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站带头人仅33岁
西湖大学的创办,在科学圈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归国潮”。据施一公透露,截至今年7月,西湖大学共收到5000份左右的申请,其中95%以上来自海外。择优面试227位,但西湖大学只给出了89个正式教职邀约,目前已签约68人。
这批西湖大学的创校教师,分布在数学、物理、化学、工程、信息、生物、基础医学等学科,在各自研究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他们将在今年10月20日正式成为西湖大学理学院、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奠基教授。
施一公此前表示,西湖大学有一个信条,人才引进,绝不从国内高校主动挖人,“如果大家听到西湖大学挖人,一定是误传,一定是他千方百计申请西湖大学,要跟学校讲清楚了,我们才有可能面试,所以我们申请人95%来自国外。”
除了授课教师,西湖大学共有30余名的PI(Principle Investigator),即独立实验室负责人。目前公开的西湖大学PI中共有33人,年龄分布在1970年至1988年之间,其中80后26人,年龄最小仅的30岁。他们大多拥有国际顶尖高校的留学或研究经历。
生物研究所的李小波生于198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在卡内基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与李小波同龄的徐和平,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麻省理工Broad研究所工作。在西湖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他需要招聘博士后,带领他们进行免疫细胞活化的研究。
年龄最小的卢培龙今年刚满30岁,曾是施一公的学生。2009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毕业后,卢培龙到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师从施一公教授。随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David Baker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HHMI)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至今。
2019年,卢培龙将全职加入西湖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员,组建蛋白质设计/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并对外招聘。
根据西湖大学最新数据,一位60后学者也刚刚加盟。1963年出生的崔维成曾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3年5月17日,崔维成作为“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并在随后的表彰大会上获颁“深潜英雄”勋章和证书。崔维成于近期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为深海技术讲席教授并担任西湖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6月初,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俄罗斯量子中心-量子极化子实验室主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自旋光学实验室科学主任Alexey Kavokin教授宣布全职加入西湖大学,成为西湖大学理学院讲席教授。
每个PI的履历,都能让惜才之人“爱不释手”。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民办高校,如何让国内外知识精英趋之若鹜?在不少人看来,除了对科学精神的笃定,对施一公的信任,更在于西湖大学是为年轻学者“量身定制”的平台。
“我们回国的年轻人,一般都怀有满腔抱负,很想大展拳脚,能够真正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而西湖大学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很适合年轻人发展的平台。”1982年出生的郑厚峰因此从杭州师范大学辞职,全职加入基础医学研究所。
在郑厚峰看来,西湖大学适合年轻人偏爱的一个发展路线,让PI拥有更多自主权,以便更快地开展科研。