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中,你我总会有一些时刻,憧憬着能够打败生活的曲折坎坷,创造非凡。
见非凡品牌计划,希望与众多领域的“非凡大师”们相遇,从一张张面孔、一个个故事里,看见非凡,听见非凡,遇见非凡。南方周末对话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走进他建桥、建业、建时代的传奇人生。
孟凡超被人称为“桥痴”,不管去到哪儿,最感兴趣的是看那里的桥,而用他自己的话说,桥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我选择了桥,桥也选择了我。”
从1982年参与建设第一座桥梁以来,孟凡超先后主持、组织、参与完成了近30座国家级特大型桥梁的勘察设计,包括厦门海沧大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浙江钱塘江嘉绍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大桥以及港珠澳大桥。一座座桥梁连接起他的人生轨迹,也书写了中国桥梁从起步阶段到迈向世界水平的历程。
不出差的日子里,孟凡超会准时出现在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公规院”)的办公室,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四十余年。1980年代孟凡超刚刚参加工作时,公规院还是一片坐落于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建筑,现在,孟凡超年过65岁,公规院里矗立起现代化的写字楼,大门也从狭窄的胡同开向了更宽阔的朝阳门内大街。
城市建筑与交通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如今的建设成就放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孟凡超记得,1978年他通过高考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录取时,周围的人感到疑惑,修桥铺路有什么好学的?“在大学学习修路被看作浪费时光,这样的认知反映出国家的基本现状,当时我国的公路桥梁领域存在大量空白,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像样的等级公路。”
从家乡四川遂宁去重庆读大学,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孟凡超坐车要花一天的时间。那条公路只有两条车道,勉强供往来车辆错车,路面由碎石和泥巴混合而成,下雨时过车泥浆飞溅,天晴时过车尘土飞扬。公路桥梁更加稀罕,那时候人们印象中的桥梁主要还是石拱桥。
孟凡超对桥梁最初的好奇源于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在结构力学上,桥梁的复杂程度远超普通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结构,困难反而激发了他迎接挑战的斗志。毕业时,孟凡超以全科平均90分以上的成绩进入了公规院,改革开放的推动让他感受到交通领域正在蓬勃发展,“报刊杂志和无线电广播中经常提到,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 孟凡超大学毕业后在湖北沙洋汉江公路大桥参与施工 图/受访者提供孟凡超进入公规院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湖北省荆门市的沙洋汉江公路大桥,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入施工一线,桥梁工程知识在工地上都是需要解决的具象化实际技术问题。孟凡超和工人们一同住在竹编的工棚里,作为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他先后负责过四项任务的带班工作,其中包括主桥的18号深水沉井基础施工。
18号深水沉井在当年创造了亚洲第一深度桥墩基础,达到38米的深度,而在施工时,施工队面对最大的挑战是水下一层两三米厚的岩石,沉井必须穿越岩石,才能继续深入,抵达持力层。孟凡超首先想到的是用几吨重的冲击锤击碎岩石,再用深水抓斗清理碎石。方法奏效了,但沉井刃角之下的岩石难以击碎,孟凡超随后做出决定,让潜水作业人员使用高压水枪在岩石上冲出一个孔洞,然后放入胶质炸药和电雷管,他在作业平台上用电闸引爆。
对于实习工程师孟凡超来说,这是一个冒险的办法,装配炸药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施工队在江中用钢浮箱拼接的平台上作业,施工人员及大型机械设备也都在上面,在平台上绑扎胶质炸药和电雷管如果操作不当发生爆炸,将会出现严重安全事故。“经过现场讨论和请教老工程师,我们决定用两条胶质炸药,我和一个老工人在工棚里装配绑扎,让其他人都走远。我还记得我使用两根电线接触到电闸上的两极,啪一下,水下传来爆破声,然后再清除爆破后的碎岩。经过多次水下爆破作业及清除碎岩后,沉井最终搁置在永久的持力层和地基上。”
后来回想起来,孟凡超觉得自己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承担这份工作是勇敢的,即使面临巨大的风险也要克服岩层,“这个桥墩交给你了,你要完成。”随后的几十年工作中,他始终以迎难而上的姿态,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国家级工程,甚至同时进行几个项目,“如果想要逃避困难,那么你无法坚持下去,也无法完成任何工作。”
参加完沙洋汉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后,有两条路摆在孟凡超面前:留在已经干出一番成绩的工程局,或者回到公规院接受新的技术挑战。孟凡超选择了后者,“我在人生发展道路上一直坚守在技术这条路上,几十年来基本都在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
每一个大型工程的背后都是一次技术突破。厦门海沧大桥在1990年代设计建造,不仅解决了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施工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还创造了十多项新技术和工艺;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创造了大型曲线形钢塔设计施工等技术,是世界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青岛胶州湾大桥跨越海湾连接青岛和黄岛,全长42公里,气候环境恶劣,航道繁忙,施工难度巨大,实现了冰冻海域跨海超长桥梁、跨海自锚式悬索桥等技术创新,这座钢铁长虹最终矗立在胶州湾上,并获得了2013年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
在众多桥梁里,孟凡超认为投入心血最多、难度最大的是港珠澳大桥。从2004年带队进行可行性研究,到2018年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建造持续了15年。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气势磅礴地横跨伶仃洋,连接珠江口的东西两岸,但在建设之前,孟凡超看到的是茫茫大海,“我们去考察现场,乘坐交通船到伶仃洋,一片汪洋大海,我不知道桥(应该)在哪里。”
