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能源时代
分享能源行业动态、电池设计、专业技能知识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被扫地出门18个月后,马斯克终复仇OpenAI ·  昨天  
昆明信息港  ·  突然宣布:即将停止运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能源时代

巴菲特表示:“当前光伏还无法成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原因,是储能问题还没解决”

新能源时代  · 公众号  ·  · 2024-09-05 08:30

正文

巴菲特副手格雷格回答道:“毫无疑问光伏是个巨大的机遇,我们会积 极参与 投资,但能源转型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都面临间歇性问题,需 要依赖储能。为了确保供电稳定可靠,当前我们还不能完全脱离化石能源。目前具备经济性 的储能 电站时长为 4 小时,考虑到夜晚没有光照, 4 小时显然不够,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需 要找到 平衡点。”

巴菲特补充道:“能源转型和电力保供必须两者兼顾,当前光伏还无法成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原 因是储能问题还没解决。我的朋友比尔盖茨投资了储能电池项目,正在研究如何延长 储能电池寿命,但技术突破仍然需要时间,我们需要尊重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平准化度电成本( LCOE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是国际通用的一个电力行业定量指 标,用于评估发电机组在其全生命周期内每产生一度电所需的综合成本。 2009-2023 年:

  • 全球光伏度电成本从 2.77 /kWh 下降至 0.32 /kWh , 降低了 88.5%
  • 全球陆风度电成本从 0.87 /kWh 下降至 0.29 /kWh ,降低了 66.5%
  • 全 球海风度电成本从 1.49 /kWh 下降至 0.55 /kWh ,降低了 63.4%

资料来源:五矿证券研究所

中美欧作为全球 GDP 最高的三大经济体,发电量也位居全球前三, 2023 年中美欧发 电量分 别达到 9.5/4.3/2.7 万亿 kWh ,分别占全球总发电量的 32.1%/14.5%/9.2% ,合计占全 球总发电量的 55.8%

  • 中国传统电源结构以煤电、水电为主, 2015-2023 年,中国风光装机量占比从 11.6% 提升至 36.0% ,中国风光发电量占比从 4.0% 提升至 15.6%
  • 美国传统电源结构以天然气、煤电、核电为主, 2015-2023 年,美国风光装机量占比从 9.0% 提升至 23.5% ,美国风光发电量占比从 5.2% 提升至 15.6%
  • 欧盟传统电源结构以天然气、煤电、核电、水电为主, 2015-2023 年,欧盟风光装机 量占比 24.9% 提升至 44.1% ,欧盟风光发电量占比从 12.6% 提升至 26.5%

截至 2023 年底,中国风光累计装机便达到了 1051GW ,中国 风光发 展速度远超规划,按照当前发展态势,中国 2030 年风光装机目标在 2024 年便有望 提前实 现。

风光超速发展, 2024 年中国风光利用率大幅下滑。在经历了 2023 年底的风光历史性 并网高 峰后, 2024 2 月,全国风光利用率分别骤降至 93.7% 93.4% ,跌破“ 95% 消纳 红线 ”。

2024 年初,未公布 2 月利用率数据前,市场便传出 95% 消纳红线将会放开的消息 ,引发 激烈讨论,部分观点认为放开红线限制,有望进一步带动风光装机量增长,但我们认 为放开消纳红线这一举措背后反映的问题其实是电网已经难堪重负。 对于风光消纳问题,过 去一直 喊“狼来了狼来了”,却一直“没来”,这次是“狼真的来了”,我们认为当下不宜对后 续风光装机增长过于乐观。

2024 2 月以来全国风光利用率出现大幅下降

资料来源:五矿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判断消纳形势,比利用率更重要的指标是风光现货电价, 2024 2 月以来,部分省 份风光现货市场结算电价大幅下降,部分市场化新能源机组面临全面亏损的风险。

中国的新能源消纳问题已摆上台面不得不面对,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提速,我们认为改 革方向 有两方面:

  • 1)收紧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碳配额,以体现绿电环境溢价,避免风光建设 急刹 车风 险;
  • 2)加快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发展,关键在于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当风光渗透率上升到一定程 度,中 午时段能替换的煤电气电都已经替换掉了,想用光伏去替换夜间时段的煤电气电,就 必须有储能配合。储能将中午光伏所发的电存下来,在夜间放电,才能实现对煤电气电进一 步更高比例的替代。


正所谓“能源转型卡点在储能”,未来风光渗透率能否进一步提升,很大程度需要看储 能的发 展进程,尤其是新型储能。

内容源于:五矿证券

【免责声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能源时代"公众号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7日内联系"新能源时代"公众号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

--【电池工艺】--
[1] 精品 | 锂电池之正极配料
[2] 精品 | 锂电池之负极配料和涂布
[3] 精品 | 锂电池之对辊和分切
[4] 精品 | 正极涂布
[5] 精品 | 锂电池之入壳和滚槽
[6] 精品 | 锂电池之电芯烘烤、注液与超焊盖帽
[7] 精品 | 锂电池之封口和清洗
[8] 精品 | 锂电池之化成和分容

--【电池设计】--
[9] 软包卷绕电池设计——电化学设计篇
[10] 软包卷绕电池设计——结构设计篇
[11] 【干货】锂扣式电池组装与测试

--【设计理论】--
[12] 锂电池浆料沉浆理论计算
[13] 锂电池极片设计理论
[14] 【干货】锂电池极耳设计理论公式
[15] 电池盖帽工作原理【篇一】
[16] 电池盖帽工作原理【篇二】
[17] 磷酸铁锂电池原料物化参数对电性能的影响 (1)
[18] 磷酸铁锂电池原料物化参数对电性能的影响 (2)

--【电池材料测及评估标准】--
[19] 正极材料的测试方法及标准(续)
[20] 负极材料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1] 隔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2] 【干货】电解液中HF(氢氟酸)测试方法
[23] NMP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4] 电解液材料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5] KS-6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6] 水性胶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7] Super-P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8] 铝箔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29] 铜箔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30] 【干货】电解液水份测试方法
[31] CMC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3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