面试官

我面试准备得比较扎实吧。我学习成绩是班级里最高的;derivative也学得非常好。


5

我的一些肺腑之言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我大一本来就想转专业,但当时因为运气和其他不可控因素没有成功,直到大三才转成。那个时候我只有一年时间去完成所有的课程,二十几节课要在一个学期修完。当时很多课都重叠了,幸好考试时间没有重。所以当时成绩也不太好,到最后只有3.7几、也导致最后申请不太好,只拿到NYU、Fordham和Rutgers的项目的offer。

选择fordham虽然学校名声不好,但在专业排名上来说,和 Rutgers 和nyu相比还是比较靠前的。特别是和nyu相比, Rutgers 排名还会更高一些。


在美国这边,研究生更看 专业排名 而非学校排名。Fordham这个项目更加难一点、要求更加高一写。当时 Rutgers 和nyu我都拿到了,Fordham当时还面了试、还面的很不好,当时同学帮我refer、我才拿到了offer。这样来看,Fordham质量应该算更高一些。虽然只去到了Fordham,与预想的不太一样、让我有些失望,但我觉得,只要能够努力、这些东西都是能被克服的。即使我的简历里没有哥大这个名字,但只要我们主动学习、把东西学扎实,如果真的有了实力,不会比真的去了哥大要差。什么东西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找工作要先找到正确的方法

针对quant来说,在国外找工作不是那么难。今年二月份我还是学生,我通过网申拿到非常非常多的面试,最后也拿到了两个offer。


我觉得整体来说,找工作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大家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一两年的时间没有被很好的规划,如果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且向那个方向不断进步的话,在美国找工作不会太难、也会比在国内找到好工作更容易一些。


WST VIP定制化精英求职项目

一站式 ”解决求职问题


👇👇👇



想要马上 免费 获得价值 150美金

30分钟 一对一求职咨询的机会!

赶快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WST平台

后台回复“ 求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