孟凡超考察时已经感觉到,港珠澳大桥不能再用 “千军万马下海作业”的传统方式建造,过去在江河、海湾或海峡里建跨江桥和跨海桥,基本都是在现场浇筑作业,但如果要在航运繁忙的珠江口和几十公里宽度的伶仃洋上,让上万人下海建造庞大的工程,安全问题、排放问题、环保问题、抗台风问题、工效问题、工期问题和质量问题等都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协调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的诉求,加剧了工程的复杂性。粤港澳三地社会体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流程各不相同,诉诸桥梁的利益也不相同。例如,桥梁设计施工要满足伶仃洋海域 30万吨级深水主航道的通航需求,要保证香港国际机场进出港飞机的起降安全,还要实现零排放以及中华白海豚等珍稀动物的保护,种种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设计层面上。孟凡超总结,“经过前期的规划研究,我认为存在四大挑战,就是港珠澳大桥的风险所在和难度所在——工程技术的挑战、环境保护的挑战、施工安全的挑战,还有建设管理的挑战。”
孟凡超设计了一种新的桥梁建造模式,他称为“四化建设”,即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预先在工厂完成大型构件的制造,包括每段长约110米的建造桥梁的钢箱梁体、每节重约8万吨的海底隧道沉管,以及直径如篮球场一样大的建造人工岛的钢圆筒,再运到海上装配。用这样的工业化建造方式,大桥自2009年年底正式开建以来,没有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也没有遭遇环境、气候、施工等因素造成的意外状况。“我的观点是一切都要在掌控之中,不能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也不能留下变量和盲区,一个超级工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碰到突如其来的影响工程建设的困难,是不合格的。”我国工业的发展以及自身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多年研究,让孟凡超在担任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时,能够做到在规划设计阶段掌控全局,四十多年前在汉江上克服障碍的机变和勇气,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磨砺成沉稳的自信。
2024年6月24日,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孟凡超作为项目完成单位代表领奖,他感到荣幸,“港珠澳大桥不只是一条路,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工程、艺术、文化完美融合的人文工程,我们都是抱着同一个信念、十五年如一日地建成了港珠澳大桥,为国家提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 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图/受访者提供港珠澳大桥为孟凡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他本人没有考虑过桥梁给自己带来的名利,“如果将名利得失前置于工作之前,我在这条道路上就无法坚持,这条道路需要付出,而非名和利。”2009年初,港珠澳大桥完成可行性研究后正式进入设计阶段,直至2012年年底完成工程设计和技术攻关研究,四年间的工作量十分庞大。
“我们几乎是‘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没有休息日,春节期间也只休息两天。”孟凡超回忆,对他来说,这是一段煎熬的时期,设计就像一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没有轰轰烈烈的动静,其中的复杂艰深只有本人能够体会。超负荷的工作量让孟凡超身体出现危机,2011年他开完一个勘察验收会后突发“阑尾炎”,被送去医院做手术,手术中发现不是“阑尾炎”,而是比“阑尾炎”更严重的肿瘤,手术因此延长到了十余个小时,结果第二天孟凡超又开始在病房里跟团队沟通设计工作。
2024年,孟凡超已经65岁,但他丝毫没有想过退休,一直保持着忙碌的工作状态。除了新桥梁的设计工作,他还按照“四化”建设理念,牵头研发了两套装配化桥梁标准,包括我国钢结构桥梁首部行业推荐性标准化图集《装配化工字组合梁钢桥通用图》以及《装配化箱形组合梁钢桥通用图》,“我们希望将港珠澳大桥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推广到全行业,包括中小跨径桥梁,推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标准化工业化发展。”
孟凡超还想要实现一个期盼已久的心愿——打造一艘万吨级排水量的综合勘察船,整合勘察的各种装备和技术。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前提,但相对于设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勘察技术水平的发展明显滞后,“勘察水平不是仅仅事关一座桥,而是全行业的普遍性问题,如果我们仍然使用‘渔船绑钻机’方式进行勘察,技术与质量会受到严重制约,综合勘察船将改变勘察设计行业,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工程勘察水平。”综合勘察船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计划在2027年底完成下水测试,孟凡超希望借由这样一件重器展望更广阔的发展图景,期待跨越我国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渤海湾海峡这三大海峡的跨海通道早日建设。
孟凡超对桥梁事业的热情没有因走向暮年而衰减,反而因持续前行而与日俱增。如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战场,孟凡超不打算从造桥事业中撤离,“我的事业没有逗号,也没有句号,只有不断前行,不断创新,不断奋斗。”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通车,这座诞生于辽阔大海、连通三地的宏伟桥梁,已融入时代成为日常,极大地方便了三地居民的交流往来与经贸合作。然而,回首往昔,那些由碎石、泥巴和黄土铺成的道路,也不过就在短短四十年前。孟凡超的人生轨迹与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他从一个初出茅庐就敢独辟蹊径、炸碎水下38米深度岩石的青年,成长为一位能够兼顾技术、体制、环保等多重需求的“老设计师”,大大小小的桥梁连接起了他的人生,也连接起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背景下,也正是无数像孟凡超一样的普通人,从一块岩石、一只钢箱、一张图纸开始,零敲碎打地浇筑起时代的通途,一生追求,日日如是。华为将与来自多个领域的非凡大师碰撞出人生的智慧光点,通过这些非凡大师的真实人生,看见非凡,听见非凡,遇见非凡,并激励每个平凡人去坚持、去跨越,怎样过今天,就怎么过今生。毕竟,没有一座桥梁能够凭空跨越历史长河,所有传奇般的工程,都离不开坚定的前行和不懈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