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14日,
窦唯出生在北京一个四合院里。
父亲窦邵儒是一名管乐手,
母亲是机床厂的一个工人,爱唱歌,
在厂里是数一数二的“腕儿”。
窦唯从小在父亲引导下听音乐,
听了不少民乐,培养了极好的乐感。
5岁那年学会吹笛子,结果吹猛了,
愣是把自己给吹出了肺炎。
读中学的窦唯,朝气蓬勃,
音乐品味表现得跟一般孩子不同,
连唱歌的方式都别具一格。
那时窦唯有着一张清秀而青涩的脸,
穿着紧身牛仔裤,擅长跳霹雳舞。
一到学校表演,他就上台吹笛子。
在一次学校的歌咏比赛上,
窦唯上台后,手上拿着个木板,
一边敲桌子打节拍一边唱邓丽君,
直接就被班主任给薅下去了。
1985年,窦唯考入职高,
就读精神病看护专业。
这个专业可以大量接触乐器,
什么吉他、钢琴、手风琴都教,
也教跳舞,为的是学成之后,
可以帮助精神病人舒缓情绪。
结果一上钢琴课,老师进来,窦唯一看,
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小学数学老师吗?”
于是窦唯就年少气盛地跟老师顶,
没过多久,该老师就被请走了。
当时教手风琴,窦唯也不喜欢,
最爱的是吉他,尤其是听了外国音乐后,
窦唯已经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摇滚上。
天赋极高的他,学什么乐器都来得快,
不到一年时间就把吉他摸得滚瓜烂熟,
于是回家告诉窦邵儒:“学我不上了。”
窦邵儒问:“那你想干嘛?”
窦唯说:“我想玩儿音乐。”
窦唯一直喜欢踢球
1987年,窦唯考上北京青年轻音乐团,
开始走穴,给国内大腕歌星垫场演出。
排在他前面的,都是蒋大为这样的,
一曲“啊…牡丹”唱完,
窦唯就上去翻唱外国流行歌。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3年,
将窦唯的嗓子磨炼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像后来黑豹《无地自容》里的高音,
就是零点的周晓鸥唱也得降调,
孙楠唱出来完全没有他的穿透力。
还有就是窦唯靠走穴赚了不少钱。
窦唯的同学苏阳回忆说:
“那时候他一天能赚30块,
把我们这群穷学生给眼馋的,
按我们当时的感觉他已经发了,
耐克乔丹一代的鞋,99块一双,
就他一个人买得起。”
当时在摇滚圈里,
都把组建“黑豹”的郭传林叫“郭四”,
郭四正四处寻觅乐队成员的时候,
有人问他:“你知道有个叫窦唯的吗?”
正好北京化工学院有场演出,
“派”乐队唱上半场翻唱的歌,
下半场全留给了崔健一个人。
演出结束了,很多人上去即兴表演,
窦唯就冲了上去,翻唱“威猛”的歌。
那天,窦唯戴着两个眼镜,
一个近视眼的,外面套个墨镜夹片,
台风和嗓音当时就给郭四震住了。
这样的窦唯,何等的撩人
回想起那天窦唯的表演,
“派”的乐手,摇滚老炮陈小虎说:
“完全不知道哪儿跑出来这么一个人,
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国内无人能及。”
一唱完,郭四就找到了窦唯:
“你小子挺有才的,来我们乐队吧。
不过你要想清楚,我们是背水一战,
你要来,得先辞职才行。”
考虑数月后,窦唯加入黑豹乐队,
当时,乐队主唱丁武跑去组建“唐朝”,
一下子给了窦唯施展拳脚的机会。
此后,窦唯一手包办了黑豹的作品。
黑豹时期的窦唯
《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
《别去糟蹋》、《别来纠缠我》…
黑豹一系列高亢激烈的歌曲,
是整个中国摇滚乐绕不开的里程碑。
1990年,曾有六支摇滚乐队,
在北京首都体育场搞了一场音乐会,
黑豹并没有出现在演出名单中。
然而就在2年后,黑豹的专辑势不可挡横扫全国,
正版销售创下中国摇滚乐最高纪录,150万张,加上盗版专辑至少有2000万张。
1991年8月,首张专辑《黑豹》录音完成后,
先在香港试探性地推出,
没想到竟然连获香港电台排行榜数周冠军。
3年间,窦唯几乎包办所有作品的词、曲创作。
留着一头长发的他,台风激烈而妖娆,
年轻和放肆写在脸上,嗓音上天入地。
后来有人评价道:“当时玩儿摇滚的乐队,
很多人都想往金属上靠,但玩儿不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窦唯。”
那个时期的窦唯之于黑豹,就是灵魂。
但谁也没想到,黑豹最火的时候,
窦唯却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